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永乐大案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处置

第一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处置


  “皇上!”眼见如此,汤宗急忙开口阻止。

  朱棣看向他,“汤宗,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皇上,汉王遇刺之事臣不曾参与,但奉天殿刺驾一案是臣主查,臣现在虽然拿不出切实证据证明此案非周洪宗与耿璇所为,但就目前的线索,臣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件案子背后另有主谋!”

  朱棣眯眼,神色中透露着满满的不信任,“汤宗,黄淮当初举荐你,也是为今日吧?”

  汤宗一惊,他知道,朱棣这句话一出口,就代表现在已经不是如何保住太子的问题了,而是他自己如何自保的问题。

  转头看向一脸洋洋得意的胡广,汤宗心中恼怒,他方才的三言两语成功让皇上做出了决定,也将汤宗带进了死胡同。

  回头过,重新看向朱棣,汤宗脸色决然,“皇上,七月二十六,皇上将刺驾案审查一事交给微臣,今天是八月二十三,距离一月查案时限还有三日,臣是此案的主查,臣到现在并没有上禀此案已结,还请皇上容臣继续深查。”

  拿不出切实证据证明自己所言,他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将自己逼向墙角。

  “深查?”朱棣脸上依旧写满不信任。

  汤宗立刻道,“皇上,倘若三日后的八月二十六,臣还未查到真凶,甘受皇上革职降罪。”

  “革职降罪”是汤宗一个月前受命查案时,对朱棣的承诺。

  朱棣看着他,首先想到的便是汤宗在有意拖延时间,但这番说辞让他还真有些找不到理由拒绝,查案时限未至,纪纲归纪纲,汤宗的确并没有向自己禀告结案。

  而且他也说了,未查到真凶,甘愿革职降罪,这倒是应了他现在的心思,免得到时在朝堂上落下一个革职查办有功之臣的话柄。篳趣閣

  “好,三日就三日,朕便等你三日。”朱棣最终同意了汤宗的要求。

  汤宗俯首,“臣多谢皇上。”

  挺起身子,“皇上,汉王遇刺一案与刺驾案颇有联系,臣一道请查。”

  他要将汉王遇刺一案一道审查,这为太子脱罪的心思就很是明显了,胡广立刻道,“皇上,汉王遇刺的案子凶手、人证俱在,臣认为汤大人没有必要亲自审查。”

  其实这话不需要胡广说,朱棣自己心里也很清楚,汉王遇刺的案子直接关乎太子,汤宗显然是想要维护太子的,奉天殿刺驾的案子由着你接着查也就罢了,这个案子岂能再给你?那后面的结果岂不都由你说了算?

  于是对汤宗道,“奉天殿刺驾的案子朕允许你继续查,但汉王遇刺案还由锦衣卫负责,你就不要过问了。”

  汤宗皱眉,却也不能不答应,“臣遵命。”

  但想了想又不愿放弃,此时牵扯甚大,他必须尽量争取,于是直视朱棣,大着胆子道,“皇上,臣请将刺驾案一干要犯提由大理寺关押。”

  这次都不用胡广出言了,朱棣直接拒绝,语气都显得有些不耐烦,“就关在北镇抚司诏狱,你该审就审,休要再言!”

  汤宗无奈,“是,皇上。”

  朱棣看他一眼,“汤宗,你下去吧,三日后给朕回禀。”

  “是。”汤宗心有不甘,今日的面圣可称不上如意,但也是没有办法之事,磕头行礼,起身退出。

  黄俨见他离开,问朱棣道,“主子,敢问纪指挥使是否还要奴婢传唤?”

  “不必了,让他看好一干人犯,再出纰漏,朕拿他是问!”

  “是,主子。”

  朱棣想了想,又吩咐黄俨和胡广,“今日百官的奏疏里,但有前朝旧臣为太子或者汉王说话者,按扰乱朝纲、危言社稷论罪,丰城侯李彬,狂言悖语,讽喻本朝,削去封爵,贬为观海卫指挥使,内阁拟旨,锦衣卫处置。”

  黄俨闻言,与胡广对视一眼,“是,主子。”

  他们知道,朱棣这是要对今日的群臣争辩做一个处置了,好在他并没有追究所有狂言之人的责任。

  降罪前朝旧臣里擅言太子废立的人,这意思就是说他可并没有打算就放过你们这些旧臣,只是全部降罪未免有些难以服众,惹来闲语,就如汤宗在奉天殿里说的,都是大明之臣,何必要区分什么当朝之臣,前朝旧臣?那就拿下你们中为太子或者汉王说话者,这个档口还擅言太子废立之事,不管你们是什么样的出发点,在我朱棣这里,统统认为就是想要借此事立功自保,心怀叵测,拿下也说得过去。

  而对于李彬,那就更不用说了,所有人都在借唐朝隐喻本朝,唯独你如此出彩,不罚你去福建看海捕鱼实在说不过去,张辅多番向群臣解释为他脱罪也是不行!

  这番处置更像是一个警告,太子废立之事是我朱棣说了算,你们就别跟着风言风语瞎嚷嚷了,朝上朝下都给我悄悄的。

  “主子,今日的奏疏里,光禄大夫上奏言称应废黜太子,立汉王为继。”黄俨道。

  “哦?”朱棣惊讶,随即冷哼一声,“他这是想再搏一朝荣华。”

  光禄大夫指的是李景隆,靖难之役中被建文帝拜为大将军,征讨朱棣,可惜连番惨败,丧师数十万,建文帝也算看透了他的能耐,将其召回,顶着满朝众臣的请杀,只是将其削爵贬官,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在朱棣兵临城下时,打开了金川门,彻底将建文朝葬送。

  后来朱棣封功赐爵,直言他是靖难第一功臣,每每上朝都是位列第一位,这倒也说的过去,没有他屡屡大败,损兵折将,还打开了金川门,迎北军入城,朱棣能不能得天下,还真是说不好。

  只是这家伙脸皮贼厚,屡屡以大功之臣自居,惹得邱福、朱能等人深以为恶,一个败军之将神气什么!于是屡次向朱棣进言不愿与此等小人同朝,当时的礼部尚书趁机说他行不轨之事,朱棣也借机将他留爵圈禁家中,以至今日。

  但这个李景隆虽然蠢,但建文帝不杀他,朱棣也不杀他,也是因为他身上有个护身符,他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而李文忠是朱元璋二姐唯一的儿子,朱元璋有三个兄长两个姐姐,但最后活着与朱元璋相认的却没有一个,只有一个侄子朱文正,以及这个外甥李文忠。

  也许是久经磨难,朱元璋极重亲情,对这两个侄子外甥极为看重,以至后来朱文正对封赏不满,投靠了张士诚,朱元璋也没有杀他,而是囚禁致死。

  有了这层关系,朱棣和朱允炆还真有所顾忌,毕竟太祖爷的兄弟亲人就没几个,李景隆还真是不太好死。

  “削去功勋爵位,依千户俸禄供养。”朱棣却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

  


  https://www.biqugecd.cc/29548_29548986/297026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