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戏曲家关汉卿的生平
九天神皇小说推荐阅读:
遮天
天官赐福
AWM[绝地求生]
万古神帝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道君
雪鹰领主
重生:官运亨通
官神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方雨晴
世上有些事情往往令人不可思议,关汉卿这位伟大的戏曲家,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戏曲遗产,而关于他生平的资料,却少得可怜。
最早记载关汉卿生平的是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但非常简短: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
这段简短的文字记载了关汉卿的籍贯、职位和名号,然而后世对这三点都有不同的说法。为了方便读者诸君对关汉卿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我们将这些不同之说,分述于下。
籍贯关汉卿的籍贯有以下三说:
1.钟嗣成说关汉卿是大都人,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多数关汉卿研究者认为此说较为可信,因此现在一般都称关汉卿为大都人。
2.清代乾隆二十年修的《祁州志》中说关汉卿是“祁州伍仁村人”。关于这条记载,现代研究关汉卿的学者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祁州在今河北省,离大都很近,说它统属于广义的大都也是说得过去的。另一种看法认为关汉卿原籍是“祁州伍仁村”,后来在大都落了户,就被人认为是大都人了。
3.《元史类编·文翰传》说:“关汉卿,解州人,工乐府,著北曲六十种。”此说关汉卿为“解州人”,解州在今山西省。关于这条记载,也有人认为元代大都这个名词指的地域较广,现在的河北、山东、山西的部分地区都包括在内,因此解州人也可称做大都人。这种说法未免牵强附会,故为大多数研究关汉卿的学者所不取。
职位关汉卿职位有“太医院尹”与“太医院户”二说。钟嗣成的《录鬼簿》说关汉卿是“太医院尹”,而元代并无“太医院尹”这一编制。明代的蒋一葵在他的《尧山堂外纪》中说:“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人。金末为太医院尹,金亡不仕。”而金确有太医院尹的设置。王国维认为此说也有疑问,所以他说关汉卿任此职,“未知其在金世欤,元世欤?”现代不少研究关汉卿的学者认为,关汉卿在金末任“太医院尹”是不可能的。其理由主要是金亡于公元1234 年,如果关汉卿任过“太医院尹”,就应该在1234 年之前,但关汉卿在1300 年前后,还在社会上从事某些活动:元成宗铁穆耳在1297年以后改年号“元贞”为“大德”,关汉卿作有《大德歌》十首,这说明1297年以后他不仅健在,而且仍在从事写作。元代另一位杂剧作家王和卿是关汉卿的好朋友,《辍耕录》中记有王和卿死时,关汉卿前往吊唁并和死人开玩笑的话。据学者考证,王和卿死于1320 年,那么关汉卿到1320 年仍在活动。
如果1234 年金亡时关汉卿做“太医院尹”的话,那么年龄至少在二十岁以上,这样到1300 年,他就有九十岁左右;如按《辍耕录》的记载,1320 年关汉卿还活着的话,那么关汉卿那时就该是一百一十岁以上,这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另一说认为关汉卿是“太医院户”。根据天一阁收藏的明抄本《录鬼簿》和明代孟称舜《酹江集》附录的《录鬼簿》残本,“太医院尹”都作“太医院户”。经学者考证,“太医院户”隶属太医院管辖,以行医为业。但也有些人并非以医为业,而是为了逃避差役冒入“医户”,或父兄行医,子弟虽不操此业,但仍承袭了“医户”的名目以区别于一般民户,而由太医院领管的。研究关汉卿的学者,多认为关汉卿为“太医院户”较为接近史实。
名号《录鬼簿》中说关汉卿“号已斋叟”。有人从《析津志》“名宦传”中发现了一条关汉卿的史料(“析津”是辽、金时期北京的旧名),这条史料说: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
这样关汉卿又多了一个“一斋”的名。且不说古人的名号是不能混同的,单就“已斋叟”和“一斋”来说已是明显的不同,加之关汉卿并非名宦,元代朱经在《青楼集》序里说:“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连光景”。关汉卿不屑仕进,又怎么能入名宦传呢?不少学者认为,《析津志》作为最古的北京志书,它的可靠性是不用怀疑的,但其名宦传中的关一斋,并非伟大戏曲家关汉卿,而是另有其人。这一分析是比较中肯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曾做过太医院户。关汉卿的生卒年代,现在已无法确知,一般认为他生活于十三世纪二十年代到十三世纪末或十四世纪初,年龄大约不超过八十岁。关汉卿的戏剧活动,大约在十三世纪六十年代到十四世纪初,前后有四五十年的时间;在戏曲最繁盛的元贞、大德年间,关汉卿虽然已经是一个老叟,却依然是戏曲领域里的活跃人物。关汉卿一生大多时间都是在大都度过的,他的散曲[南吕一枝花]题为《杭州景》,因此我们知道他也曾到过杭州。
关汉卿在当时戏剧界的名声很大,所以《录鬼簿》将他列在“前辈已死名公才人”的第一位,甚至当时有人将另一杂剧作家杭州人沈和甫称做“蛮子汉卿”。正如贾仲明在为关汉卿补作的挽词中所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关汉卿是当时公认的剧坛领袖。关汉卿对戏院歌场的生活是很熟悉的,他和戏院歌场中许多艺人都有深切的交谊,他自己也满腔热情地走上舞台,参加演出,所以前人说他“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臧懋循《元曲选序》)。正由于他在戏曲事业上,毫不疲倦地奋斗,因而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创作了六七十种杂剧,虽然现在留下的只有十八种,但这仍然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何况他的每一种杂剧,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每一个剧本,几乎都提出了某些重要的现实问题,都在揭露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某些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关汉卿在元代杂剧作家中,不同于一般面对“满朝朱紫贵,尽非读书人”,因此退而投身到倡优群里搞戏剧创作、而又时时流露出读书人失意愤慨的知识分子,他是在戏院歌场中成长起来的剧作家。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生性倜傥风流,为人刚强自信,我们从他的散曲里,可以看到他这方面的性格。
他的某些散曲作品,我们也可看作是了解关汉卿的重要资料。如他在《不伏老》中说: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弄柳拈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南吕一枝花])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亡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尊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锦阵花营都帅头,四海遨游。
([梁州第七])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踏踏得阵马儿熟。经了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没有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隔尾])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一粒铜豌豆,恁子弟谁教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扳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踘,会围棋,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与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只除是阎王亲令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黄钟煞])这正是关汉卿生活与性格的真实写照,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多才多艺的气质,同时也可窥见他晚年那种倔强粗豪的英锐气概。
https://www.biqugecd.cc/77758_77758543/639115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