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最美乡村(二)
九天神皇小说推荐阅读:
遮天
天官赐福
AWM[绝地求生]
万古神帝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道君
雪鹰领主
重生:官运亨通
官神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方雨晴
一进村,王天祥一直把车开到了村两委会大门口。黄雅萍下车抬头一看,村委会五间两层比人民公社那时的办公条件还要好。两人一进去,村书记就迎了上来,“刘书记,她是黄雅萍,从南京来的,是个大记者,她要做一档《陕北纪行》的节目,反映革命老区人民的精神面貌。我特意把她请到咱村,让她看一下咱烂泥湾村是怎样变成南泥湾的。”
刘书记伸出手,“欢迎,欢迎。”坐下后,黄雅萍一点也不疏生,主动和书记他们交谈了起来。黄雅萍标准的普通话里时不时地还夹杂着陕北方言,听得刘书记都有点惊愕,“我们虽说没见过面,可您的声音我听起来却是这么亲切和熟悉啊!”“你早就听过她的声音了。”王天祥插了一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天祥哥。”王天祥这才彻底暴露了黄雅萍的身份,“哎呀,真是贵客,那时,我们还小,天天从小广播里听到您的声音,音质是那么的好,婉转悦耳。没想到今生还能见到你本人。真是有幸得很!”大家越谈越亲切。
黄雅萍很感慨地说,“今天来时,我还怕进不了村,过去的情况我知道,可现在就眼前的这十多面奖牌(最高的是国家文明办颁发的)就是你村‘旧貌变新颜’的见证,真是无知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啊!”黄雅萍自嘲道,“王哥,是这样,既然黄大姐是你的同学,这次参观考察,接待工作就由你负责,绝不可怠慢哟!”
离开了村委会,王天祥带着黄雅萍去农家乐吃了两个油饼,一碗荞面饸饹。
吃喝一毕,雨早都停了。王天祥和黄雅萍穿过川道里的水泥路沿着石板铺成的小径向着龙嘴山山顶上攀登。
陕北雨后的山区,有点仙气,山是格外的青,天是格外的蓝,空气是格外的清新。这时,山上雾霭的滋润,山花的幽香、水草的芬芳、谷风的凉爽,一齐向黄雅萍袭来,这种舒适雅韵的感觉,和紫金山上没有什么两样,真让她陶醉其中。
延州属黄土高原梁峁丘陵沟壑区,川塬沟坡交织,地貌十分复杂,海拔落差高达九百多米,昼夜温差十分悬殊,年日照时间长达两千五百多小时,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土层深厚,极利于瓜果生长和糖分积累。自古以来,这里就盛产瓜果,号称瓜果之乡。
站在延州的大川之间,俯视这片山走龙蛇,千沟万壑的群山,你会惊呼于它的波澜壮阔,复杂多变。
时值初夏,漫步在延州的山山岭岭上,但见天地澄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王天祥指着远处的片片果园,对黄雅萍讲道:“雅萍,你不知道,这里的苹果个大形美,红艳色润,果肉淡黄,脆爽多汁。咬上一口,立感汁饱味浓,酸甜入心,香气绕口。可惜,你来的不是时间。”
在王天祥的指点下,黄雅萍极目远望,她就像当年贺敬之回延安时的那种冲动的心情,环顾四周,眺望陕北的水,陕北的山,陕北的儿女换新天。
两人不一会就爬到了龙嘴山的山顶,这是周边最高的山。站在山顶的黄雅萍看着眼前的景致,心想这简直就是《水浒传》里面的一个景观,“朝看云封山顶,暮观日挂林梢。”天祥看着黄雅萍很有兴致的样子,便对雅萍说,“咱们脚底下的这片黄土,可是一片红色的土壤,是革命的根基。自从前几年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后,才知道了“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这表明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国家培育的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就有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延安精神,革命圣地”。这些年来,我们在挖掘红色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你看就是脚下这极为普通的山川沟道,却曾经演绎了中华民族的壮丽诗史,留下了许多伟人的足印。1927年10月13日谢子长、唐澍、李象九等领导的清涧起义部队要与咱县的驻军王有才连会合,先天晚上,就在我村住着,晚上,还截获了国民党军高双成部的运输车队;1933年陕北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九支队在队长高朗亭、王文良政委带领下,经常在这里活动,有的村民还给他们带过路;还有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36年东征时曾两次经过这里;1947年10月,彭德怀司令员在这里指挥过‘延清战役’就在村头一个破窑洞里。这个小山沟里面不知有多少红色传奇,还需要好好地收集整理。”
黄雅萍的心头被王天祥说得热乎乎的,“天祥,你刚才所说的,随便一件事情,你只要好好地进行挖掘,就可以写成一部电视剧,还不雷同,这你可以找加林好好谈谈。”
这几天,黄雅萍都是白天看看转转,晚上,在村子的招待室里,写写东西。令她感到惊讶的是一个山区小村竟成立了旅游公司,农牧公司,富安公司。将全村1187人全部都包括进去了(年底分红),现在户户有事干,种苹果、搞养殖,办农家乐。特别是每年夏季,外地游客增多,一待就是半个多月,游客就爱住窑洞。村民把过去废弃的窑洞,重新修补,装饰门面,变废为宝,大力发展乡间旅游。
旅游走访使黄雅萍看到了另外一个陕北,眼前村民住的窑洞再不是晴天落土,雨天落泥的土窑洞了,而是坚实的石头窑洞,门面石头与石头之间严丝合缝,里面被装修得明明亮亮,墙壁刷得雪白雪白,好像粉妆玉砌的。家具都是崭新的,刻着龙凤图案。炕上堆放着厚厚的棉被,铺的不再是光草席而是带有花色的毛毡毯,客厅的布局和城里差不多,彩色电视机,影碟机,卡拉OK。厨房里冰柜,电饭锅,米面加工机,小型洋芋加工机,一应俱全,自来水也通到家里,洗洗涮涮特别方便,农民再也不用挑水桶,来回去后沟担回那么一点点浊水了;如今烧的不仅仅是柴火,还有政府投资建的沼气和太阳能,家家搭建了太阳能热水管供日常淋浴。现今农民们的穿戴和城里人一模一样。饭桌上,鸡猪羊鱼肉、牛奶鸡蛋、大米白面、红薯土豆等。比过去大户人家办喜事时还丰盛。有些农民把窑前屋后的空地开垦出来作为菜园,种植着白菜,芹菜,香菜,韭菜,葱,卷心菜,一年四季都有,现吃现摘。这些都是黄雅萍亲眼所见,她深深地眷恋起了陕北。今日的陕北非昔日能比,说实在的,她都有老归陕北的打算,陕北真是太美了。
过去黄雅萍一闲下来,就回味着陕北的生活,在她的想象中陕北就像日本作家德富芦花所描写的那样:房子虽然简陋尚可容身,院子虽小亦能仰望天空,足可以信步。
没想到黄雅萍来了一看,这里的田园式生活竟是这样的令她咂舌……
https://www.biqugecd.cc/22569_22569721/999996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