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四百五十八节 中普自由过境协定

第四百五十八节 中普自由过境协定


其实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关税同盟,让中国和普鲁士的的货物可以自由流通,就好像普鲁士和北德意志地区几十个邦国之间建立的关税同盟一样,这会大大加强中国商品在中欧地区的贸易优势,而且普鲁士跨越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地理,也是相当重要的,让中国商品从这里更快的出口英国、法国北部地区以及北欧地区。&1t;/p>

        但建立这样一个同盟很不现实,不管是普鲁士,还是中国,其实都不可能接受。根据普鲁士跟北德意志邦国之间的协定,这个关税同盟虽然是由普鲁士主导的,但并不是说被普鲁士控制的。&1t;/p>

        而是各方派遣人员组成的一个独立机构,这个关税机构管理各加盟国的关税,税收根据比例最后分配给各加盟国。让中国跟普鲁士之间建立这样一个同盟,普鲁士会担心主权受到侵犯,中国又不可能接受跟普鲁士这样一个小国组建一个共管的机构,因为汉堡可以把自己的海关跟普鲁士一起管理,中国不可能将自己的海关跟普鲁士人一起管理。&1t;/p>

        所以关税同盟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那就只能通过铁路将两国经济往来更快的连通起来,铁路目前基本上建好。普鲁士控制波兰期间,主要出于军事考虑,建造了普鲁士跟波兰之间的铁路。波德平原上建铁路的难度实在是太小了,因此这些铁路不但建的快,而且成本低,很快就形成了密集的网络。&1t;/p>

        中国的铁路,经过波兰进入普鲁士境内,运输上不存在任何困难,而且因为跟中国铁路沟通的关系,波兰境内的铁路,甚至采用的是中国标准,用的是两米宽的标准轨道,而普鲁士许多铁路采用的则是英国标准。&1t;/p>

        俾斯麦可以允许修改一些铁路标准,让华沙通往东普鲁士和汉堡的两条铁路线,都改为中国标准,这样铁路就不用换车,一路可以通往波罗的海和北海。&1t;/p>

        但这并不足以加强中国跟普鲁士的联系。不能建立更紧密的关税同盟,仅仅修改铁路线又过于薄弱。俾斯麦决定跟中国之间建立一个自由通行的协议,火车跨境运输过程,一个受阻于不同的轨道标准,另一个受阻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和管辖权问题。&1t;/p>

        每通过一个行政区,都要停车接受检查,甚至卸车检查,重新包装,然后装车。这大大影响了运输效率,加大了运输成本。&1t;/p>

        但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之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甚至建立关税同盟的最大动机,就是统一贸易运输问题,关税的收入只是次要的,尤其是对普鲁士这样的大国来说,关税收入并不是最大的收入,本国生产的提高,才是最大的财富来源。&1t;/p>

        不能跟中国之间建立关税同盟,但可以建立一个交通运输同盟,可以给予中国铁路自由过境普鲁士的权力,当然如果能得到对等的权力,对普鲁士甚至整个德意志关税同盟来说,都是极大的利好消息,这会大大提高北德意志在跟中国贸易上的优势。&1t;/p>

        谁能把东西卖给中国,谁就能财,这已经是一个共识。所以俾斯麦认为,他说服普鲁士国王以及德意志关税同盟都不是什么难题。不过中国未必会答应,因为中国的体量是整个德意志的十倍,他们如果不愿意对等的接受德意志的火车自由在中国通行,那么也是可以理解的,假如在这种情况下,俾斯麦愿意做出单方面让步,就让中国的火车通行在普鲁士的铁路上,要说服普鲁士国王和议会接受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这还牵扯到一个民族尊严问题,要说服北德意志关税同盟就更难了。&1t;/p>

        不过俾斯麦认为这值得去努力,一旦跟中国建立了自由通行的协定,就足以让中国跟普鲁士保持更紧密的关系,从而在对俄问题上支持普鲁士。&1t;/p>

        接下来就是英国了,此时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一旦跟中国走进,就意味着跟英国的疏远。要拉拢英国在对俄问题上支持普鲁士,困难就会增大,尤其是在英国已经开始将保证俄国一定程度上的强大,看作是制衡中国的最大外交手段的情况下。&1t;/p>

        所以俾斯麦决定在不挑战英国这一态度的前提下,采用对俄国克制的态度,从而得到英国的支持。如果普鲁士跟奥地利联合击败了俄国,普鲁士愿意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不去过分瓜分俄国领土,相信足以让英国至此普鲁士。要让英国从一开始就保持沉默,那普鲁士就需要从一开始就向英国表明这种态度,告诉英国人,普鲁士对俄国领土没有兴趣,只是谋求收复本该属于普鲁士的利益。&1t;/p>

        计划完成之后,俾斯麦正式跟中国外交部门进行沟通,先提出设想,对方很感兴趣,然后双方根据这样的设想进行更加详细的谈判。&1t;/p>

        果然如俾斯麦猜测的那样,中国外交部门不能接受德国的火车在中国的铁路网上通行,他们担心德国人利用这种权力进行走私。这只是一个借口,还是感觉到了不平衡。中国这些年修建的铁路太庞大了,短短二十年间,铁路修建了十五万公里,每个省都通了铁路,德国的铁路才几千公里而已,让德国人跟中国权力对等,明显等于向德国人白白开放了中国的铁路网,中国才有几辆车能在德国铁路上运行?&1t;/p>

        既然早就猜到了这一点,俾斯麦当然早就想好了解决办法,他准备了三套方案。&1t;/p>

        结果第二套方案,就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可。&1t;/p>

        德国不要求中国开放所有铁路线,只局限在一条从德国通往中国的铁路线上,俾斯麦要求的,正是他从德国乘坐火车赶来的那条线路,从柏林可以直达江宁府。但中国要求,不能只是普鲁士的铁路,他希望中国的火车能够在整个德意志关税同盟的铁路网上通行。&1t;/p>

        这一点俾斯麦也答应了。他已经做好了,中国不接受的情况下,单方面向中国开放通行权的打算,但中国人有时候挺好说话的,大概是文化背景下的世界观不同,让他们对利益的认识和西方人不太一样。中国人在外交谈判中,既不像英国人那么执拗的讲求对等关系,他们往往将自己摆在交给的位置上,但也不像英国人那样,把每一笔账都算的清清楚楚,恨不能把每一个便士的利益都写进条约中。因此有时候跟中国人的谈判,明明感觉到不舒服,但中国人就是要坚持,有时候又明显现自己占了些便宜,中国人又不在乎。&1t;/p>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这叫凡事留一线,不把事情做绝。&1t;/p>

        所以出现现在的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按照具体的利益,中国开放了一条上万公里的铁路线,而德意志关税同盟地区开放的不到一万公里,但按照权力上来说,是中国用自己一条铁路的权力,换取了德意志地区三十多个国家的铁路开放,两国都有能够接受的理由。&1t;/p>

        权力问题划分清楚后,就是法律问题,如何保证中国的火车在德意志的铁路上,以及德意志的火车在中国的铁路上更加便利的通行,减少停车检查和频繁的过关流程。&1t;/p>

        俾斯麦建议是建立一个共管的,类似关税同盟那样的统一机构,管理这条铁路上的通关问题。中国的火车,进入德意志地区后,只要不在沿途停靠卸载货物,就不需要接受检查,至于卸下的货物,则由海关部门进行通关、课税等正常管理,同理,德意志的火车在中国的铁路上也如此办理。&1t;/p>

        在这个管理机构设置上,俾斯麦建立最好能够贴近民间,不要带有太强烈的政治色彩,这一点中国也打赢了,倒不是屈就德国,而是中国在对商业的管理中,一直遗留着大量民间自治的传统。王朝时代是官不与民争利的思想作祟,同时对征收商税等管理上,需要借助民间商人的知识和经验,因为科举出身的文官,普遍不具备商业才能。&1t;/p>

        到了大周时代,周琅依然继承了这些商业文化传统,在对商业的管理中,允许行政部门与商会等商人团体进行合作,作为一种管理方式也是一种政治平衡,让官府更少的参与到商业运行中,以免过去强势的行政力量对商业产生压制。&1t;/p>

        由于中国方面的铁路,恰好是一家铁路公司在管理,全国铁路公司,因此中国直接授权这家公司派人管理,以及负责跟中国的海关部门沟通。德意志方面,则由他们自己派出代表进行管理,双方组成一个中德联合铁路运输管理委员会,性质上属于民间机构,但双方都给这个委员会授予一些必要的行政权力,从而让他们拥有合法的管理职能。&1t;/p>

        基本条款达成之后,俾斯麦立刻赶回德国,他现在留在中国的使命已经结束,他需要说服普鲁士和其他德意志邦国接受这份协定,同时要对英国可能的干涉进行解释。&1t;/p>


  https://www.biqugecd.cc/29_29271/172867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