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明末开山刀 > 第一百三十三章:大闹朝堂(防疫,不串门,第五更)

第一百三十三章:大闹朝堂(防疫,不串门,第五更)


  王则之被大臣们一阵夸赞,崇祯也觉得面上有光。

  他见过王则之之后,王则之回班。

  崇祯在朝堂上开始和百官唠家常。

  “近日,朕经常梦见一神人,在他的手心中画一个‘有’字,而今,朕又得一良将,众爱卿以为如何呀?“

  “有,万事皆有,此乃吉兆。”

  “有,预示着将要平定贼寇。”

  “吉兆,吉兆。”

  王则之却不那么认为,回班的王则之突然跌跌撞撞的跑出来,摔了一跤,再起来的时候一脸鼻血。

  王则之一时有些懵,他是想出列解释一番,可是他没想摔一跤啊。

  “无礼。”

  “放肆!”

  王则之知道此时不是发呆的时候,他顺势嚎啕大哭起来。

  “皇上此乃大凶之兆啊。”

  “胡说八道。”

  “放屁...”

  朝臣刚刚说这是吉兆,一个小武将就出来拆台,这是打他们的脸啊。

  朝臣们不高兴,崇祯也有一点不高兴,不过他是一个善于纳言的人,他想听听王则之有什么说法,如果王则之说不出来,那就是欺君罔上,他绝对会把王则之办了。

  “王总兵不妨说一说。”

  皇帝发话了,群臣立刻闭嘴,他们也想看看王则之有什么说法。

  王则之伸手擦了一下鼻血,悲壮的说道:“神人这是告诉陛下,大明江山将要失去一半。这个‘有’字,上半边是一个‘大’字,少了一捺;下半边是一个‘明’字,少了一日。

  合而观之,大不成大,明不成明,也就是大明缺陷之意。

  神人这是在提示陛下要加倍提防贼寇。”

  “胡说,自皇上登基以来,国泰民安,何来贼寇一说?”

  “信口雌黄...”

  “大言不惭...”

  “大逆不道...”

  “满口喷粪...”

  王则之刚开口,大臣们又开始喝斥起来。

  “王总兵说说,何来的贼寇啊?”

  “皇上,大明江山缺了一半,臣斗胆推测,应为西北陕西饥民造反作乱了。”

  王则之一副忠心耿耿,大义赴死的模样,抬起头铿锵有力的说道。

  其实,王则之心里也在打鼓,他还没收到陕西那边的情报。

  只是依时间推算,这个时候王嘉胤应该起事了。

  “兵部尚书,王洽。”崇祯阴沉着脸,问王洽。

  “臣在。”王洽出班。

  “近来陕西可有贼寇?”

  “禀皇上,自皇上登基以来,陕西承宣布政使司,除却天启年间的王二之祸,近来并无新的贼寇。”

  听完王洽的回禀,崇祯更加不高兴了。

  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梦就应该是个吉兆,可是王则之倒好,初次上朝就让他难堪,他在内心里已经不再看重王则之了,在他看来王则之是个沽名钓誉,好出风头之徒。

  “大同总兵,王则之,你还有何话可说?”

  崇祯是真的不高兴了。

  “请皇上恕末将无礼,末将不得不冒死进言。

  皇上有所不知啊,末将赈济流民无数,从流民口中听闻,陕北地区久旱不雨,草木枯焦,赤地千里,饥民外逃,饿殍遍野。

  陕北百姓死毙愈多,草木尽,人相食,农民皮骨已尽,救死不瞻。

  但朝廷不但不减免租赋,赈济灾民,反而增派所谓新饷、均输等赋役,严令官吏督责。

  饥民迫急,人人迁怒,欲反官豪,以求生路。

  皇上若不严防陕西贼寇之乱,必将行成大祸啊。”

  崇祯阴沉着脸,一言不发,这些事他听马懋才说过,此刻又一次从王则之嘴里听来,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毕爱卿。”

  “臣在。”户部尚书毕自严出班。

  “朕记得,朕从皇银之出下拨三十万两用以赈济灾民,为何陕西灾情仍旧如此糜烂。”

  “皇上有所不知啊,陕西赤地千里,十河九旱,饥民甚多啊,三十万两杯水车薪啊。”

  毕自严出班跪在地上,悲声痛呼。

  “皇上,据末将所知,此间有猫腻啊。”毕自严刚说完,王则之噗通一声五体投地状爬在地上再次进言。

  “说。”

  “据末将从陕西逃来的流民口中得知,皇上赈济灾民的三十万两,被各级贪官污吏层层盘剥,真正到百姓手里的不足三万两。

  三万两对于陕北一地,确实是杯水车薪啊。”

  “你一个武官,朝堂乃君臣议政之所,你怎么敢在圣驾面前如此无礼。”

  “放肆!”

  “含血喷人。”

  “退下。”

  “把他拖下去。”

  王则之一番话直接捅了马蜂窝,朝堂上的文臣们,一个个动起手来,打算把王则之抬出去。

  “皇上,他们目无君上,结党营私,他们欺您年幼啊,皇上,呜呜...”

  朝堂上一片大乱,他们竟然不惜撕下内里的衣服,堵住王则之的嘴。

  “放肆!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朕了?”

  王则之一句欺他年幼,直接说到了崇祯的痛处。

  崇祯站起身来,大喝一声,朝堂上一静,群臣知罪,纷纷跪伏在地一动不敢动。

  “呸。”王则之把嘴里的布吐出来,继续爬在了地上。

  崇祯站起来看去,爬在地上的王则之尤为显眼。

  “大同总兵王则之,赤子心性,无罪。”

  就因为一句话说到了崇祯心坎里,崇祯就开始偏袒王则之。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王则之在朝堂上把百官贪腐的事情说了出来。

  从这件事被说出来之后,王则之跟崇祯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明末时期,贡士和举人出身官员的前途都被死死限制,这些人知道前途已经到顶,廉洁和贪腐都没有希望晋升,那还不如多贪腐。

  而进士出身的官员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会高官厚禄,于是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势力,出身决定了他们的地位。

  而这些势力勾结在一起,只为自身服务,便会贪腐、作威作福。如果有一个廉洁、爱惜名声的官员,反而会被人说三道四,群起而攻之。

  除了出身以外,官员升迁的补充渠道,只有推荐一种机制。

  底层的知县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在刚为官时还会畏惧法令,自我约束。

  而一旦朝廷开始选派推举官员,他们就开始不思忠义。

  底层官员拼命迎合上级,靠贪污和使用酷刑压榨财富进行奉承,而上级官员拥有举荐和弹劾下级官员的权力,必定会行使这种权力为自己谋私。

  因此,整个大明朝,处处有贪腐,层层有盘剥。

  崇祯身为一国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事情。

  只是大明朝至今,积弊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皇帝势单力薄,凭他手里的力量并不能拿这些人怎么样。

  如今,他手里多了一位武将,崇祯还是非常高兴的。

  


  https://www.biqugecd.cc/59_59811/5854148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