九天神皇 > 万年文脉莽昆仑 > 第16章 孔子问道

第16章 孔子问道


自武王伐纣胜利后,大周承平两百多年,到周幽王时期,周王室的权威已经受到了严酷的挑战,势力严重衰落下来。周幽王宠爱褒姒,在烽火戏诸侯中葬送了自己,也让西周落下了帷幕。平王东迁,周室式微,中国历史进入了诸侯争霸、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时代,也由奴隶社会变成了封建社会。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势,如何实现天下太平、万邦安宁,成为时代的命题。诸子百家,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提出了许多救国图强的策略,给华夏文明留下了绚丽多彩的思想遗产。如果把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比作一栋高层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到夏商时期好比是打桩时代,那么从周朝文王到春秋战国时期就进入奠基时代了。

        在中华文明的奠基时代,林龙首先拜孔子为师,同门师兄弟也非常多,孔门号称弟子三千,贤哲七十二。

        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体态魁梧,刚出生时,头顶中间较低,四周较高,所以取名为丘。

        孔子从小很崇拜周公,也向往尧舜的天下为公社会,认真学习礼乐制度,推行仁政。在他治学理政的过程中,曾经三次向老子请教礼仪和探讨天道。

        第一次是孔子正当三十而立之年,南宫敬叔来接孔子,由林龙驾车,两匹马跑得飞快,后面还跟着几辆马车,浩浩荡荡地向洛邑奔去。

        老子早早地就等在周王朝藏书馆大门前,看到孔子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老子衣着朴素,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他首先领着孔子一行参观馆阁藏书,让大家体验祭神的典礼,体察庙会的礼仪,考察宣教的场所,这一切都让孔子赞叹不已,获益匪浅。老子还让大夫苌弘给孔子讲授乐律、乐理,孔子颇有心得,直呼这一趟拜访收获颇丰。

        孔子和林龙等人在老子这里愉快地逗留了五六天,便向老子辞行。

        下了馆舍的台阶后,老子给孔子说了临别赠言:“我听说,朋友临别时,有钱的人会赠送钱财,有仁义道德的人就送出吉言。我没有大富大贵,没有财宝送你,就送你几句话吧:‘聪明而善于察言观色的人离死亡不远了,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能言善辩、能力无穷的人总会招来祸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的过错。身为子女的不能有私心,做别人臣子的不能只想到自己。’希望你切记啊!”

        孔子向老子深深一礼,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老子坚持要走一段路,送孔子一程,大家不知不觉来到了黄河之滨。

        见到这奔腾不息的黄河,孔子感慨道:“时间就像这河水一般日夜不停地流逝。黄河的水啊滚滚而流,人的年华啊也像这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人生的归宿在哪呀?”

        老子听到孔子的话语,就顺着说道:“人在天地之间,和天地合为一体。天和地是自然之物,人也是自然之物。人有经过幼儿、少年、壮年和老年的变化,就像天地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变化一样,有什么好伤感的?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那么本性就不会乱;不任其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本性就会被束缚住。功名存在于心,就会有焦虑的心情产生;利欲熏心更是会平添烦恼。”

        孔子连忙解释说:“我是对目前的社会现状心生感慨,现在天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家混乱,生灵涂炭。然而人生短暂,不能建功于世,不能为老百姓做出有益的贡献,真是令人感伤啊。”

        老子指着浊浪翻腾的黄河,对孔子说:“你不妨可以学学水的大德啊。”

        孔子疑惑地问道:“水有何德?”

        老子说:“善行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逐利,流到大家都厌恶去的地方,反而更接近于道,这是谦虚的德行。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洼的位置上,成为百谷之王。天地之间,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是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事物,可见柔能克刚,弱能胜强。因为水是不见具体形状的东西,所以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可知,无言的教化和无为而治比主观作为有更明显的益处。”

        孔子恍然大悟,说:“先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幵。天下之人都高高在上,只有水喜欢处在低处。天下之人都喜欢清闲安逸,只有水不惧艰难险境;天下之人都喜欢干净整洁,只有水不介意处在污秽之中。水流向的环境都是人们所厌恶的,所以没有人能与之相争,这就是最高境界的善。先生之言,句句发自肺腑而沁入弟子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谢谢赐教!”

        说完,告别老子,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孔子的弟子冉耕、颜路、闵损等围上来,问道:“老子是怎么样的人啊?”

        孔子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翔;鱼儿,我知道它能游泳;野兽,我知道它能行走。会走的东西可用网兜捕捉,能游的东西可用鱼钩钓起,善飞的东西可以用弓箭射下。至于龙,我真不知道怎么描述。龙可以腾云驾雾,抟飞直上九天!我所见的老子难道就是龙吗?他学识渊博,志趣高邈而高深莫测,如蛇之随时屈伸,又像龙之随时隐现。老聃,真是我的老师呀!”

        孔子问林龙:“你对老聃是什么印象?”

        “我觉得他就是一位神仙。”林龙说完,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林龙第二次陪孔子去拜访老子,是在孔子编辑好《诗》、《书》、《礼》、《乐》等书籍之后,孔子已是在不惑之年,拜访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要把这些书归藏于周王室国家图书馆,另一个目的就是与老子探讨仁义方面的问题。

        孔子又带着一帮弟子浩浩荡荡地来到老子隐居地宋国沛地。老子依旧对孔子一行的远道而来感到非常高兴,引着大家到后山的松林里,大家在石头上盘膝而坐。

        孔子首先说明来意,请求老子给周王室推荐,收藏孔子修订的书籍。但老子出乎意料地拒绝了,认为孔子的观点不符合实际形势,无法起到警示世人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磋商。

        孔子心里有些着急,说:“我这些书要点落在礼仪上,核心思想是仁义,都是根据周礼的标准来衡量和决定增损的啊。”

        老子笑呵呵地问道:“仁义是人的本性吗?”

        孔子答道:“是的,如果君子不仁则不是君子,不义就不能立身处世。”

        “那仁义是什么?”老子又问道。

        孔子说:“思想上中正无邪,对己自谦,对人尊重,兼爱苍生而不偏倚,利于万民而无私,这是仁义的主要意思。”

        老子听后,说:“人的一切行为都应当自然无为,世间的一切都遵循自然本性发生、发展,包括人的生死荣辱,都有其自然的发展法则。遵照天道,顺其自然,让百姓自作自息,人的本性也就在其中了,用不着标榜什么仁义。”

        孔子坚持道德之天的天道观,老子则秉持自然之天的观点,一个推崇仁义爱人,一个坚持无为而治,两人争论不休,都很难说服彼此。

        “你这位小徒弟在我说话的时候,一直点头,看来是同意我的观点了。”老子指了指林龙说。

        “我、我、我,只是记住老先生说的话了。”林龙赶紧尴尬地解释一番。

        老子和孔子相视一笑,爽朗的笑声在林间回荡。

        第三次拜访老子时,孔子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此时的孔子在鲁国当司空,弟子桃李满天下,盛名远播,而老子到了古稀之年,隐居于世。

        老子头发花白,但身子却十分硬朗,他亲自下山把孔子接到家里,依然对孔子的来访感到很高兴。

        老子谦虚地说:“一别十余载,听说你已经成为大贤才,此次光临寒舍,不知有何指教啊?”

        孔子赶忙拜道:“弟子不才,虽然学习道理不知疲倦,教诲别人不感到厌烦,发愤学习时会忘记吃饭,但还是没有进入大道之门,所以特来请先生赐教。”

        老子说:“天地人间遵循天道自然法则,向自然学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天道,它看不见、摸不着,也不会说话,我们唯有观察自然、体悟意义,才能摸索到大道。”

        孔子问:“可有传播道的办法?”

        老子说:“圣人治国要清净无为,以百姓之心愿为心愿。百姓鸡犬相闻,互不干涉,邻里和睦,幸福生活。消除大家心里的过度欲望,稳定民心。万事万物都存在对立面,但没有绝对的两个极端,它们之间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明白这些,就能更好地理解天道和弘扬天道了。”

        这次基本上是孔子问,老子答,在一问一答中,孔子进一步理解了老子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孔子取其精华,融入到自己道德之天的天道观里,逐渐完善以仁爱为本的学说思想。

        “仲尼,请你这位爱徒对我们的学术思想谈谈看法吧。”老子指了指林龙说,看来他对林龙的印象深刻。

        孔子转过脸,看了看林龙说:“龙啊,你就试着分析一下吧。”

        林龙连忙站起身来,向两位老师拜道:“那弟子拙言几句,见笑了。两位先生的学说有许多共同之处:大家谈到的道德,最终都是以民为本,为百姓谋福利,这是一同。其二,大家都摒弃了商朝鬼神之天的天道观,强调以人为重,很少提及鬼神的玄乎作用,这也是一个相同之处。另外,恕我直言,大家都提出了很宏大深邃的思想体系,但还需进一步提供理论基础,不断完善操作的可行性,让天下人更加理解和容纳。”

        老子和孔子纷纷点头,示意林龙继续说下去。

        “我师父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老先生有一种清静无为的神韵,两位先生都将流芳百世,正如《诗》中所说的那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继续说下去。”

        “没有了!”林龙摸了摸脑袋,语塞了。

        老子和孔子相视一笑,爽朗的笑声在屋里回荡。

        两位智者三次会面,碰撞出的思想火花犹如太阳的光辉永照着中华大地。


  https://www.biqugecd.cc/96900_96900901/952399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