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康熙康熙 > 第三章康熙与高士奇

第三章康熙与高士奇


康熙皇帝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自小就看出民族问题是一个国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吴三桂等汉族大臣的反清,给康熙重重地敲了警钟。

        为大清的千秋基业着想的康熙,是放不过人才这一有着无穷能量的资源的。

        对汉族大臣的利用与使用,成为康熙长时间考虑的问题。康熙认为,像洪承畴等直到当今治河的靳辅等优秀的汉族人为大清帝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因此,怎么样笼络和团结汉族人,使汉族人与满族人和平相处,被康熙皇帝视为很重要的问题。因此,康熙皇帝利用一切手段招纳汉族中杰出的读书人。

        其中,设立南书房就是康熙此举的一大招式。南书房一开始是康熙皇帝读书的地方。后来康熙突发奇想,何不利用南书房这个特殊的地方,招揽一些文人学士呢?

        康熙设立南书房,果真招揽到高士奇、沈荃、王鸿绪、张英等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他的许多英明政策都是在南书房和这些人一起制定的。

        在清初,文人高士奇对康熙皇帝的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这个浙江钱塘人高士奇是怎么被康熙皇帝发现的呢?说起这个故事,还是从高士奇的贫寒出身开始说起。

        说起高士奇的出身,功成名就后的高士奇还感慨万千。

        年轻的时候,高士奇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他的家境十分贫寒,没有足够的盘缠和费用。为了考取功名,他从浙江只身来到京城。

        但是满心希望的高士奇,乡试落榜了,这下可苦了身无分文的他了。为了活命,他只能在大街上摆摊,靠给人写字挣钱糊口。

        高士奇被人赏识,多亏了大学士明珠。一方面也折射出康熙不拘一格发现人才的好策略。

        明珠先看到高士奇写的字,看出这个人身上有无穷的能量。他就把高士奇留在自己的家中好生款待,两人足足谈了一个晚上。

        明珠是康熙时的武英殿大学士,位高人贤,曾经帮助康熙在许多事务上出了很多力,深得康熙的赏识,也深知康熙的性格和喜好。

        他觉得高士奇才智过人,幽默风趣,按照他对康熙皇帝的了解,应该很对康熙皇帝的脾气。听说就要见到康熙皇帝,高士奇激动得一宿没有睡。

        第二天,得到明珠上奏的康熙皇帝,一下接见了高士奇,并同高士奇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康熙皇帝十分喜欢高士奇的渊博学识与才智敏捷。觉得现在国家百废待兴,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康熙得到奇士高士奇,就像得到奇珍异宝。康熙当即下旨,把高士奇选入南书房。

        康熙不拘一格选人才。

        不要把南书房看作平常之地,其实南书房是康熙常去的地方,是康熙的人才储备库,随时可以被派上用场。高士奇听说要去皇上的南书房,他高兴坏了,虽说不知道南书房是什么地方,但他知道,这里离皇上最近,有可能有机会为皇上跑腿办事,得到重用。

        康熙亲自把高士奇领到南书房。在大家怀疑的目光中,康熙叫高士奇展示一下才能。这一下康熙皇帝才发现高士奇的学识的渊博:赋诗作画,弹琴下棋,无所不精。而且高士奇面对康熙皇帝的问话,脑子灵活,反应很快,而且语言幽默。

        高士奇与康熙皇帝的一阵对话,给康熙皇帝带来了许多乐趣。康熙皇帝对着明珠伸出大拇指,这说明康熙对高士奇是很满意的,并且很快成了南书房最重要的大臣。

        康熙皇帝对高士奇喜欢有加,无论出巡,打猎,还是出游,高士奇都出现在康熙皇帝的身边。

        有一次,康熙皇帝风趣地对明珠说:“明珠啊,朕得高士奇,如同给朕插上了翅膀。”

        明珠接住康熙皇帝的话说:“皇上,为皇上解忧,那是臣的本职。”

        高士奇是个脑子很活的人,跟皇上跟久了,高士奇也深得康熙皇帝的脾气,性格和喜好。

        有一次,高士奇跟着康熙皇帝去打猎。快到猎场的时候,跟在康熙后面的高士奇发现,

        康熙皇帝的马突然前蹄离地,立了起来,背上的康熙皇帝猛然一惊,手脚忙乱,大声疾呼。

        这时候,跟在康熙皇帝身边的侍从眼明手快,一把扶住了康熙皇帝,止住康熙要摔下来。看见这一吓人的情况,高士奇也奋身上前,抓住了从康熙手中脱开的缰绳。

        让皇帝摔下来,他们的脑袋就要搬家。

        此时的康熙样子很狼狈:帽子甩到泥里去了,皇袍显得凌乱不整,由于刚才突然的变故,吓得他竟出一身冷汗。经过了这样一场有惊无险的变故,康熙很不高兴,阴沉着脸不说话。

        聪明的高士奇一看见康熙皇帝的神情,马上就明白了一切。是皇威受到了很大的冲撞,皇帝出了丑,不但丢了脸面,还在众人面前丢失了自尊心。

        皇帝不高兴,对谁也不好。谁也不敢不说话,生怕犯了天威。高士奇就想打破这种局面。

        于是,在休息的时候,高士奇想出了个办法,他故意弄得满身都是泥,连脸上都是,像是掉进泥坑,样子也显得很狼狈。

        就这样,高士奇走到康熙皇帝身边。康熙皇帝见了很奇怪,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样子这样狼狈?”

        高士奇假装自己很狼狈,向康熙皇帝禀告:“臣今天遇到了倒霉的事情,骑马不小心掉进了水坑里,衣服还没来得及换呢。”

        康熙皇帝看见高士奇的样子,比他还狼狈。这下皇帝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便一下变了容颜“哈哈”大笑,“你们汉人怎么这么弱,刚才朕的马蹶了好几次,朕也没有摔下来。”康熙皇帝的心理很好解释,还有比他更为狼狈的,他就感觉平衡了。

        高士奇继续演戏,他假装惭愧地说:“是,是,皇上武艺高强,奴才怎么能和您相比呢?”

        一看康熙皇帝乐了,高士奇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他大吐一口气。

        这次高士奇真动了脑筋,只要显示比皇帝还惨,他心里就平衡了,他还更喜欢高士奇了。因此,过后高士奇出汗了。因为一旦他演戏出了差错,对他就有性命之忧,由此他得到了经验。

        “伴君如伴虎。”跟皇帝在一起,争取让他高兴,他一高兴什么事都好办,也许你还得到很多;但他要是不高兴那就难说了。这是高士奇得到的经验之谈。所幸的是,这次他演成功了。

        康熙皇帝冲高士奇笑了笑说:“你快去把衣服换了吧,小心感冒了。”

        “谢皇上。”高士奇高高兴兴而去。

        高士奇假装落入泥坑受了委屈。但是他这一演戏感觉获得很大成功,因为康熙皇帝一脸的怒容得到缓解,而且他感觉他和康熙皇帝的距离更近了。

        仅仅从康熙二十三年九月康熙皇帝的第一次南巡,带上高士奇就可以看出来。

        南巡时一路上,高士奇陪伴在康熙皇帝身旁,登泰山,视察黄河,考察风土人情,游览名胜古迹,使得高士奇大为满足。这一路上,康熙皇帝和他纵论历史,吟诗颂辞,谈笑风生,过得十分愉快。

        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十分看重人才,高士奇仅仅是康熙皇帝广纳贤才的第一步。

        平定三藩后,康熙决定大力建设国家。康熙皇帝渐渐知道,一个国家的崛起,人才是关键。康熙尤其看中对汉族人才的选拔,尤其是有名望的汉族大儒。这是因为随着现在国家实力的一点点强盛起来,而人才与之相比还很缺乏。康熙越发觉得人才的重要。

        于是,康熙皇帝决定举办选拔人才的博学鸿儒科。

        那么什么是康熙皇帝提倡的博学鸿儒科呢?

        这个博学鸿儒科不是康熙发明的,其实博学科的历史在唐朝时就已经开始了,南宋时期也开了一次。距清代也有五百年之久了。

        博学科原名叫“博学鸿词科”,康熙给它改了名。一字之差就显出康熙皇帝对考生的尊重,考生的身份就不一样,感受不一样。可见康熙皇帝对考生心理的研究之深。

        康熙为什么要实行历史上已经绝迹的博学鸿儒科呢?这得从清初的科举考试说起。那是以考取进士为主,以八股文取士。经过做一些考察,康熙明显地看出来这种科举考试的利弊:对热衷功名的年轻士子固然合适。但是对于明朝的遗老,且拒绝与清朝合作的名儒却行不通。康熙能说出很多这种人的名字:顾炎武,王夫之等。因为他们不参加科举考试,而又身怀绝学,有治国安邦之才,而又不易被国家发现。国家聚集这些人,并且利用这些人很重要。


  https://www.biqugecd.cc/36_36755/190598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