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山河长明 > 第31章 新政

第31章 新政


登基大典在山呼万岁中落幕,随之而来的便是苏黎登基后的第一次朝会。

        奉天殿内,百官仍穿朝服集聚一堂,瞧着比平时更显工整与气势。

        苏黎身着冕服于丹陛上落座,宣告着朝会开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陛下。”

        例行开场白后,便是今日主题的展开了。

        首先,要给明宣宗定下谥号和庙号,以示对明宣宗一生的肯定。

        杨士奇道:“禀陛下,先帝在位虽短,但文治武功皆为上乘,收复西域征服鞑靼,加之如今四海升平,宛如盛世降临,依老臣之见,先帝之功绩,庙号当得一“宣”字也,可与那汉宣帝比肩。”

        苏黎点头,“可。”

        之后的谥号便是百官一起想了,毕竟自唐之后,谥号的字数便如同那脱缰的野马般,一发不可收拾了。

        一番友好探讨之后,百官定下了明宣宗的谥号,主要也是明宣宗本人确实是个好皇帝,不用百官擦屁股,只要夸夸夸就行了。

        所以最终的谥号为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最后才是重点,选址建造明宣宗的帝陵。

        这里说一下,明朝不同于之前的朝代是皇帝登基就开始修陵,而是普遍死了才由新帝建造,只有少数是活着修的,如孝陵、长陵和永陵。(这些其实也是因为皇后死得早才提前修的。)

        所以现在明宣宗是没地方埋的,后宫的妃子也就没开始殉葬,不然臭在一起明宣宗还能放太庙,妃子放哪?

        也正因此,才给了苏黎操作的空间。

        苏黎下旨由钦天监派人去朱棣定下的帝陵址天寿山中为宣宗占卜陵区。

        此后钦天监历时一个多月的考察,最终在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墨山)之下,选定了一块吉地。

        宣德十年十二月十一日,陵寝营建正式动工。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工部尚书吴中、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成国公朱勇、新建伯李玉、都督沈清及内府各衙门、锦衣卫等共发军民工匠10万人兴役。

        六个月后,墓室建成葬宣宗,总体陵园建设至五年后方才完工,在苏黎的慷慨解囊下,明宣宗的帝陵规模宏大仅次于孝陵之下,是为景陵。

        当然这都是后话。

        将明宣宗的身后事安排好,苏黎终于可以烧自己的火了。

        苏黎示意王振上前读旨,这是她早就写好的,就等今天了。

        王振上前高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高皇帝以来,但逢帝崩,总要后宫多人殉葬,用人殉葬,朕不忍也,此事宜自此止,后世勿复为,后宫妃嫔有子者出宫随子建府,承幸者入皇庙清修,未承幸者皆遣返归家,朕予以添妆改嫁,钦此。”

        众臣听完,面面相觑,这个事情好像跟他们没什么关系,反正又不是他们的女儿,不过人殉之事有违天理,能废还是废了吧。

        见没人有异议,苏黎满意的让王振继续宣布改革旨意。

        内阁改为文阁,内设十位文辅,专精内政,为皇帝副手,可代为监国,但无调兵制法权。

        新设军阁,内设十位军辅,专精战事,为皇帝副手,可于战时拟定战略出兵,非战时无调兵权。

        兵部分为国防部与后勤部,全理兵事,但无调兵权。

        工部分为建设部与建材部,全理国家工程建设。

        礼部分为外交部与宣传部和教育部,全理国家内外各项接待、典礼、大宴等事宜。

        刑部分为刑侦部与公安部,全理国家各类案件审计调查与维护治安之事。

        户部分为财政部、商部、市管部与民政部,全理国家财政支出,国企商业,市场监察与户口、婚契等契书的签办事宜。

        吏部分为监察部与理事部,全理国家官员监察、升迁等事宜。

        督察院并入厂卫用以督查百官,鸿胪寺并入外交部,翰林院主持事宜改为编纂法典与史书礼籍,大理寺改为法院总管全国罪犯审判之事。

        取消宣政使司,地方上划分改为省、府、县、乡、区。

        各级地必须设有三权,即政、法、公安。

        取消卫所军官世袭制,卫所更为哨所,一个哨所配置三千至八千人,其余士兵统一训练。

        设立五大军区,为华北、华西、华东、华南、京城。

        扩建国子监,更名为明京大学,由教育部管辖大明所有书院。

        长长的改革听的百官差点打盹,但改革的内容却让他们困不起来。

        乖乖,这大改的,听着没一个伤害他们利益的,但仔细想想,整个大明的官员构造都特么不一样了啊。

        不得不说这位小皇帝是很有想法的人啊。

        对于官员来说,改变官员构造对他们有利,毕竟多了这么多岗位,这不是大好事吗?

        当然是乐颠颠的同意了。

        这也是苏黎要的结果,先动轻的,再动重的。

        在当太子时,苏黎就想过怎么治理大明,最后她觉得还是古代的官制问题,负责的部分划分太多了,就比如说户部,一个部门最多几十人,却要管整个大明的经济、户籍、征役等等事宜。

        它根本管不过来啊,所以行政效率就低了,还有以文制武,苏黎也是不理解的,所以干脆文武分立,各干各的。

        让大明运行的速度快起来,这是苏黎的第一步。


  https://www.biqugecd.cc/66545_66545678/944748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