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挽明 > 第571章 黄台吉的才能

第571章 黄台吉的才能


登基后不久,黄台吉就夺走了杜度手中的镶白旗,让自己的儿子豪格成为了镶白旗旗主,使得手中领有了两白旗33个牛录。

        努尔哈赤在世时,分给了多尔衮三兄弟两黄旗各15个牛录,他自己亲领15个牛录。努尔哈赤去世之后,黄台吉做主把这15个牛录交给了三兄弟中最小的弟弟多铎,让多铎独自领有一旗。

        因为多铎年幼不能管理本旗事务,因此这一旗便等于暂时握在了黄台吉的手里。而黄台吉又在天聪二年找了一个借口,废除了阿济格的爵位和旗主身份,让多尔衮接任了他的旗主位置,从而断绝了阿济格对于两黄旗的影响力。

        黄台吉名下的两白旗同多尔衮兄弟的两黄旗换旗之后,便开始极力拉拢这两位弟弟,先便是在天聪二年带着多尔衮兄弟出征察哈尔西迁后的留守部落,这次出征不过是一次打死狗而已。

        在之前的数年里,察哈尔外围的蒙古部族都已经被莽古尔泰征服了,这也是林丹汗感觉在辽东待不下去,选择西迁的主要原因。没有了这些外围部落的护佑,女真人的骑兵都可以直接对林丹汗的直属本部进行突袭了。

        而林丹汗西迁之后,又带走了察哈尔部中的青壮,只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残,因此当黄台吉以多尔衮兄弟的名义,指挥强大的两白旗武力对这些留守的部族进攻时,自然也就遇不到什么阻碍了。

        这样的战争,对于两白旗和两黄旗的女真兵将来说,都是一个很让人满意的任务。毕竟他们的收获要远远大于战争中遇到的损失,比起阿敏带着大军往征朝鲜,虽然带回了大批财物和人口,但是本旗却遭遇了重大损失相比。

        攻打察哈尔在辽东的留守部族,简直就是一场武装游行。两白旗的军将们满意了,年幼的多尔衮兄弟自然更加不敢违背黄台吉的命令了。毕竟他们还能保住自己的牛录和爵位,完全是这些军将们在背后的支持。

        现在这些两白旗将领们如此兴高采烈的听从了黄台吉的命令,他们可弄不清楚,这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如果这些将领有人真心投靠了黄台吉,他们两人如果再口出怨言的话,难道还有什么好下场不成?

        多尔衮兄弟对于黄台吉的惟命是从,对于其他三位大贝勒来说,就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了。虽然兵强马壮的两白旗并没有被划入黄台吉的名下,但如果黄台吉能够如臂使指的指挥两白旗,那么这同两旗旗主是不是黄台吉有什么不同呢?

        仅仅只用了两年时间,黄台吉就从八旗倒数第二的旗主贝勒变成了掌控4旗的后金大汗,其中包括了实力最强的两白旗。就算是三大贝勒联手,也不过同黄台吉打个平手,更何况现在三大贝勒之间矛盾重重,一时难以看到联手的可能。

        对于代善来说,虽然他觉得自己还有些退路,毕竟他有着拥戴之功,但是依然对于这个兄弟疑虑重重。代善所领有的两红旗,其中镶红旗在儿子岳托手中,但岳托同黄台吉的关系要远远好于他这个父亲。

        岳托的母亲死后,就被努尔哈赤带入了汗庭抚养,抚养岳托的正是黄台吉的母亲。因此岳托和黄台吉之间,虽然相差了一辈,但是两人的关系却亲密的像是亲兄弟一样。

        虽然代善现在是现存后金诸贝勒中辈分最大,资历最为深厚的大贝勒,他领兵出战多年,对于两红旗的将领也有足够的影响力。但是自从黄台吉继任汗位之后,在他的支持下,岳托对于镶红旗年轻将领的威望也开始逐渐升高了起来。

        再加上黄台吉登基后,先是设立八固山额真,接着又设立32大臣,以协助旗主处理旗中事务。这也使得代善察觉到,他无法像以前一样自由的提拔自己的亲信,和处置旗内的事务了。

        特别是这些辅佐旗主的官员,不但隔绝了他同旗民的直接接触,更是让他难以越过岳托去管理镶红旗的旗务。总而言之,代善感觉自己似乎有被架空的危险。

        代善虽然没有了同黄台吉争权夺利的兴趣,但是也不代表他愿意失去现在的地位。后金国草创未久,因此朝堂上的政治斗争倒是没有明国这么频繁。但是还没有脱去部落民习俗的女真人,一旦起了朝堂上的政治争斗,就显得格外血腥和暴力。

        努尔哈齐也好,褚英也好,一旦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就是死亡的结局。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血腥的结局,使得现在的女真亲贵们,总是在斗争的最后关头选择妥协,避免撕破脸的最坏局面出现。

        想要避免努尔哈齐和褚英的下场,保住自己的权势就是根本。因此看到了黄台吉强势崛起之后,代善已经想要同莽古尔泰、阿敏和解了。

        当阿敏搭上了同明国贸易的渠道之后,跑来向代善示好,代善也就半推半就的接纳了阿敏的善意,同阿敏一起兴建了营口港。

        而莽古尔泰一度认定阿敏背叛了自己,恼怒的想要同他绝交。但是当阿敏把从明国获得的物资交给了他一部分,让他赏赐给旗内的军将后,莽古尔泰最终还是转变了态度。他接受了阿敏的建议,也参与到了营口港的贸易中来了。

        自黄台吉登基之后,除了让阿敏率军打了一次朝鲜外,进攻察哈尔留守部族的任务,都被两黄旗和两白旗给包揽了。其他四旗分到的,都是没有什么油水,但是要啃骨头的任务。

        去年明人入侵黑龙江入海口,待到沈阳接到消息的时候都已经开春了。从沈阳到黑龙江路远难行,除了秋冬季节外基本很难派兵前往出征,而且还没有什么好处可得。

        代善、阿敏和其他小贝勒都认为,不如趁机把黑龙江下游的部族全部迁移到三姓城来,至于荒凉的黑龙江入海口就丢给明人去折腾好了。如果明人想要沿着黑龙江向辽东腹地进攻,那么这一路的艰难路况,足以让明军疲惫不堪,到时派出一只小部队就能在松花江附近歼灭他们了。

        不过黄台吉却认为,明军沿着黑龙江上攻辽东的确很困难,但是对于明军这种挑衅,后金采取了逃避政策的话,恐怕会损害后金在野人女真部族中战无不胜的威望。

        因此,即便是要把黑龙江剩下的部族人口迁移到辽东腹地,也要先派出军队作出防御黑龙江入海口的姿态。如果在那里坚守了一个冬季,明军都不敢出现,那么当地的野人女真部族也就会淡化了明军的胜利。

        黄台吉的理由虽然很好,但是代善和莽古尔泰都依然不满,因为调拨35o人前往黑龙江入海口的艰巨任务,是从他们两个反对者的旗下抽调出来的人员。35o人相当于6个牛录的兵力了,这么多士兵驻守到遥远的黑龙江入海口去,不仅要花费一大笔费用,还让两人招致了旗下军将的不满。

        事实上,当三位大贝勒同明国做起了生意之后,他们便不想同明国继续开战了。因为他们已经觉,仗打的越多,胜利的次数越多,黄台吉对于八旗军将的影响力就越大。为了能够获得一个出征的机会,这些旗丁们,便不自觉的开始拥戴起大汗来了。

        但是如果同明国保持和平,他们从贸易中获取的利益并不少于出战时获得的战利品。

        而更为关键的是,贸易获取的利益完全是由他们来分配,而不是像战利品一样,要先获得黄台吉的肯。

        八旗军将们虽然闻战则喜,但是他们喜欢的是能够获得劫掠敌人财富的机会,而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同敌军厮杀。

        如果不用作战也能获得巨大的利益,他们自然就会转变对于战争的态度。

        八旗制度的核心就在于严格的军制,就算是代善等大贝勒,一旦进入出征部队,也不会得到什么特殊的待遇。而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自然是为自己这个大汗服务,而不是为八旗旗主服务。

        因此,黄台吉以后金大汗的名义在军中表的命令,权威要远过于他在朝堂上布的命令。只要代善等人没有立即谋反的意图,就无法抗拒黄台吉出的军令。

        因此黄台吉每领军出战一次,他对于八旗的影响力就多了一分。如果明国始终抱着要收复辽东的态度,他们自然不得不服从于黄台吉的命令,继续对明国作战。

        但是现在明国既然已经服软,想要同后金和平相处了,代善等人觉得,他们现在最大的危机,便是后金大汗黄台吉了。

        比如这次出征,明明说好是要讨伐西迁的察哈尔部的。但是等到蒙古附庸部队都到齐后,就在五日前的行军途中,黄台吉以公论的名义召集了军中满蒙亲贵,询问他们是讨伐林丹汗好,还是南下伐明好。

        这些刚刚屈服于后金的蒙古部族领们,自然不想这么快向自己从前的主人挥刀。而那些各旗的领军小贝勒们,也不愿意跑去攻打没什么油水的蒙古人。

        因此,会议很快就定下了,改变出征的目标,南下伐明。代善和莽古尔泰自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结局,因为这次出征,他们已经被迫交出了不少粮食。

        原本这些大豆都是明人去年定下的货物,这已经让他们损失不小了。现在再去攻打明国,营口那边的生意今年还能做下去么?他们在营口港投入的资源,岂不是要打水漂。

        因此抵达了青城之后,莽古尔泰终于坐不住了,跑到代善的大帐,希望能够讨一个主意。


  https://www.biqugecd.cc/35_35662/176383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