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 > 第208章 第二百零八章

第208章 第二百零八章


宫外他们依依不舍地送别,  永寿宫也迎来了一位稀客——宜妃。

        敏若早年与宜妃关系不大好,后来虽然稍有缓和,但敏若摆烂心里发作,  也懒得和宜妃打交道经营关系,  因而一直处得淡淡的。

        宜妃心里其实有些怯她,所以虽然安儿与九贝勒一直玩得很好,  两边距离又近,  宜妃却还是鲜少登门来。

        而宜妃在没有她姐姐同行的情况下独自登门,  就更罕见了。

        敏若正拉着踏雪给它量体,  准备裁小衣裳。

        京中的早春也暖和不到哪去,  踏雪毕竟上了年岁,  也不比年轻时候抗冻了,  今年打落了雪就常常伏在暖炕上,  如今一月里了,还是黏在暖炕上不爱动弹。

        殿里的暖炕只会烧到二月,届时天气也会转暖,若单独支个熏笼给踏雪取暖倒并非不可,但敏若只怕今年这样熬过去了,  明年难度,再者到时候温度也不好控制,  不到万不得已,  她还是不想走到那一步。

        轻呢料子一匹匹垒在炕桌上,一边还有数尺薄绒,  迎春的手艺好,一匹匹地将布料捻过,看着敏若给踏雪量体,心中已大致有了打算。

        她年岁高了,  现今已拾不住针线——年轻时针线做多了,如今眼睛不大好。但她带的小徒弟可是出师了,十指纤纤,灵巧得很,什么花样都能绣,什么络子都能扎,出去也是被人唤一声“姐姐”的人,但还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迎春身后,迎春说一句,她就应一声。

        冬葵通传宜妃来了的时候敏若正笑着交代她:“染秀啊,你可得盯紧你姑姑,她那眼睛是不能再做针线的,若叫我知道你纵着她私底下拿针了,我可唯你是问!迎春,若叫我知道你再悄悄做针线,我只拿你的小徒弟开刀!”

        她面上仍有笑意,态度也平和,真如玩笑一般,染秀却不敢当笑言,连忙答应着。迎春无奈道:“您可是抓着奴才的软肋不放了……您放心吧,除了给咱们公主未来小阿哥、小格格的两个兜子还没收完尾,再没有什么要做的了。”

        “那些东西你都做了多少了。”提起这个敏若就满心无奈,那些小孩的东西,迎春早年也给安儿做了不好,好歹都用到正地方上了,可瑞初和虞云私下八字都没一撇,他们俩现在就差在脑袋上扎个带子,上书“奋斗  ”两个大字了,一点繁衍后代的想法都没有。

        所以迎春做的这些东西,只怕注定是派不上用处了。

        敏若也不能深说,只能叫染秀看着她,正说话间门,听说宜妃来了,不由扬眉,“可是稀客啊。”

        兰杜无奈一笑,宜妃怕永寿宫贵妃,阖宫上下谁不知道?

        她按礼数出去将宜妃迎到正殿里,不多时,敏若在兰芳与迎夏的簇拥下缓缓来了。

        宜妃起身向敏若道了万福,敏若笑吟吟道:“何必多礼?今儿怎么你自个来的?郭络罗贵人身子可好些了?”

        往常宜妃来五次,三次是要郭络罗贵人跟着的。

        宜妃道:“姐姐的身子略好些,只是还有些咳嗽,劳贵妃挂念。”

        正殿的熏笼刚烧起来,殿里稍微有点凉,敏若轻笑道:“若不嫌弃,就坐下喝杯茶暖暖吧。”

        她待人的好恶似乎并不十分明显,多数时候都全以“客气”二字便可说尽了,面上总是和和气气的,懒怠理人时稍微露出两分疏离都是计算好的,往往这时,来人就得战战兢兢地猜自己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或者是不是该走了。

        对宜妃,她反而没那么周全——毕竟当年都直来直去地怼过了。

        她是什么性格,宜妃多少“有数”,虽然宜妃知道的也只是她想让宜妃知道的部分,但这一步,也足以让敏若省下一些在宜妃面前演戏的力气。

        她哪日若真对宜妃和煦客气起来,宜妃只怕反而心中惴惴不安。

        这些年相处下来,二人似乎也有两分说不清的默契。

        譬如安儿和九阿哥一起惹祸了怎么擦屁股,又比如当年敏若对德妃动手,宜妃拎着网在后面疯狂抄底。

        宜妃早年是几次撞到她手里都没捞着好,而敏若其人路数成谜,并不和她兜圈子,往往直来直去地就将棍子敲了回去,宜妃一般吃的不是哑巴亏,却比哑巴亏更憋屈。

        后来她逐渐就形成了不招惹敏若的习惯,又因为她猜不出敏若的路数,往往被打得毫无反击之力,而敏若又一直占据绝对优势,她便有些畏缩。

        等郭络罗贵人以自己敏锐的嗅觉嗅出敏若暗地里也手段强硬不好惹之后,更是三番五次对宜妃耳提面命,连哄带吓的,才让宜妃正儿八经开始“怕”敏若。

        再后来,她连恬雅这个“人质”都被压到敏若手底下了,就更不敢放肆了。

        今日若不是为了九阿哥,她是怎么都不会来敏若这的。

        听敏若如此说,她自然只有笑着点头的份,不多时宫人将热茶奉上,宜妃胡乱嗅了嗅,有些烫,但尚能入口。

        她这些年逐渐修出些镇定涵养,能静下心来品一品这是什么茶,再试图思索一下敏若是什么意思。

        但感受着身下暖炕逐渐升起的温度,宜妃忽然不想在心里盘算那些了。

        她于是将茶碗放下,端正坐着,郑重的、言辞恳切地对敏若道:“前段日子我怕招人眼,没敢来。今儿个孩子们要走了,我才终于敢过来道声谢。胤禟的事情,多麻烦你和敦亲王了。”

        “安儿与小九打小亲密,他也是你看着长大的,兄弟间门相互帮扶的事,谈什么麻不麻烦。我还要多谢能有小九与安儿分担呢。”敏若道:“在塞外种稻这是头一回,不知有多少艰难在后面,都说独木难支,又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1。这个难关能由他们齐力去闯,我也着实欣慰。”

        听到这话时,宜妃正留心着敏若的神情,敏若神情一如既往的温和,令人看不出深浅来,但宜妃的直觉使她选择相信。

        宜妃道:“你能信得过小九,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感谢……他走前我就嘱咐过他了,到了热河那边,他一定会好好帮安儿办事的,贵妃你放心。”

        看宜妃这就差赌咒发誓的样子,可知这些年京中局势混乱,九阿哥又不似自幼长在太后膝下,天然离开了这一局的五阿哥,九阿哥半只脚踩在局里,宜妃定然没少为他揪心。

        敏若扬扬眉,笑了,道  :“你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我还岂有不放心的?安心吧,安儿瞧着大咧咧的,其实办事还算有章法,小九和他一起出去,不会吃地方上的亏的。”

        宜妃见她如此,心里一松,笑道:“小九也是这么和我说的,他说出去了有他十弟护着,比在京里还安全,我还骂他当哥哥的却不思上进,全指望靠弟弟。”

        敏若呷了口茶,道:“他们兄弟的事,自然是随他们,怎么自在怎么来的。”

        宜妃不由点点头,又很快反应过来,把点到一半的脑袋生生止住了。

        来之前郭络罗贵人不放心叮嘱了她许多,这会她却觉着什么说出来都没劲了。

        最终也只是郑重地道:“此番胤俄愿意助胤禟脱身,我们母子三人都感激不尽,日后赴汤蹈火,绝无二话。”

        这话说得……

        敏若心内腹诽,弄得她和安儿是搞社会的似的。

        但宜妃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可见诚意了。敏若并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她道:“兄弟间门相互扶持是正理,提什么感不感激的。”

        她言罢,见宜妃还要开口,便又道:“孩子们的事,就叫他们自己去办吧,都是成了家的人了,他们自己心里也都有分寸,咱们老了,好端端过自己的日子,不给他们添乱就好了。”

        宜妃愣了一下,旋即笑了,道:“您说的有理。”

        其实九阿哥这回带着媳妇一齐跟着安儿走了,她心里未必没有不安,只是九阿哥坚持、五阿哥又在旁撺掇,她心里也知道,如今京中这潭浑水,九阿哥若搅和进去就脱身不得了,才咬牙答应了,帮着配合行事。

        这会听敏若这样说,她连日不安的心反而稍微安稳了一点似的,又坐了一会,忖着敏若应该没什么想说的,便笑着道:“到了我姐姐用药的时候,我得回去盯着她,今日就先告辞了。”

        敏若和气地道:“好走。”又命兰杜:“送送宜妃。”

        她从来懒怠见客,对着宜妃其实比面对外头那些命妇们要省心些。

        宜妃也确实练出来了,知道她性子,没干坐着使劲找话题生聊。

        敏若溜回后殿时,迎春正带着染秀将一卷卷料子搭配好摞在一起,见她回来纷纷请安,敏若撇了一眼,一旁图册上样子都拟出来了。

        迎春做事细致,她带出来的染秀自然也不差,敏若看了一遍,只觉各个都好,便道:“你自拟着做吧。”

        染秀应了声“是”。

        今年天气不大好,开了春儿暖和了两日,然后又迅速转冷,打了人一个猝不及防,桃花开的时节还落了两场雪,宫里不少人病了。

        敏若本人壮得徒步上山都不带大喘气的,自然不怕这个,她挂心的还是黛澜。幸而黛澜这些年调养得着实不错,今年虽被气候冲着了,却没病倒在榻上,咳嗽了两日,微微有些发热,用了两剂药便缓了过来。

        宫里病得严重的两位,一是启祥宫的锦妃,二就是翊坤宫的郭络罗贵人了。

        郭络罗贵人打二三十岁时便不大康健,听说是年轻时落下的旧疾;锦妃这两年身子一直不大好,女儿不在身边,心中牵挂万分,有些思念是哪怕外孙在身边也无法弥补的。

        可惜静彤是注定无法回京来与她见上一面,而康熙也不知何时会再次巡幸塞外。

        这两年准噶尔部一直不稳,小策凌敦多布几个子嗣散落在外频繁生乱,罗刹国隐在背后暗中支持,静彤则是两面打拉锯战。

        一面是镇压部内乱局,借着这练手的机会逐渐将卓琅推到台前,也借机整顿局势,将局面向对自己更有利的一面挑拨,同时借力推行不少有益但从前被阻碍的政策。

        一面是与康熙的拉锯战,她知道康熙的意思,却绝不可能将准噶尔部交给弘恪,当年她兜兜转转算计一圈,这么多年将卓琅带在身边精心教育,不是为了让自己多年心血给人做垫脚石、让卓琅成为轻飘飘一颗联姻联盟的棋子的。

        她咬死了不松口,稳稳站着准噶尔部的位置,是做的与康熙拼寿命的打算。

        只要她活着一日,卓琅就可以在准噶尔部全力发展势力、增添影响力,康熙想要扶植弘恪,也多少会受到限制。

        下一朝的事静彤已不想去打算,对她而言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保住卓琅,避免康熙对卓琅的婚事出手,借机意图推弘恪上位,或者用卓琅的婚事来给弘恪“增添助力”。

        更或者,干脆起了将卓琅娶回京师的心思。

        先不说女儿嫁给她的弟弟或者侄子们,她会有多别扭,就卓琅嫁回京师这一点,绝对是釜底抽薪掏她眼窝子。

        受观念所限、这些年静彤思念儿子的戏码也确实演得不错,再加上两边路途遥遥,康熙收到的一手情报也有限,种种条件下,康熙未必会发现她有推卓琅上位的意思。

        但静彤仍然丝毫不敢懈怠。

        她从不敢小觑一位帝王对局面与权力之争的谙熟与敏锐的直觉。

        康熙隐在幕后远程“指导”她要如何逐步在准噶尔部站稳脚跟,然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握住大权、打压小策凌敦多布的这些年,已经足够她深刻了解她的皇父的能耐了。

        生在皇朝建立之后,他是一位稳固基业之君,南征北讨内稳朝纲,论政绩与成就并不逊色□□太宗,若生在乱世,也必是一代枭雄。

        与他隔空对弈,静彤一步不敢懈怠,一分不敢掉以轻心。

        在要解决卓琅可能会成为进一步加深大清与准噶尔部联系的棋子这个问题时,那些一直给她添堵却没被她连根挖掉的“准噶尔正统遗老们”的用处就显现出来了。

        准噶尔部内请卓琅与和硕特部汗的儿子联姻、再续两部旧好的声音愈响。

        在“老臣”们忙碌的同时,因事关母族部落,一直以来深居简出的阿海可敦也开始四处联络走动。

        噶尔丹与策妄阿拉布坦都是行事狠辣不留余地之人,和硕特部实力不如准噶尔部,却与准噶尔部相近,在那两位在位时,虽然一直保持有亲,但混得其实不怎么样。

        ——譬如当年,噶尔丹的大刀险些架到和硕特汗的脖子上,和硕特汗为求保命才极力抱稳大清的大腿。

        如今静彤在位,阿海看得出她对卓琅的重视,自然为自己的母族部落谋算起来。

        虽然和硕特部已经背靠大清,但准噶尔部兵马强壮,如果能再度结亲、结成友好关系,对和硕特部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从准噶尔部那群“遗老”的角度讲,静彤之女与和硕特部联姻,一来彰显出大清公主对准噶尔部的尊重,二来他们促成此事,也能够彰显一下自己在部内的地位,于是在静彤的两面挑拨之下,联姻的呼声就这样越来越高。

        这是一场完完全全的算计,甚至从头到尾静彤的计划卓琅都十分清楚,她冷静地看着母亲将自己的婚姻押到了棋盘之上,冷静地与母亲一起成为了执棋之人。

        成婚之后是她到和硕特部居住,还是和硕特部的人联姻到准噶尔部,来到准噶尔部居住,这其中的差别巨大。

        这一点上,和硕特部方面尚且好办,需要小心谋算寻求尽善,是为了尽量减少大清帝位上坐着的人可能会生起的猜忌和防备。

        至于成婚之人是高是瘦、是美是丑,她都并不在意。婚后是夫妻和美情投意合,还是相敬如宾,又或者互引为仇,她也不在意。

        说她还小也罢,说她太冷透也罢,此时她只知道,她要对得起她的母亲,对得起追随她的人,对得起臣民口中一声声的“小汗”。

        她要握紧准噶尔部的权力,而非将权力拱手让给她的“弟弟”。身为女子又如何?她从来不比部落里任何一个同龄的男孩弱,她只会比他们更强,未来,她也会比天下的男儿都强!

        不争这一口气,她怎么对得起为她谋划至此的母亲,对得起她名字里象征高远的卓,和意为美玉良才的琅。

        生在大清的端静公主、准噶尔部的汗王膝下,身为她的女儿,她就应该不平凡!

        此刻,她的母亲已经将一切都压在局上,她的婚姻,又为何不能拿来用一把?

        只要能赢,胜过她的“弟弟”,正大光明地坐到那个位置上,对她而言就是成功。而能用那份权力为她的臣民带来好的生活,如母亲一般让他们生活得美满幸福,得到他们的信赖与支持,则是她心中的无上幸福、无上荣光。

        与这一份“幸福  ”相比,男女之情,夫妻之爱,不过寻常。

        静彤为卓琅的婚事决定争一把,而康熙对弘恪的婚事,也未必没有想法。

        京中,锦妃病了,敏若少不得要去探望一遭。

        启祥宫一如既往的清寂,早年与锦妃同住的几个低位嫔妃,如今或是迁走了,或是薨逝了,总归如今启祥宫中只有她一位嫔妃居住。

        宫殿内布置倒是精细,有康熙吩咐,锦妃的一应月例用度都比照贵妃位份供给。

        但这些刚入宫时曾看得很重的东西,对如今的锦妃而言,都并不重要了。

        她病得厉害,烧得脸颊通红,昏昏沉沉间门,口中喃喃念着什么,敏若凑了近些听,分辨出是“静彤”。

        敏若心里忽然一酸,轻轻握住了锦妃的手。

        握手、拍肩、摸头,是她安抚或者对一个人表示支持的标准三件套动作,但这些动作她也不是对谁都做,至少嫔妃当中,目前有这个待遇的只有书芳、黛澜与阿娜日。

        对于身体接触,她还是抱着防备心理。

        极亲近的人可以凑近触碰她,一般亲近的是她摸别人,不大熟的是干脆不要沾边,大家保持安全距离,别人绝对不可以坐在或站在她的无防备盲区。

        ——所以这么多年,所有宫宴、出巡……那种无法控制的身后必有一片人的场合,书芳永远是站在她身后正中,只有那种能够挡得让后面的人完全看不到她的站位,才能让敏若安心。

        她与锦妃称不上十分亲密,这会忽然握住锦妃的手,也并非因为都是女儿在外的母亲而物伤其类。

        她只是忽然想到,她不知是无影无踪,还是干脆死了,又或者真是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的时候,她的妈妈,是不是也如锦妃这般痛苦。

        敏若侧过头去,轻轻擦拭了一下眼角,然后轻声对锦妃道:“你要快些好起来,才能见到静彤啊。好起来,才有与静彤见面的机会。”

        锦妃与静彤,好歹还有见面的机会,而她……也只能抱着那点虚无缥缈的希望,咬着牙走下去。

        她三生不信神佛运气,唯有在这件事上,她希望自己能有一点运气。

        哪怕一点点,至少让她再看她的亲人一眼,对他们说一声抱歉。

        养育她一场,尚未享受多少来自她的孝顺,便为她伤心流泪,她有万般罪过,只希望还能有承欢长辈膝下弥补的机会。

        烧得糊涂了的锦妃听到敏若的话,似乎说了什么,这一回敏若凑得很近也没能听清,只看到她眼角留下两行清泪,顺着太阳穴滑入鬓角当中。

        弘恪小心地拧湿了巾子来给锦妃擦拭,又用冰凉的巾子替换了锦妃额头上的那一张,康熙三十九年出生的孩子,今年已长了很高的个子,身形有些消瘦,但肩膀似乎扛得起从小相依为命的玛嬷的重量了。

        敏若没再言语,静静坐了一会,起身来,弘恪跟着送她,二人走到外间门,敏若道:“若有什么事,只管叫人去永寿宫找我。你额娘托付过我,这是我应该做的,不必不好意思。”

        弘恪连忙应是,敏若看了看他,轻声道:“好孩子。”

        弘恪到底还小,听敏若这样说,眼圈忽然一红,忍着泪垂头,再张口时已有些哽咽,他说:“谢毓娘娘。”

        多好的孩子,如果没有康熙横在其中,敏若会更喜欢他。

        他的亲生额吉,大约也是个极柔软善良的人。

        敏若没再说什么。

        没隔多久,舒窈入宫来请安,她就快要启行了,已经开始收拾行囊,今日得空,来宫里转了一大圈,先去宁寿宫,然后陪淳妃坐了一上午并用了晚膳,最后来敏若这,待到宫门落锁的时辰才走。

        闲坐聊天时,她笑眯眯对敏若道:“您不知芽芽有多聪明,论天分,除了我,我敢说满大清的火器工坊摞起来都寻不出一个比她更有天分的!”

        敏若默了一会——这本来应该是一句正经话,但为什么她现在觉得这句话可信度不高呢?


  https://www.biqugecd.cc/85847_85847310/922270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