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大魏霸主 > 第944章要想马儿跑必须给马吃草

第944章要想马儿跑必须给马吃草


  第944章要想马儿跑必须给马吃草

  从冉闵到冉明,他们对军队控制得都非常严密,从士兵的装备、给养和军饷,冉明都不会给其将领插手的机会。士兵在银行里建一个帐户,军饷直接从银行拨款,这一招恐怕也只有冉明这个后世之人才能想得到。这样以来,将领吃空额、喝兵血的情况大为改善,而且还在军中建立《士兵委员会》用来监督将领,只要是造反、投敌或叛变,士兵委员会可以根据授权,可以对将领采取强制措施,(前文中叛乱的安北军并没有士兵委员会》组织。)这样从根本上保证军权的绝对控制。

  有了军队支持,这是冉明强大的自信心来源,更何况冉明还拥有百姓的支持,如果士族门阀真不开眼,冉明也不介意杀鸡儆猴。

  在先秦之前,古代中国的用人制度都是通过世卿世袭的,秦朝创立军功二十等爵,从而给寒门指引了一知升迁之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荐举制度应运而生。事实上所谓荐举制度,分为内举和外举和自荐,内举是指本单位内的领导向组织推荐某人委任,外举则是领导班子之外的人,也就是一般干部或群众推举某人担任一定的工作;三曰自荐,如毛遂自荐。这种制度事实上现在仍在沿用,各企事业单位,基本上就是这样。即使在行政单位,这种制度也大规模应用。

  这种制度,寒门人才其实不是没有机会出人头地,只是机会非常小。但是出身贫寒的卫青、霍去病仍在这种制度下成为历史名将。可是这种举荐制度带着举荐者的惩罚,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久而久之,没有人愿意甘当风险,举荐不知根不知底的人才了,因为他们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责任,所以这种举荐制度,慢慢形成了一张以关系网,从而形成以某家为首的门阀。门阀为了垄断政治资源,自然不会把稀缺的资源向寒门倾斜。这也是为何王猛弃桓温而不入建康的原因,因为王猛就算跟随桓温,也难以融入桓温为首士族门阀子弟的圈子。

  要想打破这个局面,其实也只有相对比较公平的科举制度了。事实上宋弱明清皆弱,根子根本不是因为科举制度造成的,而是因为原因出在上面。宋朝是因为阴谋诡计得到的江山,偏偏宋太祖死得太早,宋太宗就是一个外斗外行内斗内行的阴谋家,所以他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弱军方面,所以宋朝军队就是以文驱武,从而弱不经风。能改变的,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把内圣外王当成国策,这样就不会让国家变弱。

  所以冉明在魏国即将举行的科举考试中不仅考儒家四书五经,更加入了历史方面的知识,还重点是食货志。《食货志》详细记载了中国历代的汉族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和单产数量等统计数据,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和方向,提供了基础数据;也记述了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财政赋税制度的演变;记述了中国赋税形态从劳役经实物到货币化的演变轨迹。对于中国历史上非常突出的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问题,封建统治者“农本工商末“的对策,以及与此相关的专卖制度,都可从《食货志》中找到来龙去脉。

  即使学会《食货志》一书学以致用,既可成为经济方面的专家,而不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蠢书生。当然最重要的是君子六艺,诗书礼义则不用说了,重点是对射、数、御。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驾车,这是指体质方面。主要是数学,要知道在古代,能懂数学的人太少了。冉明就是要强化六艺知识,让所取之士不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可以加速科学发展,毕竟数学对科技的发展非常重要。

  听到冉明采取科举制度,其实还有相当多的人都明白的。考试取士之道也非科举制度才出现的,其实也不是说有人举荐某人,某人就有机会为官,在举荐制度之下,只是获得机会而已,还需要考校,这也可以是相对较公平的。比如三国时期徐庶举荐诸葛亮,诸葛亮还是拿着隆中对通过了刘备的考校。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清谈之风,其实也是一种考校,一般清谈内容,都是何以富国强兵,以这个论点,各种名士就展开了各种策论。不少官员也没有注意有什么不妥当,只是感觉加了考试,也没有什么。

  士族门阀能垄断地方统治权以及庞大的政治资源,本身的实力相当强悍,而且士族子弟也非一无是处,至少相当多的士族子弟也忧国忧民,也文武双全。没有经过理学阉割的儒学,本身就不是那种软弱的思想。

  然而,像王简、王宁、谢安等聪明人则闻言脸色大变。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士族子弟都是废物,同样也不是所有的子弟都是人才,谢安六兄弟,老大博学多才,不居小节,而且口才胆识极佳,就连王述桓温都又恨又怕的人,想想也会不凡。当然四弟谢万则属于传统典型的士族子弟,属于那种眼高手低之辈。不光谢安,就连书圣王羲之其七子,也仅王献之历史留名,其老二王凝之还是一个陪衬谢道韫多才的龙套角色。至于王简和王宁二人,家中族人子侄也有相当多的都是饭桶,可是他们通常情况下,都是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在定品的时候,玩点猫腻,然后再有高品出仕为官。可是在科举制度推行之后,这样就不实用了。因为科举制度最大的特色是不分出身,不问门第,只论才学。

  平心而论,科举制度比秦汉时期的举荐制,东汉三国时期孝廉制度,以及晋魏南北朝时期的的九品中正制度先进得太多,可是其中牵扯到了太多士族的利益,他们难以接受。瑶光殿中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不过,这片寂静只是文臣,对武将影响倒没有什么。自古以来,武将出身都是以沙场搏杀得来的了,这个容不得水分。也是相当公平的竞争机制,魏国武将,普遍以乞活军将校和地方豪强居多,豪强不是士族,他们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力不大,要想成为士族,他们需要走得路还太多。

  苏林也罢,雄健也罢,他们只顾自斟自饮,独乐逍遥。作为谢氏的掌门人,谢安实在难以接受这个结果,其实谢安也知道这些官员无人敢反对冉明,其实是害怕冉明借题发挥,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冉智之乱时采取了不光彩的手段,这些手段虽然隐密,现在冉智虽然死了,可是他却让其麾下将校向冉明投降了,冉智手中可是掌握着他们效忠投诚的书信,这可是要命的东西。一旦惹闹了冉明,抄家灭族那可不是玩笑。

  望着如此多殷切祈求的目光,谢安如芒在背,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启禀陛下,臣也赞成陛下这科举之义,孝廉取士,却让不少无才无能之辈窃据高位,科举之法,让无才无能之人无处遁形,以科举之法,量才择士,比九品中正制察举之法更妙一筹,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孝廉重德不重才,科举制度重才而不重德,若是让有才而无德的卑鄙小人进入朝堂,臣恐社稷不安。”

  既然不可以明着顶撞冉明,谢安只好另辟捷径,从德的方面着手。汉武帝时期发展起来的孝廉制度,其实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德的根本就是是否孝顺,是否廉。可是中国人玩权术方面太厉害了,这个非常好的察举制度,慢慢变成了士族子弟相互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冉明道:“对于孝义和廉洁方面,朕自然不会忽视。朕欲在礼部设六司,既仪制司,掌嘉礼、国礼、军礼以及管理事务。祠祀司,掌握吉礼、凶礼事务。主客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督仪司掌太学、国子监、教育、以及举子、官员德行考察。廉政司,既监督所有官员廉洁、才能。”

  看到冉明早有应对之法,显然科举制度不是冉明脑袋一热想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深思熟虑才制定的,就连礼部改革方案都拿出来了,如果冉明没有预谋,他们这些年都活到狗身上了。谢安一听廉洁、孝道都没有废除,他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了,事实上不光是谢安,就连王简和王宁也没有反驳的理由了。只是作为士族子弟,他们都知道一旦科举制度实施将是什么后果。

  在没有实施科举制度之前的时期,皇帝通常都是制造士族门阀内乱,拉一派打一派,行平衡之势。可是一旦寒门士子进入进学,寒门、庶族和士族之间的争斗就会白热化了,现在寒门和庶族的力量还很小,可是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百年之后呢,那个时候谁可以说得出来?

  冉明见局面僵持,而王猛却想起带头作用。不过,冉明知道此时不是王锰出头的时机,就使以眼色,制止王猛的异动,然后道:“从世卿世袭到举荐、察举以及孝廉,为何世卿世袭会被废除?那是因为世袭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率先采取举荐制度的秦国,因而得到了六国抑郁不得志的人才,秦大将蒙恬,原是齐人,丞相李斯乃楚人、仆射淳于越是齐国人,太尉尉缭是魏国人、上卿茅焦是齐国人,就是因为这么多人才相助,秦才由弱克强,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朕若统一天下,还黎民太平,必启用天下才智之士。科举取才,取全天下之才,于国有益,是谓之公,诸卿难道要坚持门户之见,固步自封,而因私废公,断大魏兴旺发达,统一天下之路?如若诸位赞同此议,朕可以以科举制度,量天下之才为朕所用,朕必将匡复我汉家社稷,统一天下结束乱世日后诸位也必将能名垂青史,为后人所敬仰,如此却是胜过所谓锦衣玉食多矣!望诸位在这影响千秋万载的抉择上,不要犹豫!”

  冉明的这话,虽然说得隐晦,但大家都清楚他意思是提醒众人,切勿因个人之私而废天下之公。公与私的问题,其实一直都影响着中国的发展。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这时代的人,或者说整个中国古代大多数的人,在公与私的问题上,或者大义的选择上,都是取公而废私。家国天下,虽然都是人人在做的事情,可是没有人敢公开说家重过国,就像后世几乎所有官员都在贪污,只要不是证据确凿,他们都会一边高喊反腐,一边忙着捞钱。

  果然,冉明这话说完之后没多久,谢安便当先起身道:“安赞成陛下大人之议,坚决拥护科举取士。”

  紧随谢安之后,王简、王宁、杨晖,李贤、卢偃乃至于董润、钟申二人,都是一脸正气的附议。

  对于科举制度全面取得全员认可,下面就是重头戏了,对叛乱的人员的处置。可以说法不责众是中国的传统。但是冉明却不这么认为,他一定要改改这个风气,虽然不杀人,但是惩罚非一定要杀戮,还有更加让人铭记的办法。

  见大多数人都赞同科举制度,那些士族门阀官员即使有心抵制科举,也非常无奈。冉明当然知道打铁需趁热的道理,冉明其实更担心晚宴散去,士族官员在暗中串联,让这件事情出现反复,就命待诏拟制圣旨,当场颁布科举法案。

  其实古代皇帝绝对不像后世脑残剧里演得那样一言九鼎,事实上皇帝的圣旨只有大臣认可了,才具有法律效力。当然,满清一朝除外,满清是披着封建制度的奴隶制,没有制衡皇帝的机构,基本上都是皇帝一言而决。魏国的圣旨诏令分为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七种形式,一般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颁行,门下省的审核颁行有严格的规定,“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复奏而施行之。小事则署而颁之”像这种改革事宜的圣旨,需要经过三省六部大佬认可,才具有法律效力。

  见冉明如此急迫的推行科举制度,即使那些有心反对的官员,也不敢轻易触犯冉明天威。见圣旨经三省六部署名,冉明深知打一巴掌给一甜枣的道理,所以顿了一顿,又道:“朕欲改革官员俸禄,也要借机宣布。”

  魏国制度承袭汉制,基本上采取“石”作为官员俸禄发放的标准,以县为例,万户以上为令,俸禄从千石至六百石,万户以下为长,俸禄五百石至三百石。县丞、县尉也是根据所在县的人口规模,从四百石到二百石不等的俸禄。原本汉代俸禄发放最低一级为亭长,既百石。可是魏国改革吏为无俸为官俸,这样以来,俸禄发放就增多了,像县六曹事、三班水火衙役,忤作、法医、狱卒、税丁等皆有俸禄,定制从十五石至一百石。魏国粮价基本稳定在每石六百钱,像县令以最低六百石为例,约合年俸三万六千钱。按照粮食购买力,约合后世十九万八千元,县丞、县尉的收入在十四万元左右。最低的衙役,年收入约为五千元。

  这个收入在古代当然不算了,可是冉明却知道随着魏国的商业发展,生活成本也在节节升高,首先上涨的是房价,其次是反季节蔬菜,更如其他服装、鞋子、茶叶等,价格普遍在升高。特别是大量农民在免除徭役之后,利用农闲时间参与务工,这样以来,魏国最低工资收入也在慢慢增加,像以前十钱一天可以招到无数工人的机会已经没有了,而是至少包食包宿,日薪二十钱以上,这样以来,让拥有国家公务员的低层人员,生活压力极大。别说小吏感觉到了生活压力,就连官员也感觉不小的压力。

  欲要养廉,那必须高薪,就像后世天朝,厅级官员工资收入(2009年份,河南厅级干部仅为四万三千元左右。处级三万两千左右),这样的工资收入,事实上还没有一个效益稍好一点的企业职工收入高。


  https://www.biqugecd.cc/42_42492/4286445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