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乱清 > 第十一章 擎天柱

第十一章 擎天柱


关卓凡说道:“臣谢两宫太后眷念。”

        君臣之间,小小地沉默了一下,慈禧又问道:“这次美利坚国主致书,请求结盟,你以为美国人确实是有诚意的么?”

        关卓凡说道:“回圣母皇太后的话,臣以为,美国人此议,确乎出于至诚。美国人当然不会给咱们白当差,说到底也是为了他们自个。他们在大洋的那一头,孤零零的,又受英国人的气,也亟需强援。美国总统林肯对臣说过,他以为中国、美国,一东一西,就像两根擎天的柱子,互相搭把手,就都能站得稳、立得牢;中国和美国立定了,这个世界就安稳了,庶几正气张扬,邪佞不生。”

        这番话极其动听,两宫愈听眼睛愈亮。

        她们并不傻,知道现在洋人派什么公使、领事过来,可不是康乾时候的“万国来朝”了。“天朝上国”四字,不过自己虚糊弄自己,只是没人肯说破罢了。

        关卓凡在美国打的这场仗,刚刚说的这番话,却实实在在画出了一幅“领袖万国”的图景。

        而且,这副图景,似乎触手可及。

        两宫的心跳,都快了起来。

        慈禧说道:“你这么说,我们姐俩,就放心了。嗯,和美国人结盟,我们姐俩是赞成的,这件事,下去之后,你和六爷他们,好好研议一番。”

        关卓凡暗暗舒了一口气,说道:“臣领旨。”

        慈禧还有许多话想问,包括那个什么“照相机”。但这一“起”已经“叫”了好久。下面还有“早朝”。于是其他的话。只能放在日后再说了。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好啦,如果没有什么别的要回奏的,你就跪安,咱们一会儿再见。”

        “一会儿再见”,是说:“叫”完关卓凡这一“起”后,待一会儿,军机全班“叫起”,即所谓“早朝”。关卓凡既已入直军机,当然要和其他的军机大臣一起入觐。

        这算是他第一次正式地参政中央机枢。

        关卓凡到了军机处,恭王、文祥、宝鋆、曹毓英几个都在,独无恭王的岳丈桂良。关卓凡既进军机,桂良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顺势便上折致仕,朝廷锡赐金银宝器几杖,算是荣休了。

        关卓凡先给恭王请了安,恭王携着他的手。觑了半响,叹道:“黑了。瘦了,可也精壯了!”

        关卓凡又和文、宝、曹几个相互见礼道叙,乱哄哄地闹了好一阵子。

        养心殿的太监过来“叫起”,这时,为了军机大臣的“顺位”,发生了争执。

        曹毓瑛请关卓凡居己之前,关卓凡坚决不干,一定要排在最后一位。两个人你来我往,最后关卓凡说道:“琢翁,你如果一定要这么谦退,我只好上折,辞掉这个军机了。”

        曹毓瑛只好作罢。

        恭王几个包括关卓凡,都以为曹毓瑛只是做一个题中应有的谦让的姿态,然而他们不知道,曹毓瑛是真心实意的。

        曹毓瑛的心中,已隐然生忧。

        朝会上,议的还是剿捻剿回,也就是说,议的还是轩军的事情。

        白齐文等洋将的入籍申请,照准。

        轩军以全套“西法”练兵,包括着装仪注,照准。

        上奏此事,关卓凡表面上是把重点放在“练兵”上,但他的根本目的,是借此为轩军的特殊的着装、仪注,请一个御赐的“金钟罩”。这个慈禧和别的军机谁也没留意,留意了也不甚了了。轩军靠“西法”打平中、美叛逆,以此“练兵”,自然通通照准。

        轩军赴美所有有功将佐,全部先加一级,平定捻乱后,再详细叙功。

        接下来,主要议论如何为轩军筹备粮台。

        淮军的粮台,是曾国藩在办,这个朝廷是绝对放心的;轩军的粮台,是刘长佑在办,实话实说,朝廷就不能百分之百放心,这才有“恭王抓总”的说法。

        在美国打仗,根本上后勤的事情关卓凡是不需要怎么操心的,都是华盛顿一手操办,他作为前线指挥官,只是负责提要求而已。他虽然抽了麦克道尔一顿鞭子,那只是欲求未满,吹毛求疵罢了。

        回到国内,这一套可行不通了。国库里没有钱,更加没有类似美国的高效率的后勤支援系统。彼时作战,主要依靠地方支持,所谓“协饷”。而能不能解足“协饷”,几乎全靠统兵大将和督抚们个人的交情,朝廷都插不上什么话。常常是吃着上顿就得找下顿;动不动就会断顿。军队的战力因此大打折扣。

        以前轩军剿洪杨,是靠江海关和江苏的财政养着,而这两块关卓凡都抓在了自己的手里,因此运用指挥,称心如意;饷源粮路不绝,仗就打得好。

        现在轩军北上,关卓凡“督办军务”的五省,没有一块是他自己的“地头”,仓促之间,粮草辎重都要“别人”替他办。饷倒没有问题,江海关和江苏藩台原支应轩军的预算已攒了一年,虽然轩军扩了一倍的军,但单是这笔钱也足以给轩军发半年的饷了。

        问题是军队的后勤绝不仅仅是一个“饷”字。比如麦克道尔挨揍,并不是因为他克扣军饷。

        尤其是近代化战争,后勤支援远比冷兵器时代复杂繁难。

        这是朝廷给他加了个“大将军”衔头的重要原因之一。头顶着这个衔头,关卓凡在他“督办军务”的地区,权威几乎赶得上皇帝:觉得谁办差不力,即便位高权重如督抚,一个折子就能参倒;品级较低的官员将领,甚至可以请王命旗牌,先斩后奏。

        以此来威慑没人敢怠慢军务,保证作战部队的后勤无虞。

        但这个措施的副作用太大。“大将军”可以指挥督抚,不但大大分了中枢的权力,甚至还侵占了皇权,如果有人生不臣之心,可以酿成弥天大患。

        因此“大将军”只能作为“特例”,不能作为“制度”。

        有清一代,只有一个半个例子在前面,一个是年羹尧,半个是曾国藩。

        关卓凡能够成为“大将军”,除了军情紧急,轩军战力强悍,更重要的因为两宫对他有超乎寻常的信任,这叫“异数”。

        关卓凡心想,中**队的作战、后勤制度,必须做彻底的改革,不然,不论士兵操得多好、武器如何先进,也只能对付洪杨、捻、回这种层次的敌人,是打不了大规模的近代化战争的。

        在这种制度下,轩军的战力也会大打折扣,假入现在英、法大举来攻,恐怕一样应付不来。

        正在痛定思痛,御姐又发话了:“关卓凡。”

        关卓凡赶忙收摄心神,道:“臣在。”

        慈禧说道:“有一件事,许庚身应该已经和你说过了。轩军的人手,够不够分出一支,驻守京畿?”

        关卓凡做出略略思索的样子,然后说道:“回圣母皇太后,轩军各部现下都已派了出去,不过,等陕西的军务告一段落,白齐文部可以分出一半,驻防京畿。”

        慈安、慈禧都很高兴,不约而同说了一个“好”字。

        但慈禧转念想起一事,沉吟道:“白齐文虽然已经恩准归化,毕竟是个洋人,京师寝陵重地,这个……”

        关卓凡说道:“是,确实有所关碍。那么请旨,就让白齐文的副将吴建瀛来带这支兵好了。”

        “吴建瀛”这个名字好熟。慈禧微一凝神,想了起来,问道:“这个吴建瀛,是否就是始终立于营垒之上指挥作战、身负重伤的那一位?”

        关卓凡说道:“回圣母皇太后,正是他。”

        慈禧欢然道:“好,这个吴建瀛好,这支兵就由他带好了。”

        在慈禧心目中,这个吴建瀛不但极为忠勇,而且还是一员“福将”:那么多子弹没有打中要害,受了那么重的伤没有丧命,可不是福将吗?

        这样的人带兵,放在身边,既安心,“彩头”又好。

        *(未完待续。。)


  https://www.biqugecd.cc/6_6301/17552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