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宋时风韵 > 第203章 幸运的人

第203章 幸运的人


虽然,这是非常庄重的场合和仪式,皇帝和两府重臣都要穿上正式的冕服,一言一行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不容有半点马虎不周。但是,有宋一代,非正朔朝臣见君无需跪拜,这也算是大宋人情味妙处,较为人性化,更见士人地位之高,正应了与天子共治天下的话,这里就不做多说了。

        “卿家平身,闻卿言论,比策论有过而无不及,今日一见,又是仪表堂堂。”天子赵昀开了金口,态度十分的温和。

        尽管,天子有温言勉励的惯例,但李慕白不过是进士及第,竟被天子褒奖如斯,其寓意可谓深远。

        虽然,在场的大臣个个脸色平静,但哪又一个不是久经宦海的老世故,怎能听不出来天子话中,所蕴含的另一层意思。人人心道赵昀如何知李慕白,听话中口气,殿试后赵昀还听到李慕白言论,前后连贯不上,又有些耐人寻味人们的心思,顿时扩展了最大的想象空间。

        乔行简眯眼打量李慕白慢慢回忆,此人的策论对边地有独特见解,判卷诸公几乎无人指责其策试言论,所以殿试糊名裁决,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可判了个及第,要不是有些观点太过激进,或者是文采不如前面几位,估计要三鼎甲才行。

        然而,李慕白并非知名士子,更非一鸣惊人之辈,缘何能上达天听,难道?他似乎有所悟,慢慢环顾在场重臣,面色凝重,看来大家都在揣测其中缘故。

        李慕白激动地心情,已经稍稍平稳,再入殿时又看到左班的余天赐、郑性之等人,竟然还有南霁云在侧。

        “卿家的边策论,颇有独到见解,朕观后颇有感触,昨日又闻请战和论,特此破例召见,果然是俊杰之士。”

        俊杰之士?李慕白一阵赫然,人长的倒也算是小帅吧!至少不会扔到人群中看不到。至于俊杰之士,还是免谈为好,他肚里那点货当然有自知之明的,就别拿出来晾了,那都是人家李易的东西,他不过是拿过来用用,谈不上独到见解。

        当日殿试,便是例行策边论,就当今国事边事阐述观点,忽然想到平素和李易谈论天下事,重点就是天下局势和边务,李易对南北事有着让他深叹的见解,有些是不尽相同却又不能不承认见解独特。

        尤其是李易曾经说过,正当朝廷收复三京失败,这场战争又是有争议的,处处透着古怪,赵官家很可能心有不甘,策论有可能是边事,要是能切中赵官家心思,你不想有高位也不行。

        按照李易的意思就像是材料的那样,写的再好不融入领导观点,那就是非常失败的空洞文章,只要框架打好了融入领导意图,只要文字水平过得去,你也会得到赏识。

        所以,他大胆地尝试李易的思路,以三京为接入点,谈论君臣相合的重要性,隐晦地指出收复三京绝对正确,错就错在边臣误国,致使三军误国,天子蒙受巨大冤屈。

        其实,当时李易的最核心心思,他并未完全把握。

        按照李易的想法,认定刚刚主政,血气方刚的赵官家,虽有失利渐渐趋向于平稳,以至于矫枉过正,却仍有不甘心,两府大臣也不是善茬,无论是郑清之还是乔行简,绝非主和人士。

        既然要搏个好出身,那就破釜沉舟,按着大宋君臣不甘心为主线,肯定天子决策正确,两府诸公的各色议论,也很有道理,无非是对战的理解不同,把责任推给了边帅,以京湖就近却不兵,又不共给粮草,非要淮西兵准备西粮,造成馈粮兵败,此边帅不智武将专横所致。

        既分析了失败的原因,也写明取胜之道,天子无错,两府无错,错在边帅,自是得了赵昀的欢喜,两府重臣的暗许,大家都需要摆脱失败的罪名不是。

        在场两府重臣,未有人站出来阻扰赵昀召见,毕竟李慕白的策论很给力,维护了他们的面子,这个时候恰当好处。

        不然,赵昀破坏了规矩,他们这些重臣岂能容官家在郑重取士场合恣意妄为。若非前几位的文词悠长,词理通畅,更兼几位爷也比较巴结天子和两府重臣,可以说是读书人种的妙人,更是李慕白的文章不是有些生硬,表述上有些过于主观,他们甚至有可能给他个三鼎甲。

        “臣蒙蔽下垂爱,虽学识粗劣,词理不畅,却登进士第,岂敢再得天子赞誉。”李慕白心下暗喜,有了这次召见,就是不想出名,也难了!有时候声名是累赘,可有时候声名却是坦途,他最需要的就是把名声打出去,真是瞌睡送枕头。

        “卿家的边论和槠币论,颇有见地,然槠币利弊非会子仅有,卿可认为能解?”

        赵昀的问话令在场重臣一凛,天子召见进士也就罢了,即便是及第,也只是泛泛的鼓励几句,哪怕是为了大家名誉好,只是集英殿上问政,实在有点不太妥当,不要说其他人了,便是殿中侍御史和谏议大夫,也考虑着是不是进谏。

        李慕白却未曾多想,他这是新媳妇上轿头一遭,哪知道里面的道道,无人给他知会过。不过,他和李易探讨很长时间,既然能从边事、经济、政治方面去写策论,自然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回答并不算是困难。

        当下,也不曾做细想就说道:“槠币钱法,古来便是钱物调和不易,历代先贤尚不能化解,臣有何能,不敢妄言。”

        回答的倒是中规中矩,在场重臣心下倒是认可,钱价贵贱起起伏伏,历代名相无不头疼,一个小子要妄言解决,岂不是笑话,致在场诸公于何地,没人喜欢狂妄自大的愣头青。

        “不过,凡事皆有可能,臣却有一策,或可缓解时下会子困窘之弊。”

        战争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不要小看了这场战争,无论是人力损失,还是物质的损耗,更何况淮东空虚的补缺,都让朝廷感到巨大的压力。

        赵昀看到李慕白的策论,认为此人见解独到,似乎又隐瞒了不少话语,才有了今天的垂问,回答却让他稍有失望,没有他希望得到的,却不想峰回路转,温声道:“有何良策?”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cd.cc/35_35636/176078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