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抗战之浴血大兵李卫东 > 第六百一十八章

第六百一十八章


12月20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五国.军事代表会议,在重庆如期召开了。经过协商,由国民D军令部长徐永昌写出五国协作战总方略。拟在1942年7月,以美国海空军以及华夏陆军为主攻,英国海空军、苏联陆军为助攻,先扑灭敌方空军,取得制空权,然后再对日本本土及华夏东南地区,以外线作战攻势向日本帝国实行合击。同时还确认华夏同英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合拟的防御草案生效。华夏军队可在适当时机入缅作战。但是,由于组织工作没有跟上,华夏军队入缅的时间表没有排定。

        半个月后,美国和英国的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了一个代号为“阿卡迪”的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华夏战区,以管辖华夏、越南、泰国的对日作战。经罗斯福推荐,征得英国首相丘吉尔同意,由蒋光头担任华夏战区的总司令。

        消息传到重庆,蒋光头对他新添的华夏战区总司令一职,毫无谦让之意,觉得理所当然,非他莫属。蒋光头接受这个职务后,考虑到如果华夏战区内没有英国人、美国人参加战区司令部工作,我这个总司令不就是光杆司令吗?你们美国不来人也可,但总要有所表示,在物资上有所支持吧。

        为了更好地落实美国的援助物资,他打电报给在美国的大舅子宋子文,要他向罗斯福提出,要一名美国高级将领来华夏担任战区司令部参谋长。其目的有三:一是由美国人来当参谋长,才能体现华夏战区的国际性;二是华夏战区包括东南亚国家,东南亚有英国的属地和军队,美国人不来,蒋光头担心指挥不动,纸上谈兵的华夏军队入缅作战一事,至今还束之高阁,要想顺利实施,必须有美国人从中调解;三是由美国人当参谋长,可以直接向美国ZF要钱要枪要炮,只有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伸手。说到底,蒋光头要美国人来的目的,是为了一个字,这个字就是“钱”。

        罗斯福当时也很想派一个人去华夏战区工作,不过,他的动机却与蒋光头不一样。罗斯福认为,美国肯定要向华夏战区拨款,也要支援数量可观的武器装备。这些款子和武器装备是美国纳税人的血汗,他不想像败家子一样,大手大脚地花这笔血汗钱,必须派一个既懂军事指挥,又会搞经济核算的当家人去华夏,为美国人管理好这些款子与物资。

        罗斯福把物色人选的任务交给了陆军部长史汀生和参谋长马歇尔。两人商量后,物色的第一个人选是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德鲁姆中将。可是,当他俩找德鲁姆谈话时,狂妄的德鲁姆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必须让他带两万军队、500架飞机、30艘军舰到华夏。并说,如果不答应这个要求,就请他们另请高明。

        史汀生向他反复说明,美国.军队的数量少,无法抽人去华夏。再说,华夏战区并不缺部队。美国派人去华夏,主要的任务是协助蒋光头指挥东南亚作战,监督华夏军队用好美国的援助经费和武器装备。

        德鲁姆不听这一套,十分生气地说:“我一个堂堂的集团军总司令去华夏,难道就是去管管那些钱物吗?如果是这样,我的太太比我会算账,不如派她去算了!”

        史汀生和马歇尔哑口无言,摇头叹息,他们只得另选他人。

        他们物色的第二个人选是史迪威。

        史迪威曾经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武官,在华夏19年。抗日战争初期回到了美国。他讲一口流利的华夏话,对华夏的最高领导也很熟悉,尤其与中.共领导周先生、叶建一关系密切。他们在考虑史迪威时,担心他只是个陆军上校旅长,职务和军衔略低,派他担任华夏战区参谋长,蒋光头可能会拿他不吃劲,很可能会给协调中美关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他们将想法报告给罗斯福,罗斯福却觉得史迪威很合适。因为,在他看来,职务和军衔不成问题,需要多高的职务和军衔提一下不就成了。于是,他将史迪威一下子提到了陆军中将的职务。

        史迪威升官晋爵,受命离开美国赴华夏就任时,史汀生向他传达了罗斯福总统交给的任务:

        (1)协调中美、中英三方面的关系,促进华夏军队及早入缅作战;

        (2)与英国驻华使馆联络,要英国.军队积极配合华夏军队作战;

        (3)尽量分配好、使用好美国援华的每笔款项和军需物资。

        史迪威正在飞往华夏的途中,蒋光头收到了国民ZF驻美大使馆发来的电报,电文中说,史迪威即将来华,史迪威的职务和权限是:

        (1)美军驻华军事代表;

        (2)在缅中美军队司令官;

        (3)对华租借物资管理统治人;

        (4)滇缅道路监督人;

        (5)在华美国空军司令官。

        蒋光头看后,气得将电报撕了个粉碎,咬牙切齿地对蒋夫人说:“我要的这个参谋长,仅仅想让他起个联络员的作用,是想通过他向罗斯福要钱的,不是要一个管家婆来的。”

        蒋夫人想了想,劝道:“史迪威已在途中,生米煮成了熟饭,我看也不要再改变了。他是代表罗斯福来的,我们不看僧面看佛面吧。再说,人是可以改造的,我们可以改造史迪威嘛。”

        “改造?”蒋光头大惑不解。

        “是啊,”蒋夫人充满信心地说,“清人入关后,不是被汉人同化了吗?我们几万万同胞难道就同化不了一个史迪威!”

        蒋夫人言之有理,蒋光头没再说什么,立即吩咐军令部向在昆明、云南的,李卫东直辖,第五、第六、第六十六军下达命令,组成华夏远征军,由同盟国华夏战区参谋长J·W·史迪威和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卫立煌率部入缅,支援英军作战。

        这些部队接到命令后,纷纷向滇缅边境的畹町镇会合,2月底,10万远征军踏上了滇缅公路。他们身穿草绿色军装,背着斗笠,足登草鞋,个个斗志昂扬。这10万人走的时候浩浩荡荡,没想到一大半人死在了异国他乡。

        中美英三方约定,在腊戍开会协调作战方案。1942年3月3日,蒋光头偕夫人蒋夫人从昆明乘飞机,到达缅甸的腊戍。

        腊戍是缅甸北部掸邦山脉一镇,远离华夏云南185公里,滇缅公路从这里经过。

        蒋光头夫妇来到这里,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在彼特酒家招待了他们。第二天上午,史迪

        威也来到这里。下午,华夏远征军的主要军官也来此接受战斗任务。

        该来的都来了,蒋光头召开会议,将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和华夏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介绍给华夏军官们。然后说:“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我们组织了华夏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长官部,下辖三个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第六军军长甘丽初、第六十六军军长张轸。三个军共10万人,武器装备有大炮、坦克。”说罢,他补充说,“原本由卫立煌将军担任华夏远征军第一路军长官司令,因他另有任务,这一职务暂由副司令长官杜聿明担当。”

        先行入缅了解情况的商震、林蔚,分别介绍了日军入侵缅甸的情况。史迪威在途中也搜集了不少日军入侵缅甸的资料。所以,听了商震和林蔚的介绍后,他走近地图,用汉语说:“现在敌情极其严重,3月8日中午12时,日军攻占了仰光,保卫仰光的英军毫无战斗力,一枪不放就放弃了仰光。现在日军正沿滇缅公路向北追击英军,滇缅公路全长963公里,已被日军占了一半。”他扫视大家,急切地说,“当务之急要由华夏远征军到同古拦截才行。”史迪威将目光投向蒋光头说,“现在英国没有战斗力,保卫滇缅公路的任务就全靠华夏军队了。我建议马上派一个师兵力抵达同古,蒋先生觉得如何?”

        坦率的史迪威把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说得无地自容,满面通红地低着头。蒋光头看史迪威不顾及英国人的面子,让英国人难堪,这令他心中十分畅快,觉得史迪威为华夏人出了一口气,开口说到:“英国人还是很厉害的,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华夏的圆明园,在华夏大肆抢劫,主凶就是英军。他们这次被日本人追杀,丢了面子,可能是对这里的地形不熟悉吧。”

        亚历山大经蒋光头这么一挖苦,更是如坐针毡。这时,蒋夫人觉得蒋光头做得有点不妥,便站出来打圆场,她向史迪威指指身边的第二○○师师长戴安澜说:“史迪威将军,这位是华夏远征军的先行师师长戴安澜,你就向他下达作战任务吧。”

        史迪威的眼光投向戴安澜。戴安澜连忙起身,向史迪威敬礼说:“请将军下达战斗任务!”

        蒋光头为了体现自己的指挥权,不等史迪威开口,抢先说:“戴师长,你们师什么时候开到同古?”

        本来面向史迪威的戴安澜一个急转身,面朝着蒋光头,“啪”地立正,大声地回答说:“报告委员长,我们二○○师六○○团和第五军骑兵团,今晚可以向同古开进,由铁路运送,两天之内便可到达同古布防。”

        史迪威对蒋光头的行为稍有感触,但大敌当前,听了戴安澜的回答后,指着地图对戴安澜说:“从地图上看,同古有座大桥,最有效的阻击办法就是炸桥。有把握炸桥吗?炸了桥后再坚守同古,你有把握吗?”

        “将军放心,我们有把握!”戴安澜回答。

        蒋光头挥着手说:“那你马上回部队指挥打仗吧。你们师这一仗是出国第一仗,一定要打胜,让美国朋友、英国朋友看看华夏军队的战斗力。”蒋光头自信且自豪地说,眼睛看了看亚历山大和史迪威。

        戴安澜返回腊戍师部,向全体官兵传达了蒋光头、史迪威的命令,率领全师坐上火车,急如星火地赶往同古。

        同古位于缅甸南部平原,处于庇古与曼特勒之间,距曼特勒190里,是缅甸的中等城市,滇缅公路穿过同古城,是日军北上必经之路。当时缅甸首都仰光已失守,同古在军事上成了重镇。

        戴安澜派出侦察兵前往同古,了解情况后,得知原来英军有一个师保卫同古,英军听说日军到了仰光,吓得早几天就撤出同古。华夏远征军主力部队正在路上,一时联络不上,加上英军又撤走。这样,第二○○师便处于孤军迎战之势。

        戴安澜是安徽无为人,年幼好学,七岁入私塾就读,11岁能背诵《唐诗三百首》,14岁拜安徽名人桐城派学者周绍峰为师,攻读古诗,博得周先生的厚爱和器重。周看了戴安澜写的95首诗,惊奇地对朋友们说:“此子禀赋优异,后必有成,再努力10年,可成第二个李白。”

        戴安澜19岁那年,考入了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在陶行知的熏陶下,他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他有这样一句名言:精神的东西靠精神摧毁,物质的东西靠物质摧毁。列强欺负华夏,是华夏的国力、军力太弱,有志于华夏强大的青年,要拿起枪同列强战斗。

        戴安澜20岁那年,投笔从戎,参加了北伐军,当上了二等兵。有次开会,张团长见他谈吐不凡,是块将军料,便保送他上了黄埔军校。在北伐的两年中,他由排长逐步提升到团长。抗战以来,他随李卫东,先后指挥部队参加过,一二八,古北口战役、保定、漕河战役、台儿庄战役。1938年5月,因战功卓著,提升为第二○○师少将师长。

        戴安澜最大的特点是爱读书。他的行李就是一捆捆沉重的书籍。他用看书归纳的体会教育官兵们,为了造就和提高所部军官的素质和品德,他题写了很多名言,赠各官长共勉之。如:

        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

        为政不在多言,要能幼有所教,壮有所练,老有所养。

        治军欲使知战,必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明之以刑。

        毁誉不闻,宠辱不惊,安危不动,得失不患。

        由于戴安澜将军的严格训教,他的部队每到一驻地,皆以纪律严明、富有战斗力而受到驻地百姓和上级的赞扬。

        戴安澜了解了敌情,判断出攻占仰光的日军将于3月19日上午可能经过同古的皮尤河大桥,便将伏击日军的任务交给了师部骑兵团和第五八.九团,并指定第五八.九团团长林永熙负责指挥。这两个团受命出发前,为了鼓舞士气,戴安澜指挥大家唱起了《战场行》战歌。这首歌是他为了激励官兵们的爱国热情,亲自谱写的。歌词是:

        弟兄们!向前走,弟兄们!向前走,五千年历史的责任,已经落在我们的肩头,落在我们的肩头。日本强盗要灭亡我们国家,奴役我们民族。我们不愿做亡国奴,我们不愿做亡国奴,只有誓死奋斗,只有誓死奋斗,只有誓死奋斗……

        不出戴安澜所料,第二天拂晓,日军一个快速大队,分乘20辆汽车和摩托车,大摇大摆地追到了皮尤河南岸。日军根本不把英军放在眼里,以为英军早就闻风而逃。更不知道这里已是华夏远征军所在地。他们连一点应有的警惕都没有,上了大桥,准备过河。这时,戴安澜将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担心伏击部队过早开枪会吓跑敌人,打电话要林团长沉住气,不要过早惊动敌人,等他们全部进入伏击圈后才能开枪。大约10分钟时间,200米的大桥上,挤满了敌人的车辆。这时,林团长见时机已到,猛地一挥手,下达了开枪的命令。顿时,一声巨响,事先安放的500公斤炸药,将皮尤河大桥掀上了天。桥上的汽车和日军士兵就像下饺子似的,纷纷跌入河中。埋伏在河堤上的华夏军队,将一梭梭子弹和一发发炮弹如暴风骤雨般射向敌人,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掉到河里的敌人大部被淹死,侥幸爬上岸的一露头就被子弹击中,20辆卡车的敌人基本上无一生还。

        打扫战场,从一具着少佐服装的尸体身上,获得一份战斗命令和地图。从中了解到入侵缅甸的日军兵力部署和作战意图。日军入侵缅甸最高指挥官是陆军第十五军团司令官饭田员三郎,他拥有第三十三、第五十五、第五十六、第十八师团和泰国两个师,并附战车队、炮兵队、骑兵队以及海空军配合部队。敌之作战意图是兵分三路,包围曼特勒,东路以第五十六师团进攻景东,西路以第三十三师团进攻普罗,中路以第五十五师团进攻同古,以求速胜解决,力争半个月内消灭英军,两个月进攻华夏云南。

        林团长看完了日军的作战命令和地图,如获至宝,立即上马,亲自把它们送到了戴师长手中。

        戴安澜正看着林团长缴获来的地图和文件,史迪威和杜聿明坐着吉普车来到了同古。听取了戴安澜的汇报后,史迪威握着他的手说:“你们二○○师果然名不虚传,是华夏军队的精锐之师,刚才我和杜长官到皮尤河大桥去过,你们这次前哨战打得漂亮,首战告捷,打出了军威,为华夏远征军争得了好名声。相比之下,英国人是老爷兵,正节节败退,用你们华夏话形容,他们见到鬼子比兔子跑得还快。”

        杜聿明浏览了缴获的文件后,对戴安澜说:“鬼子的报复心很强,他们在皮尤河大桥吃了亏,必然要打上门来,你们要提高警惕,准备打大战啊!”

        史迪威问戴安澜:“如果敌人来进攻,你们师能守几天?”

        “我保证守10天!”戴安澜回答。

        史迪威点点头说:“我在路上设想了一个作战计划,因为你们二○○师已在同古形成了吸附日军的态势,我们准备就现成态势歼灭敌人,由你们二○○师将敌第五十五师团吸引在同古,我们的第二十二师和第九十六师马上就到了,他们来后,从侧后围歼他们,来个同古大会战。我们打胜了这一仗,就可以反击,夺回仰光。”

        “不行!”杜聿明立马反对,他说,“我们的三个师只等于日军的一个师团,根据我们在国内的经验,消灭日军一个师团,起码要准备10个师的兵力,现在我们只有三个师,而且二十二师、九十六师还在路上走着,异国作战,地形也不熟悉,我主张还是先打小规模的歼灭战。”

        史迪威全然不在乎地说:“你说的兵力只是个小问题,我可以同英军协商,请他们调五个师到同古来,你看怎么样?”

        “英军没有战斗力,这你是知道的。你指望英军帮助我们作战,那是很不可靠的。这一仗如果依赖英国,一定会打砸的。”杜聿明还是不同意,他坚持说,“而且敌人在缅甸有四个师团,都靠在一起,相距不远,如果同古一开战,其他几个师团肯定会增援的。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应以打小规模的歼灭战为主,等机会成熟了再打同古会战。这就叫积小胜为大胜。”

        史迪威一时无法说服杜聿明,急得在屋内团团转。杜聿明向史迪威建议,将方案报告重庆,由蒋光头定夺。史迪威见无好办法,只好同意。几天后,蒋光头的复电批准了史迪威的同古会战方案。但他给杜聿明单独发来一份密电,要他机动行事。杜聿明心中有数,华夏远征军的指挥权实际上在自己手中。

        史迪威有了蒋光头的首肯,坐车来到眉苗英军司令部,亚历山大正在独自一人喝酒,口里哼着小曲。司令部的几个参谋正围在一起打牌,也有几个军官聚在一起东扯西拉地侃大山。亚历山大对史迪威担任华夏战区参谋长兼缅甸盟军总司令有意见,他认为美国没有步兵在缅甸,只来了一个将军就当起了总司令,他实在不服这口气。他认为史迪威这个职务应该是自己的。因此,亚历山大对史迪威十分反感。其实,史迪威那天在腊戍与亚历山大一见面,就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了他对自己的敌意。而他对英国人也是十分反感,尤其对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言听计从更是不满。他认为英国人骨子里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他对亚历山大当然也没有正眼相看。但是,为了同古会战,他不得不放下架子,来请亚历山大出兵。

        史迪威耐着性子,来到亚历山大面前,伸出手说:“将军好自在啊,怎么样,我这个不起眼的美国老头来到缅甸指挥作战,出乎勋爵大人的意外吧?”

        亚历山大依然坐着没有起身,不过,他不想做得太过分,还是勉强伸出手,握了握史迪威的手,然后招呼史迪威坐在他对面的凳子上。史迪威的脑子里正思考着如何将这个英国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环顾四周,笑着说:“将军你远离大英帝国,跑到这山坳里来受苦,真不容易啊。我他.妈.的也倒霉透了,在美国待的好好的,经不住罗斯福几句话的诱惑,鬼使神差地来到这个鬼地方。我已下了决心,干两个月就闹情绪,辞职不干。我走后,我会向罗斯福、蒋光头建议,由你来接替我的职务,将军觉得如何?”

        亚历山大朝史迪威看了看,眼神中充满了怀疑。为了进一步诱惑亚历山大,于是接着又说:“这个日子真难熬,我简直一天都待不下去,我也不想干两个月了,只干45天,你觉得怎么样?”

        亚历山大不知真假,反问:“你只干45天就辞职?”

        史迪威认真地点点头。

        亚历山大似乎相信了他的话,转移了话题问道:“好吧,我们还是谈正经的吧,你这次光临这里,肯定有什么大动作。你有什么难处,请讲吧。”

        史迪威知道自己走胜了一步棋,继续说出了同古会战计划。他要求亚历山大派出三个师,开往西线卑谬,策应华夏远征军在同古作战。亚历山大一口答应了他的要求。史迪威又提出,要他按照中英共同防御计划,向华夏10万大军提供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提供华夏军队的运输工具、战车及医疗设备等。亚历山大也满口答应下来。

        史迪威临走前,半开玩笑地说:“将军,你们英国人真会用人,为了保卫你们的殖民地,既要华夏军队来当保镖,还要我们美国人来指挥保镖,华夏人、美国人成了你们英国人的打工仔了。我这个中将,也成了你的打工将军了。”

        “我不也是英女王的打工仔吗?”亚历山大兴奋地说,紧紧地拉着史迪威的手说,“彼此,彼此啊!”

        史迪威回到同古不久,日军果真来报复了。日军出动2000步兵,在30架飞机、18门大炮的掩护下,疯狂地冲击第二○○师阵地。

        日军第五十五师团,是一支从华夏战场上抽调来的二流师团,而且在长沙会战中,遭到李卫东部队的重创,经过半个月的补充整顿,才调到缅甸战场。新任师团长竹内宽中将,是个野心勃勃、“江田岛”精神十足的日军年轻将领。他指挥部队在缅甸毛淡港口登陆,四天就占领仰光。两仗一打下来,英军一溃千里。他见英军不堪一击,认为用不了五天时间,就能从滇缅公路进占华夏的云南。他万万没有想到罗斯福把华夏人推到了前台,还派来了一位美国将军坐镇同古指挥。3月18日,在过皮尤河大桥时,他还不知道华夏远征军已到同古,吃了苦头还以为是缅甸的土匪部队。3月20日,竹内宽再次派步兵第一四三联队,向皮尤河对岸进攻,遭到了再次打击。竹内宽仍不服输,于21日又派出两个联队攻击,并对同古城及外围发动了全面进攻,结果仍然受挫。连攻三次受挫,他的头脑开始冷静,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时,突然怀疑对手不是英国人,也不是缅甸的土匪。但对方到底是什么人,他决定弄清楚。22日晚,他派出一支侦察分队,前往对方阵地抓“舌头”。

        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侦察部队,成员都是从体校招来的有突出成绩的优秀学生。人人能游过5000米大河,能徒手制服有枪有刀的军人或警察,如果拼刺刀、摔跤,一般人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小分队越过皮尤河,半小时后,就捕捉到一名华夏军官。竹内宽亲自审讯,结果吓了一跳,原来对面阵地是华夏远征军第二○○师,总部在曼特勒,两个军10万人正在滇缅公路两侧机动。其中两个师作为第二○○师的后援,正向同古运动。

        竹内宽吃惊不已,却又如获至宝。他认为如果让军部取得如此重大情报,肯定要给予嘉奖,弄得好还会得到提升。他派了一个小队,将俘虏送到仰光军部,竹内宽一直喜滋滋地等候佳音。谁知,第二天军部送给他一份留职察看的处分决定,理由是他对华夏军队的到来一无所知,连打了三个败仗才发现对方是华夏远征军,犯了情况不明打败仗的错误,处分决定最后要他将功补过。接着,军部来电话通知他,军部马上抽重兵协助他攻占同古,并限令竹内宽在五天之内拿下同古。


  https://www.biqugecd.cc/70211_70211108/1895044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