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无题
九天神皇小说推荐阅读:
遮天
天官赐福
万古神帝
AWM[绝地求生]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道君
雪鹰领主
重生:官运亨通
官神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方雨晴
南霁云笑而不语,在他看来李易必然维护道家,这小子虽说有点拽,却还有真才实学的。李易见南霁云不言不语,要换成大明和尚在场理论,他必然强行要对方出言,现在不得不说委婉地道:“学士,老庄治理天下的核心无为,想必学士是知道的。”
南霁云点了点头,是个读书人都知道,连市井小民也心知肚明,他们的理解无外乎小国寡民。“学士,孔孟向往大同,说三代之治,老庄同样向往大同,说圣人之治,何谓大同?能否人人吃上膏粱。人人坐上马车,人人心想事成?”李易对儒家的大同相当不认可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老子说大同,不过是顺应天道,万物尽物尽所用,一切都遵循自然规律生生息息,两者是有区别的。
很显然,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以天为中心。似乎,儒家向往的大同更加美妙!事实真是这样吗?他不能苟同,至少他没看到现实的存在。
打个比方,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其中就有生病住院,那高度达的后世来说,大家都想去协和医院,都不想去乡镇卫生院,怎么办?只有一个协和,你光是排队预定门诊,估计不是病自己好了,就是被耽误了。
再打个比方,人人都想出门方便,现在的高头大马或豪华马车,后世的宝马奔驰兰博基尼,对照破驴车、自行车、电动车,傻子都明白怎样选择,还用再说。
关键就在这里,社会本身就存在三六九等,谁愿意选差?不要寄希望于人的品德高尚,总有人品不好的人,一粒老鼠屎能坏一锅粥,怎么办?只能面对现实。
现实是什么?那就是天道,天道循环下万物各司其责,共同生存展。这话,南霁云还真不好回答,只得说道:“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三代大德,上古画地为牢,民不敢违。”
“学士,要怎样养?一天三餐还是两餐?是糟糠还是酒肉?是人人均等还是三六九等?”李易逐渐进入状态,知道学问争论,南霁云并不会心生芥蒂,又道:“画地为牢,民不敢违,难道学士忘了贫道方才说的,私天下时代,诸侯竞相贿赂平民,不施善政民众离散,总比画地为牢来的实在。”
“礼崩乐坏,还看今朝,所以才有历代先贤前扑后拥。”南霁云也是熟读史书,越是高层越知道真相,有些事情李易说的很对,相对民众而言,先秦时代是奔放的,除了经济方面不得已卖身为奴,其他都是绝不受限制的,甚至贵族还要维护平民。
大宋开国是奔放的,生民的自主性也很高,却依然不能比先秦,就不要说上古了,相比上古画地为牢的典故,他实在不想再深究了,连他自己也不太敢相信。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李易选择大学、中庸、论语各一段话,都是儒家教导人们行为规范,语重心长地道:“非常有道理,却如此繁琐,甚至是华而不实,试问能有几人做好,朱子?”
这话,有着浓浓的讽刺,集理学大成者也不是完人,斗气严惩营妓严蕊,把人家娇滴滴地小娘子打个半死,犹自嘴硬不认错,还有就是欺辱孤儿寡母。
要说孔圣人那也是出自宋贵族,宋又是殷商的正嗣,那就是说孔圣人是正宗殷商血脉,周人和殷商是什么关系?却要效忠于灭商的周人,实在有些滑天下之大稽。
南霁云也不能不承认,儒家条条框框太多,要不也不会顺应时代展理学,完全不是老子的吾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儒家讲做人的时候是头头是道,照着做却极难,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完全是朴素道家的思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李易借用了后世著名的句子,来映出此时此景,增加南霁云对他的好感。
南霁云目光闪烁,惊讶地看着李易,绝不曾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说出此等蕴含大道理的话,似乎非常贴合儒家的教义。
“学士,这些学术争论说是空谈不假,却也有它的道理,正所谓老子以清静无为,谦虚少欲,就道尽了一切规则。”
李易平静地看着南霁云,淡淡地道:“清静,人犯错大都是因为冲动,只要内心清静,待人接物一定有分寸,说话客气有礼貌,前思后想出高招,只要内心清静都能做到。无为,无为可顺众人心,是成就大事业的第一密决。谦虚,谦虚受人欢迎,能得贵人相助,谦虚名声最好。少欲,人被欲望所牵往往利令智昏,欲望越少错误越少。”
南霁云明白李易的意思,却把话题撇开道:“你是从北方过来的,却要说说民生如何?”
“民生凋敝,遍地残破,恐怕数十年为鬼蜮。”李易用八个字来形容,最终又用数十年为总结,实在是道尽了北方的残破景象。
“虏人残暴不仁,可怜北方父老,连番沦陷猪羊淫威之下。”南霁云有些怨天尤人地道。
“学士,既然朝廷有怜悯之心,为何还给虏人口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李易对这场战争深恶痛绝,他是了解蒙古军战斗力的,宋军顽强不假,在平原却非对手。
更何况,从败兵嘴里了解到,从进入开封就几乎没有粮食了,要不是大军匮粮,以强悍的战阵完全可以维持,毕竟是步跋甲天下的两淮大军,行在正面最强的防御力量,就算是败也不得能那么惨,可见这场仗的决策是何等的草率。
“贫道所知,入三京为淮东大军,劳师千里碾转远征,粮草供应不济,为何不用京湖大军?”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cd.cc/35_35636/176078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