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抗战之浴血大兵李卫东 > 第三百四十章 思索

第三百四十章 思索


除了马占山所领导的部队之外,还有几只规模较大的原东北军部队组成的东北义勇军部队,他们大多都是原东北军的将士,也有不少绿林中人。

        这些人组成了震惊中外的抗日义勇军,随着国企业的讲解,李卫东的脑袋慢慢的回忆着这支部队,今后的命运。

        东北义勇军在领导关系上各有系统,互不相下。大体上有三个系统,即:东北军系统,救国会系统和后援会系统:

        东北军系统:马占山、李杜、冯占海、苏炳文等义勇军将领,原来都是东北军正规军队的军官。在事变以前,他们从“正统”观念出发,认为既受gmD政府和东北地方当局的委任和领导,就必须事事听命于蒋介石和张少帅;蒋介石张少帅命令他们,不准抵抗日军,他们便遵命退让。

        在事变以后,他们激于爱国热情并在广大群众和爱国官兵抗日浪潮的冲击下,起而抗日,但是他们受到gmD的不抵抗政策的影响,对于抗日仍然是动摇的、没有信心的。

        因此,蒋介石说要运用外交,依靠国联,他们就相信这种欺骗宣传,松懈抗日的斗志,等候国联制裁日寇。

        蒋介石要反苏反.G,他们有的便拒绝接受GCD的帮助,有的拒绝GCD人参加工作,甚至有的有时遇见GCD领导的游击队就打。当苏炳文在苏联的援助下,最后率部退入苏联、驻在沃木斯克的时候,苏联希望他的官兵就地参加劳动,苏推说“容后再议”,加以拒绝,因为他唯恐这样作法将会得罪于蒋介石。最后这些将领还是多数投靠了蒋介石。

        马、李、苏、冯各部,都有gmD东北各省党部的分子如王宪章、吴焕章、韩春萱、韩清伦、赵在田、王育文等在各部队进行活动。他们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防止各义勇军将领同GCD接近,防止他们脱离gmD的领导。

        救国会系统:救国会于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在北平成立后,即着手将辽宁义勇军划分为五个军区:辽西为第一军区,辽南、辽东、辽北、热边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军区;并委任了五十二路司令和二十七个支队长,还派出了七十多名政治工作人员到各部队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救国会到一九三四年四月为止援助义勇军的款项共用了卅八万七千余元。

        辽宁境内各部义勇军,经过救国会的组织和领导,在名义上和编制上虽然统一起来了,但是由于救国会的成员很复杂,既有GCD党员、进步青年和无党无派的爱国人士,也有gmDCC派、国家主义青年党、gmD改组派等反动党派分子,因而在对义勇军的领导工作上就一直存在着进步力量和反动势力的斗争。gmDCC派由于自己单独号召不起来,他们就掮着救国会的招牌向义勇军勾结拉拢,暗地里搞小组织。金子明、石盘,是公开的CC派,他们又暗中拉拢王全一、王显庭等自成一系。

        青年D,是一个法西斯政治组织,在当时很活跃。他们在后方打入了东北大学和东北中学,吸收青年学生,拉拢重要职员;在前方渗入各部队,并且自己组织武装。他们的政治负责人霍郁文和军事负责人王慎庐常到前方去发展组织,很多政工人员如高鹏、纪廷榭等被拉入了他们的组织。他们的骨干分子苗可秀、赵侗等在三角地带自己组织铁血军,并发表反苏反.G言论。

        后援会系统:朱庆澜于事变后经上海各有关团体和一些知名人士的支持,以历年办赈有关的救济团体和个人为基础,组织了辽吉黑民众后援会;后来与救国会合作,于同年九月改组了救国会的各军区。不久以后,后援会受gmD压迫,宣告结束,因而它在后期义勇军的领导上所起的作用并不大,但它对义勇军的援助曾起了积极的作用。

        除了上述三个系统之外,gmD改组派朱霁青曾亲自到过锦西、义县一带,召集他的家乡中的一批人组成“辽吉黑民众救国.军”,并向救国会系统内的义勇军进行拉拢。他本想独树一帜,但为时不久,便告结束,影响也很校这里,还须说明一下东北义勇军和张少帅的关系。

        张少帅在九一八事变时,奉行蒋介石的命令也为了保存实力,执行了不抵抗政策;但是他在东北沦陷以后,受到舆论严厉的谴责,不能不感到内疚,何况日寇是他的杀父之仇,因此他对抗日的东北义勇军不仅表示同情,而且极力予以支持。

        但是他又不敢采取公开的行动来支持义勇军,因为他既怕被日寇作为寻衅的借口,又怕惹起蒋介石的不满。因此,他对义勇军的支持,都是秘密地在各种名义的掩盖下暗中进行的。例如:他利用救国会名义的掩护,曾拨出很多枪械、弹药、被服和现款,交由救国会转发给义勇军。他曾用发行爱国奖券等方式给救国会以种种协助。他曾不断地用白绸条写成秘密手谕,命令关外旧部与救国会合作。义勇军将领到北平,他都随时接见,慰勉有加。张少帅就是用这样一些办法来暗中支持义勇军的。

        邓文、檀自新等率领马占山旧部,穿越中东路,经肇东、大赉、开通、瞻榆等地退入热河,由gmD政府北平军分会收编。

        马部吸收的义勇军以李海青部人数最多。李部以扶余、肇州、肇东、兰西各县为其活动地区,曾袭击过农安、安达、昂昂溪等地,但因系乌合之众,战斗力很弱,往往日军一来,即纷纷溃逃。

        冯占海部:吉林沦陷后,冯率部北上,并在途中吸收了宫长海、姚秉乾等部义勇军,日寇派于琛澄部尾追。冯部先后在榆树、拉林等地作战后,于一九三二年初撤至蜚克图一带休整,会合盯李等部,参加了哈尔滨的保卫战。哈尔滨失陷后,冯拟率部反攻吉林,在团山子和伪军遭遇,激战后转向方正县退却。当时由哈尔滨撤退的邢占清旅山林警备队和其他残部均结集于方正附近,敌人遂分路围攻,企图一网打尽,与冯、邢各部在桶子沟、会发恒、夹信子、宝兴隆各地发生激战。各部奋勇抵抗,牺牲惨重。邢部退往依兰,追随盯李;冯到大勒勒密一带整理,从此和自卫军失去联络。

        一九三二年四月到十二月中间,敌军以全力对付马、李、苏各部,冯部转战榆树、五常、农安、长岭、瞻榆各地,于十一月到达热河,经朱庆澜委以东北义勇军第六军团番号,同时经gmD政府北平军分会收编为六十三军。

        丁超、李杜部:吉林沦陷后,丁超、李杜两人虽未附逆,也未讨逆;敌伪派汉奸孙其昌等多次向他们诱降,他们也不断派人到吉林省城探听情况。当时哈尔滨在敌军主力未到之前,成为三不管现象(张景惠无实力,李振声仅有虚名,丁超人懦弱无能),又是富庶之区,因而成为汉奸、野心家争夺目标。李杜和冯占海在蜚克图会商后于一九三二年一月十日,乘机进占哈市。丁超经王之佑撮合,同李杜合作,赵毅在双城护路,距哈很近,也与李、盯冯联合一起,共同成立“吉林自卫军”,推李杜为总司令,冯占海为副总司令兼右路总指挥,丁超为护路总司令,王之佑为前敌总指挥,赵毅为左路总指挥,李杜(兼)、邢占清为中路总指挥。计划防守哈尔滨市,驱逐汉奸谢介石,并约请马占山合作,派兵增援。

        敌人以多门师团为主力大举攻哈,经二月四、五两日战斗,各部不支,相继撤退,盯李退到依兰。这时松花江下游和吉敦路左右,义勇军、大刀会、红枪会风起云涌,都和自卫军发生联系,其中以王德林部最为活跃,在绥芬的东北军第二十七旅张治邦团也响应起义。敌人以广濑师团进迫依兰,五月十七日盯李由依兰撤向勃力,以后转战于哈绥线东段。敌人松木师团于五月下旬到海林,在牡丹江地区宁安、一面坡、乌吉密一带布置,切断盯李和王德林各部联系。丁超中途变节,在宝清投敌,自卫军士气大为涣散。一九三二年冬,敌人于结束对苏炳文部攻击后,又抽回骑炮空各有力部队,加入对李、王各部的战斗。一九三三年一月敌人一路沿穆棱河向虎林、密山追击,一路由绥芬河进军,占领八面通、东宁各地,在小绥芬河将刘万奎部包围,刘部缴械投降。至此,吉林自卫军大部分被消灭,李杜率三千多人退入苏境。

        王德林率孔宪荣、王玉振、吴义臣、陈玉清等,配合红枪会、大刀会,共约五六千人,出没于宁安、海林、延吉、和龙、汪清各县,给敌人以极大威胁,东宁战后,也退入苏境。

        苏炳文部:由于吉、黑各部义勇军将领不能团结一致、合力抗敌,日寇乘机对东北抗日武装力量实行各个击破:一九三二年四月间击溃了丁超、李杜、冯占海各部主力,五月到七月解决了马占山部队,十月里“扫荡”我辽宁东边各部,追击盯李残部并消灭了王德林部。至此,所剩下的只有哈满线上的苏炳文一部了。日寇派松木师团驻齐齐哈尔,在十月开始对苏用兵。

        苏炳文的实力仅有自己亲自带领的步兵第一旅、张殿九步兵第二旅的一个团,并联合朴炳珊旅和张竞渡、李振华(徐宝珍团旧部),约计一万二三千人。日、伪进攻之前,先派冯广有接收张旅,苏、张不同意,又拟调张旅离开苏炳文范围去安达,形势越*越紧。在群众和部下的督促之下,苏炳文于一九三二年十月一日发出通电,成立“东北民众救国.军”,宣言抗日。敌人用对付马占山方式来对付苏:先由敌军参谋长小矶要求会晤进行利诱,经苏拒绝;继之,松木师团长发出布告,威胁苏炳文说,如不投降,将以空军轰炸札兰屯、博克图、海拉尔、满洲里各车站。

        敌军进攻开始后,朴炳珊先在泰安镇地区和敌人发生战斗。敌以一部压迫富拉尔基的张旅,另以骑炮步兵由铁路两侧直扑札兰屯(苏军前方指挥部),切断哈满线苏军的联络,并以飞机沿线轰炸。苏炳文率眷属、士兵四千余人于十二月四日退出国境。其在前方的部队由张玉王廷、邰斌山等率领,穿越兴安岭经蒙古草地进入热河。

        PS:求鲜花,谢谢大大们给力的鲜花,我还求。


  https://www.biqugecd.cc/70211_70211108/1895047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