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海上升明帝 > 第596章 帝赉忠良

第596章 帝赉忠良


  君臣二人,四菜一汤,却也吃的挺愉快,张煌言更是感叹连连,深觉皇恩深重。
  饭后,又赐茶一壶。
  喝完茶,朱以海甚至亲自将他送到宫门,  殿中监刘朝捧来一个托盘,上面盖着红绸。
  “苍水你马上回广东,下次君臣再见,也不知是何时,今日送你几样临别礼物。”
  红布掀开。
  蟒玉金章剑牌。
  大紫蟒袍、九环玉带、金鱼符袋,赐号银章、尚方宝剑、王命旗牌,
  一共六样东西,  每一样都无比了得。
  单这大紫蟒袍,  就是赐服之最高级,  绍天朝以来,皇帝对于服饰制度已经严格,不再如过去随便赐服,太监皆蟒的局面已不见。
  一般大学士们才可能赐斗牛、麒麟。
  提督、总镇等大将,才有可能赐飞鱼。
  至于说蟒袍,那就是更加难得了,就算封国公,都极少赐蟒。
  但如今却给张煌言赐紫蟒。
  “臣何得何能,当此恩赐!”
  他不知道,张煌言这个名字,对于朱以海来说极为特别,这可是西湖三杰之一,跟岳飞、于谦并列。更别说,  本来历史时空里的张煌言,不仅仅是鲁监国的心腹肱骨,更是明末汉族的不屈脊梁。
  这个读书人,  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忠烈。
  坚持抗清二十年,  虽死无悔,  最后在杭州英勇就义。
  就凭这些,足够朱以海特别对待,何况他起兵以来,也一直特别重用张煌言,而他的表现,也非常的好。
  哪怕这两年许多当初浙东起义之初的元从,如今都成了大学士、尚书、侍郎、总督巡抚等,张煌言却还仅是巡按,但他却没有过半句怨言。
  这样的臣子,朱以海都已经写在他的小红本上了,预留了一个大学士的名额给他。
  蟒袍玉带金银符,都只是为了让这个先前仅是巡按的年轻人,能够在广东巡抚任上,有更多威严,能够得到广东官民敬重,毕竟张煌言确实很年轻,年仅二十七岁,  举人出身而已。
  虽然父亲曾官至刑部员外郎,但二十七岁的巡抚,  也就算是特殊的开国时期才行,否则如何服众。
  朱以海特别赐紫蟒玉带金鱼符,正是给他借势。
  这些无不表明天子宠臣身份,远超于一般督抚恩信。
  后面三样,则更不一般。
  赐号银章,其实源自仁宣,而被嘉靖发扬光大。嘉靖外藩入继大统,想要掌握朝堂,并不容易,他在大礼议之后,给支持自己的大臣们,赐银章。
  银章上还有四个字的嘉号,比如忠诚直谅,忠良贞一,忠诚静慎等,拥有御赐银章的大臣,就拥有给皇帝银印密疏之权。
  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密折制度。
  嘉靖赐几个心腹大臣银印,然后与他们单线秘密通信,商议重大政事等,甩开朝堂其它人。
  这在当时,可是很了不得的,毕竟臣子奏疏都得通过通政司、内阁,甚至都是公开的。
  仅有内阁大学士们,才拥有给皇帝密揭之权,甚至这内阁密揭,其实也是要经过全体内阁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密疏。
  所以嘉靖给心腹大臣们赐银章,让他们有银印密疏,直达天听之权,还不用经过其它人,完全保密,事后也不由六科科抄存档等。
  等于变相的给自己心腹,不是内阁大臣的核心权力。
  不过嘉靖晚年,他掌控了朝野,也就不再赐予银印。后来鞑子雍正、康熙倒是把这套发扬光大,也不搞银印密疏了,直接密折奏事,雍正赐给密奏之权的官员多达一千余人。
  不过朱以海之前一样也是搞起密奏制度,规模有过之无不及。
  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赐银印,之前还真没有。
  朱以海把那方银印亲自交到张煌言手里。
  张煌言官宦世家,自然知晓这银印密疏典故,甚至他之前巡按在外,也是获得了密奏之权的,经常与皇帝密奏陈事。
  银印捧在手里,观看上面的字。
  “帝赉忠良。”
  一看这四字,他愣住了。
  这不是万历皇帝赏赐给张居正的银印吗?万历时,银印密疏制度其实已经没有了,但万历帝还是赐过几枚银印给大臣的,张居正的这是这四字,只是在当时,银印仅仅是表示一种荣誉了,并不是嘉靖时的那种作用。
  “张居正是我朝万历首辅,虽然有人称臣为权**臣,然以其施政来论,他是王安石以后最大的政治家,其一条鞭法等改革,也是于国有大功的。
  朕今日特将当年万历赐张居正这枚帝赉忠臣银印赐你,便是想告诉卿,如今我们也在进行大改革,甚至远超当年张江陵的改革,朕不是神宗,卿也非张江陵,但朕希望我们君臣能够开创一番更好的局面。
  朕给卿三五年时间,希望卿能够不负朕望。
  将来卿功成还朝,拜相入阁!”
  “这尚方宝剑和王命旗牌,皆是赐卿威势,敢有阻拦卿推行朝廷新政改革大计者,皆可先斩后奏!”
  张煌言捧着这小小银印,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卿在广东,有事可直接密疏上奏,若紧急重大之事,加盖此帝赉忠臣之银印,可保证八百里加急直达朕前,绝不耽误。”
  张煌言只觉得胸中激荡无比。
  最后他向皇帝深深一躬,眼含泪水而去。
  ······
  送走张煌言后,朱以海都激动许久不能平复。
  转身提笔在身后御书房御座后屏风上直接写下帝赉忠臣张苍水七字。
  良久,平复下来的朱以海才继续批阅题本奏折。
  神策镇左协参将温虎密折上奏,说起谢迁杀孙之獬一事,看到他描述的孙之獬那猪狗不如的下场,忍不住直接提笔回复,“罪有应得。”
  不过看到后面谢迁把孙、韩两家这般处罪后,也不免有些皱眉了。
  高于腰刀的男丁全砍了,低于腰刀的全阉了要进贡入宫,已婚妇人全卖入青楼为娼,未婚少女都要进贡入宫。
  他再提起笔,给温虎回复,告诉温虎,孙韩两家被阉割的男孩不要送来东京,朕的宫中不欲用他们,女子也不要送来。
  把他们都送去台湾,那些被卖去青楼的也都接出来,都流放台湾吧。
  这算是皇帝的最后一点仁慈了。
  对孙之獬这种人,怎么处置都不为过,但那些小小年纪的孩子不免让人可怜,最终也算网开一面,希望他们在台湾能够自食其力吧。
  温虎的密折内容挺长的,也没什么格式,还尽是些白话,想到哪写到哪,一会淄川现在天气好,一会玉米刚丰收,一会又是这边的煤矿瓷窑搞的挺好。
  然后淄川县城挺漂亮。
  东拉西扯的,还说给皇帝送了几样淄川当地特产。
  最后又说因为谢迁杀孙贼手段厉害,大大震慑了淄川的那些士绅,现在他们主动向新来县令顾咸受清缴欠税,退还侵占田地,补办矿产许可证等等。
  甚至连当地的县吏等也都是积极主动的填补亏空。
  短短时间,清退出无数占田,主动申报了许多隐瞒的垦荒地等,又补缴了许多欠税亏空,大都已经折成金银并入库了。
  顾咸受向县里宣布了皇帝仁政,过去的欠缴亏空都免除,今年免征地丁银等,但是士绅们说是要助饷犒军,向陛下进献,温虎说他打听到这些都是顾咸受他们教乡绅们说的,为的就是方便把那些钱粮收入库中。
  现在顾咸受已经派了一队乡勇,押着钱粮往青州府上缴。
  不过据他所知,顾咸受他们这些新来的地方官员,比较规矩,没趁机乱贪钱,所有这些钱粮,也确实是那些士绅们主动上缴的,都是助饷、进献。
  看着这些密奏,朱以海端起茶杯细细品尝。
  顾咸受他们这样做,确实是有搞政绩的意思,但那些乡绅是被谢迁吓怕了,不是顾咸受威逼他们,也不是强行征派。
  缴上来的这些银粮,确实也都是那些士绅豪强以前借势欠缴或侵占的,现在愿意补缴,倒也没什么不对。
  朱以海确实颁旨,对江北地区以往欠缴亏空这些,都下旨全免除了,毕竟如今这些地方的样子,就是追缴也不易,况且为安稳计,倒不如干脆免了,省的这笔烂账也算不清楚,反正现在也不那么缺钱粮了,这样还能安抚人心。
  毕竟江北如今是对虏前线。
  有这政策,以后鞑子控制区的士绅豪强们,估计也不会再跟鞑子一条心,会暗里拥护大明,甚至接应、归附等。
  一杯茶喝完。
  朱以海也有了计较,决定既然淄川这些人主动补缴、清退,那就接受好了。
  不过对这些地方士绅豪强,该安抚还是得安抚一下的。
  他提笔书写。
  对这些筹集钱粮助饷进献的淄川士绅,敕建牌坊予以表彰,并赐他们一个送儿子入国子监读书资格。
  一座牌坊,加上监生资格,看似好像不起眼,但朱以海很清楚,其实这些东西还是非常有份量的。
  毕竟面对的也不过是一个县城里的乡绅而已。
  另外还可以按捐官的例,达到相应捐纳额的也可以授他们相应散阶,如捐了五百两,可授一个从九品散阶,五千两,可授一个正七品散阶,若是谁捐到了五万两,那给他个正五品的散官,赏赐银绯好了。
  对顾咸受等淄川地方官员的做法,朱以海也没怪罪,不管怎么样,结果还是很不错的,一下子追缴到十年欠缴,还清退出这么多钱粮,甚至把淄川的这些矿场、作坊、商铺,也一下子都登办证,规范起来,为以后征税等提供便利。
  功劳还是有的,所以也给他们表彰,记入考核。
  起身,来到一边的地图前,看着山东地图。
  朱以海沉思着。
  明军已经对山东发起了攻势,之前这一年多来,明军在山东一直都是小打小闹,牵制袭扰为主,让徐州、济南的鞑子难受不已。
  想大战决战,明军不给他机会,他集结兵马,就骚扰他补给线,甚至威胁他后方。
  他龟缩守城,就清理他外围。
  清军也发起过几次进攻,甚至搞过突袭,但现在明军在山东,遍地堡垒,到处都是坚城,尤其是乡村、道路,情报线畅通,消息及时,他们一出动,消息就传出来了。
  每次他们都扑空。
  忍不住想硬打几个城堡寨子,结果最后都发现驻守明军太厉害,而且四面的明军动作迅速,一方有警,其它地方就围过来。
  随时会被反包围。
  反正这一年多,就这样打打闹闹,鞑子是越来越艰难,得不到更多补给和增援,困守愁城,甚至完全失去了乡野的控制。
  相反,明军如鱼得水。
  现在时机成熟,朱以海准备全面反攻,几面同时出动,一路推进。
  最终就是要把徐州或济南两个重镇拿下一个,鞑子要么就只能各自坚守,但最终兵力不足,被攻破。要么他们弃一守一,明军就可轻松占领一座重镇。
  如果他们敢两头都守,还试图分兵,那明军就可以围城打援,甚至乘机抄另一座城。
  到现阶段,朱以海自信已经有了攻坚的能力了。
  之前不敢强攻大镇,不敢正面决战,但现在他已经不怕了。
  神策军出青州,两路齐进。
  而忠肃等几镇人马,也是一起发起进攻,一路扫过去。
  淄川镇,只是这场大反攻的一个小局部,几乎不战而下,淄川士绅、百姓的反应,都很不错。
  眼下秋收之季,各路兵马甚至可以沿途就地补给,还大大减轻了粮草供应的负担。
  谢迁倒是个狠角色。
  他的白袍会和丁可泽一起被整编为淄川团练营,授营号白马,还是一支难得的骑营。
  本质上来说,谢迁跟榆园军他们没啥区别,这些人也不完全是农民军,更不一定就是义军。
  战乱动荡之时,一切以生存为前提,何况谢迁还是白莲教出身,之前打土豪抢钱粮,杀的土豪地主也不是每个都是孙之獬这样的汉奸狗贼。
  当然,这种年代,好多事情都无法深究,也不该深究。
  既然谢迁选择了归附朝廷,接受整编,那么之前事,朱以海也就既往不究了。
  以后吃朝廷饭,服朝廷管,也不管谢迁是什么出身,干过什么,只要以后好好干就行了。
  就如顺营,西营。
  话说张献忠死后,他那四个义子,朱以海可是封侯伯以待,授封将军的。
  他一直都在强调,只要归附朝廷,共击鞑虏,一起中兴大明,其余的都可以既往不咎。
  “赐淄川团练游击谢迁金锏一支,御马两匹,赐守备丁可泽金鞭一支,御马一匹。”
  “赐神策参将温虎御马两匹,千里镜一支,自生火手铳两支。”


  https://www.biqugecd.cc/75658_75658153/7863915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