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铁血铸新明 > 第一百六十八节 能力

第一百六十八节 能力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哈哈哈……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想不到今日的无心之举,竟然有如此大收获?

        殊不知现在阎应元仰慕他,而他秦浩明何曾不是敬佩阎应元?

        其任职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建奴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建奴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

        三十六计中能用上的计谋,差不多都用上了:诈降、偷营、火攻、钉炮眼、草人借箭、装神弄鬼、小股出击、登陴楚歌……无所不用其极,无不闪烁着创造性的光芒。

        最壮烈的莫过于派白发老人出城假投降,把火药暗藏在放银子的木桶底层,等建奴升帐纳降时,火发炮裂。

        当场炸死建奴三千余人,其中有亲王一人、大将二人,建奴为之三军挂孝。

        与此同时,江阴城头也响起了悲怆的炮声,那是在为慷慨赴死的父老乡亲们致哀……

        这是何等的壮烈决绝?

        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建奴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可谓是大明民间第一英雄也!

        一场本来是一边倒的战争,却悲壮惨烈地进行了八十一日,孤城困守,十万普通农民百姓面对二十四万精兵良将,这在中外战争史上可以算得上一个奇迹。

        阎应元死后,家丁犹存十余人,皆因不降而被杀,陆正先也一同殉难。

        江阴县衙,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举火自焚,典吏陈明遇自己持刀与清兵血战,身负重创,握刀僵立,死时,身子倚在墙边,屹立不倒。

        训导冯厚敦自缢于明伦堂,妻与姊投井死。中书戚勋、诸生许用举家自焚而死。

        诸生许王家,被建奴拘押时,“或劝曰:君故明一诸生,未食天碌,何以身殉?”

        王家曰:“君臣之义,岂论仕与不仕?”

        书生笪某,被建奴抓获之后,“刑前叹曰:我一介小人,今日得之士大夫之烈,为忠义而死,死之犹生也。临刑神色不变。”

        八月二十二日,清寇开始屠城,百姓或力战到底,或坦然就义,都以先死为幸,妇女多贞烈,投河而死。

        七岁孩童毅然就义,无一人顺从。

        建奴屠城两日后“出榜安民”,城内百姓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

        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

        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

        此言甚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在江南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面对强敌,临危不惧。

        坚持了近三个月,击杀清寇数万人,重挫了清寇锐气,钳制了清寇主力南下,推动了各地的抗清斗争。

        在城破以后,仍拚死巷战,竟无一人降者。

        阎典史牺牲之后,建奴在江阴城进行了大屠杀。

        从此以后,整个江阴地区的人们都采取了对建奴朝廷不合作的态度。

        不当建奴的官,不应建奴的举。直到建奴乾隆年间,鞑酋乾隆给阎典史在江阴修祠,主动向江阴示好,局面才有所改观。

        壮哉!诚如阎应元绝命诗所言: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原本秦浩明还感到奇怪,为何阎应元是河北通州人,居然跑到江阴任一个不入流的典吏?

        望着身着半新青灰色棉袍,身边只有一名弟子相随,显得有点落魄的刘宗周,秦浩明顿时明白一切。

        大明除了科举取士,剩下的就是举荐。但举荐也能是下级典吏之类,不能称之官。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刘宗周虽然素有清望,但几次被崇祯皇帝削职为民,官场中人一向看上不看下,故而作为阎应元的师长,刘宗周也是有心无力。

        因此也只能在自己的家乡周围,替阎应元谋得一个典吏的小职位。

        如此大才,屈居一个典吏,浪费啊!

        “让二位见笑,乍逢蕺山先生和丽亨兄,心情激荡,不能自持,勿怪!”

        无视刘宗周和阎应元有些怪异的眼神,秦浩明执礼甚恭。

        面对这样的忠臣义士,身为汉人的秦浩明没理由不肃然起敬?

        只不过阎应元既然碰见了,不论用什么办法,断然不能让他离自己而去!

        否则,岂不是愧对穿越人士身份?

        好在阎应元只是一个士子身份,而自己又贵为从三品指挥同知,他又仰慕自己,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吩咐董长青立马去购买肉类果蔬,全军加餐庆贺。

        秦浩明朝酒楼围观的食客团团作辑,请他们让开道路,自己要和贵客返回秦堡,今日费用,算在他头上。

        如此亲民的态度,赢得大家的一片喝彩声。皆言秦浩明少年得志骤登高位,然全无盛气凌人之势,殊为难得!

        身为当事者的刘宗周和阎应元表情愕然,至于如此热烈吗?

        居然举军同庆,何等隆重?

        其实这也不怪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有秦浩明明白他们的作用,特别是阎应元,一人足以当十万精锐将士使用。

        人跟人,尤其是在能力上,那是绝对不相同的。

        别的不说,相比于同样为大明尽忠的史可法,阎应元组织协调能力简直完爆史可法。

        这是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最现实的写照。

        一个指挥官的优劣可以决定一支军队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能把一支平庸的队伍调教成一个富有战斗力的队伍。

        扬州地处南北交通枢纽位置,历来得漕运、盐运之利,向称富庶地区,其城防更是和只有十万民众的下县江阴不可同日而语。

        阎应元和史可法的地位更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然而那又如何?

        作为扬州的最高领导人,史可法写家书给夫人道: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

        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

        仗未打,气已泄,如何能赢?

        于是悲剧顺理成章发生,扬州在几乎没有怎么抵抗后失陷,建奴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

        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

        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八十万具。

        其中还不包括落井投河,闭户自焚及在偏僻处自缢的人。

        与组织起来的江阴誓死与建奴厮杀不同,扬州百姓几乎没有抵抗。

        扬州城防崩溃后,扬州城居民只有听天由命。

        尽管当时大雨倾盆,但是一些居民忙着烧香,准备着入侵者的到来,同时大量地隐藏他们的金银财宝。

        之后建奴的一份告示保证说,如果藏起来的人能够出来自首的话就会得到赦免,于是许多藏在自己家里的人走了出来。

        可他们走出来后却被分成五十或六十人一堆,在三四个士兵的监督下,用绳子捆起来。

        然后就开始用长矛一阵猛刺,当场把他们杀死,即使仆倒在地者也不能幸免。

        一满兵提刀在前引导,一满兵横槊在后驱逐,一满兵居中在队伍的左右看管以防逃逸。

        三满兵驱赶数十人如驱如犬羊,稍有不前,即加捶挞,或立即杀掉。

        妇女们还被用长绳索系在脖子上,绳索拖挂,女人们由于小脚难行,不断跌倒,遍身泥土。

        街上都是被弃的婴儿,他们或遭马蹄践踏,或被人足所踩。

        悲乎?

        正如后人有诗言:扬州督师终可法,鞑虏十日屠城空。忠魂白骨八十万,赤血映日满天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biqugecd.cc/2_2904/30838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