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日月盛世 > 第2章 不拘一格是人才

第2章 不拘一格是人才


按照规定,王府有王府长史司,设正五品左、右长史各一人,正九品典簿一人,总管王府的一切。但是朱载垕的王府长史司目前只是虚设,毕竟朱载垕是实权王爷,并不是那种被圈养起来的王爷。

        长史虽然没有权利来管理朱载垕,但是王府的其他官员还是可以管理的。至于说替王爷讨封赏,请婚,写折子这种事情,倒是没有必要了。朱载垕真的敢让长史替自己写家书,估计多写几封,嘉靖就要把他召回京城了。

        目前来说,外出就藩,三天两头就得亲自写一份家书,内容无非是所见所闻,偶尔写上几个笑话。还会写一些自己的思想上的看法,两个人互相讨论一下。最苦的就是信差了,每一份都是三百里加急,送一趟信也是累个半死。还好的是,每次过去都能见到皇帝,嘉靖会亲自的询问,朱载垕路上的情况,吃的如何,喝的如何,冷不冷?完了还会打赏一下信差,要是会说话的,说不定还能混个小官,目前已经有人混了个小旗的,也算是一步登天了。要是送别的信,就算是军国大事,估计很难见到皇帝一面。

        左右长史分别是高拱和陈以勤,这两个算是朱载垕的老师,同时也兼任着奉祠所和纪善所的工作。这年相处下来,两个人已经算是彻底的朱载垕一党了,前途系于朱载垕一身,朱载垕倒霉,他们本事再大也的倒霉,朱载垕成了皇帝,现在的官在小,也能迅的入阁,自然外出就藩,也是欣然跟随。

        典薄叫做海瑞,在这个时代就是个三十多岁,还屡试不第,不能养家的秀才,没人看得起。但是朱载垕知道海瑞未来的成就,尤其是敢说话,不怕得罪人的性格正是自己需要的,今年就专门派人把海瑞从海南叫到了自己的身边。虽然对于以后需要放弃科举感到遗憾,但是自己也感觉到科举的道路有多艰难了,一家人嗷嗷待哺,自己也不能真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既然能在一个王爷身边谋一份差事,自然是点头同意了。

        来了就赶上夏言的事情,朱载垕忙的四脚朝天,没工夫搭理他。高拱不知道海瑞的本事,只当是个穷秀才,就给海瑞安排了一份算账的工作,每个月工钱是王府最低档次的,只有五两银子,这已经远远过了海瑞的心理预期了。每个月除了自己买书花销的,剩下的还在京城租了一套小房子,一家人老婆孩子还有老母亲在一起,竟然能天天吃得起肉了。本来以为小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准备肉少吃点攒一点钱,买上个小院子就在京城落户了,结果夏王外出就藩了。换工作的话,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加上这时候,朱载垕从王府官员拟定名单里面看到了,然后叫在一起吃了个饭,聊了会天,关心了一下最近的生活,对于这段时间的冷遇道了一个歉,海瑞一下子就觉得王爷待自己恩重如山了,决定留下来好好报恩,于是一家人带上又开始一路向西流。

        审理所,正六品的审理正叫做张居正,同时兼任典仪所正。本来张居正对于严嵩的那一套理论比较有兴趣,但是当见到朱载垕不计个人得失,为夏言说话的时候,张居正竟然被朱载垕的气度所折服。这才是他心中大明朝真正的国君应该有的样子,太子的懦弱,让他有点看不起,这种人怎么能承担起大明的万里江山?所以自己亲自找到朱载垕希望加入王府,既然如此,朱载垕有什么理由拒绝!审理所的正七品的审理副叫做杨继盛,是张居正推荐给朱载垕的同年,对于杨继盛朱载垕了解不多,但是能被张居正所推荐,况且还是进士出身,自然是同意了。

        记善所有两名记善,王惟恕本来是新科进士,分到了刑部担任主事,结果朱载垕临走的时候,嘉靖就把王惟恕打了过来。王惟恕常年读书不太运动,身板单薄,一路上朱载垕就在打趣,说道:“路上风大,小心把你吹走了!”闲下来了,也会建议王惟恕多运动,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良医所的正八品良医正是朱载垕从几角旮旯找到的李时珍,本来嘉靖原本打算给朱载垕多配几个的,不过良医正被李时珍占了之后,其他人都不愿意来了。品级相同,谁愿意屈居一个小年轻的手下,关键一看你的长相,就是个没有经验的。最后十几个没有品级的医生。当然,这些也是朱载垕精挑细选的,祝由科的一个没要。科室也没有按照这个时代的十三科划分,而是采用了后世的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耳鼻喉,儿科等划分。之所以加上口腔就是因为朱载垕可是知道,牙疼起来有多难受,这种病看起来真的不是什么大病,但是让人难受绝对是排在前面的。

        明朝的御医大概分为医官,医生,医士三个等级。医官在太医院(嘉靖十五年改名圣济殿)数量不算很多,朱载垕一个也没有带。医生没有品级,朱载垕直接带走了四分之一,医士就是学徒,这些都算是新手,朱载垕也懒得带,一个没要。走的时候,太医院的典籍,凡是有双份的,都带走一份,没有的让太医院整理出来,以后回来了或者派人来带走。走的时候,医书就拉了十多车。

        典膳所的典膳正叫做杨文新,一般朱载垕把他叫做老杨,是个顶级大厨,深知朱载垕的味觉和爱好,每一餐并不会在乎丰盛与否,往往也就是三五道菜。但是更在乎的是味觉精致体验,所以很多菜肴都会用心做到最好,甚至会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食材,保证每一道菜都是最顶尖美味。大师级的厨艺,朱载垕自然给开出了佣工最高的工资,每年一百二十两的年薪。对于老杨来说,工资的高低他并不在乎,他在意的就是朱载垕对于他的手艺的认同。朱载垕就藩,他也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御厨的地位,带着一家人,跟着朱载垕来到了这里。

        典副是被朱载垕称呼为冯阿姨的老宫女,进宫都三十年了,从小照顾朱载垕的生活起居。虽然不识字,但是针线手艺很好,而且无师自通的就会设计衣服,朱载垕的羽绒服就是朱载垕画出草图后,冯阿姨从设计到制作一个人包办的,手艺就算是朱载垕这种见识广的人,都觉得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并且日常中间的衣物清洗保养更换,都是冯阿姨一个人在操办。

        典宝所的典正王璐已经十七岁了,五六岁的时候,就进宫做了一个宫女,朱载垕刚出生她就在伺候朱载垕,这么多年下来,朱载垕一直把她当作一个姐姐和助手,教会了她识文断字,也告诉了她很多新奇的知识,比如说如何经济学,管理学,甚至包括人权,法律什么的,让她有了一种和这个时代所有女性都不相同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成了朱载垕最为倚重的助手。

        典副是和王璐有着相同经历的一个叫做冯袭的女孩,冯袭本来没有名字,只知道自己姓冯,家里人饿得活不下去把她卖到了宫里,袭字是朱载垕取得,名字很恶趣味的来自于红楼梦的袭人,比起王璐的文静,冯袭就活泼了好多,他跟喜欢那些动手的东西,比如说朱载垕说动物植物如何选育的,他就开始动手培养优良植物,想着有一天能让天下人都不在挨饿。

        工正所的工正陈元山会修一手好的花艺,最后因为朱载垕在京城私底下买的宅子需要人照顾,所以就被介绍了过来,当了一个外宅的管家,消洒修剪,生活用度的采购都是这位一手在包办,几年时间,也是没有出过任何岔子!这次要走,问了一句,就跟上了。

        典仪所的典正叫做程大位,今年十六岁,算是朱载垕的伴读一名。朱载垕四岁开始读书,让嘉靖给自己找了五十多个伴读,这些伴读年龄要求十岁以上,都是各地有名的天才。学习的内容除了经典的四书五经,还包括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军事理论等等,每年考试不合格的,都会被辞退,然后再找各地的天才少年过来。至于说辞退的,很多都是那种名不副实或者官员把自己纨绔子弟送过来镀金的,这些人整天混日子,最终都被朱载垕清理出去了,自己是为未来而打造班底,而不是闹着玩的,一群纨绔子弟能有什么用处?这中间,程大位的四书五经在同班中间一直是个中下游的水平,但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却在班里面一直是最拔尖的那个。

        当然,随着朱载垕过来的不光是有文官,工人,伴读等,还有武将。曾铣被朱载垕脱罪之后,就没有得到任命。嘉靖这人好面子,是那种错了死不承认的人,虽然曾铣没有罪了,他也不想让曾铣官复原职,甚至不再讨论这个话题了。曾铣无奈,只好跟着朱载垕来到了宁夏,况且朱载垕一个小孩子,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曾铣也觉得自己在这边有人脉,过来帮助朱载垕立足,也是个人之常情,于是带着一个叫做王环的随从就跟了过来。王环是沧州的回族,久历沙场,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曾铣蒙怨,王环放弃了自己军中的一切职务,投到曾铣的家中,保护了曾铣家人不受欺负,曾铣这次带出来,也是想着让王环跟着自己有个前途。

        同时来的,还有一位历史名人,叫做戚继光。这年二十岁的戚继光已经带兵四年,结果不是很成功,或者说有点是失败,最后干起了屯田的活儿。当朝廷传旨,让跟着朱载垕到西北上班的时候,戚继光其实是不愿意的,登州虽然这不好那不好,自己的理想也得不到施展,但是总比苦寒的西北好得多吧?军中前途未卜,自己已经打定主意参加明年的武举人考试了,等着考完了,也许前途能更好一点。但是一个军人,怎么可能违抗圣旨,只好乖乖的扛起行李,一路上走到了西北。

        还有一位叫做马芳,这个人也是历史上威名赫赫,在边境上让蒙古军队几次无功而返或者吃了败仗,名气甚至压过了戚继光和李成梁。之所以没升上去,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不是文人出身。反观戚继光是勋贵出生,中过武举人,李成梁也算是勋贵,而且还有个正儿八经的秀才功名,马芳则完全是奴隶出身。在重文轻武的年代里面,他能做到总兵官,已经是流了一身的血换来的。

        当然,李成梁朱载垕也打算带在身边的,不过才虚岁二十三的李成梁,刚刚考上秀才没几年,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读书的料,还不想放弃科举带兵去。朱载垕也不好勉人所难,只能是放弃了。不过留了一个牌子,李成梁如果想通了,就来西北找自己。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cd.cc/35_35892/179175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