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行者玄奘 > 第八章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第八章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佛制僧尼在正式受具足戒之后,必须要用五个“夏居”专门学习戒律,这就是所谓的“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乃听教参禅”的制度。

        不过这种学习方法,传入中土之后,已经不那么严格,历代僧侣在学律的时间及方法上,有了相当大的变通,不再拘泥于条文中“五夏”的规定。

        玄奘在空慧寺受戒后,便直接在这座庄严的古寺内坐夏。

        安居前,景法师专门送给他几部律宗的论疏,并告诉他:“前代大德的章疏著述,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写,观点和论述常有分歧,你须仔细辨析,方可明了。”

        “多谢师尊开示,”玄奘恭敬地说道,“弟子受教。”

        成都的夏天很热,但空慧寺里却很清凉,寺外山峦重叠,远处如淡墨轻染,近处似沈墨重皴。古树上常有猿猴攀援啼叫,泉池边又有野鹤栖息飞翔。阶沿上爬满青苔,栏杆处藤萝低拂。

        而对于玄奘来说,真正带给他醍醐灌顶般清凉感觉的,是佛法。

        他一头扎进律学的海洋里,只用了一个“夏居”,便将律宗的“五篇七聚”尽数精通。这使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经论,游心法海。

        白天,他在各丛林间往来听经,晚上便进入益州各大寺院的藏经阁里读书。

        他出众的才华很快便得到了蜀中佛教圈内高僧大德们的高度评价,并再次受邀登坛讲经。

        在空慧寺里,玄奘先后讲了《大般涅槃经》、《摄大乘论》及《阿毗昙经》。

        他口才本就极佳,何况这些又都是他最熟悉的经论,讲说起来便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令听者如痴如迷。

        蜀地的僧侣居士们对他非常仰慕,听他讲经的人也便越来越多。人们将他与兄长长捷法师合称为“陈门双骥”,甚至拿他们同庐山的慧远、慧持二大德相比,认为他兄弟二人也毫不逊色。

        佛学典籍分为经、律、论三部分,合称“三藏”,其中,精通经藏者被称为经师,精通律藏者被称为律师,精通论藏者被称为论师,三藏兼通者被称为“三藏法师”。

        受戒不到一年,玄奘便因精通佛学三藏,而获得“三藏法师”的称号,得到了一个僧人所能得到的至高无上的荣誉。

        然而玄奘并没有觉得有多高兴,相反,他更多的是郁结。

        这天,益州行台民部尚书韦云起派人前来礼请陈氏双骥,希望两位法师能到他家中主持七七四十九日的平安道场。

        玄奘平常就不喜欢这些经忏法事,推故不去。

        长捷知道兄弟的脾气,只得向来者致歉,并表示自己届时一定前往。

        好在韦尚书原本就没指望这对兄弟法师齐至,听说长捷法师肯来,已是欢喜万分,也就不在乎玄奘法师来不来了。

        长捷临行前,玄奘突然对他说:“我想去峨眉山朝拜普贤菩萨。”

        长捷愣了一下,他知道这段日子以来,玄奘已经学遍了成都,附近的佛寺里再也没有他可以请教的人了,他的郁结很大一部分缘出于此。

        去峨眉山,与其说是朝拜,不如说是换个地方拜师求学吧。

        长捷不禁心中感叹,自己这个兄弟对名利从不上心,他痴迷的始终是佛法。

        “也好,”他点头道,“峨眉山乃佛门殊胜之地。你我兄弟入蜀多年,早该前往参拜。只可惜我已受韦尚书之邀,恐一时难以脱身。四弟去后,可先代我在普贤菩萨座前烧上几柱香,待得明年春天,长捷定然前去上香请罪。”

        玄奘明白兄长的难处,也由衷地感到庆幸,庆幸自己还能保持住这份烟霞僧人的洒脱和自由。

        辞别兄长后,玄奘便直奔峨眉山而去。

        青衣江,顾名思义,这江水绿得使人怀疑它会把白色的衣服染成绿色!

        站在青衣江边,向着西南方向翘首远望,便可看到峨眉山了,它距青衣江约五十里地,犹如黛色一抹浮现在白云之上。

        待渡过青衣江,便连这一抹黛色也看不见了,可是再行几里,它却已变成了充天塞地的庞然大物,使人无从望其项背。

        年轻的僧侣独自行走在长满青苔的山路上,他已经走了很久,脚上的僧鞋磨损得厉害,身上那件蓝灰色僧袍也被挂在草叶上的露水洇湿了。

        但僧人的心情却是轻松愉悦的,虽然时令已是深秋,这里依然是林木蓊郁,藤萝漫绕。阵阵鸟鸣,更显山林的幽静;处处山泉,真个是玉液琼浆。僧人取出滤网,在泉边滤上一钵清水,一饮而尽,立觉倦意全消,尘烦顿失!

        峨眉山是佛教名山,五里一小庙,十里一大寺。这个游方僧进山之后,几乎是见庙必停,见寺必宿,见洞必钻。

        在寺中,他礼佛读经,与常住们探讨佛法。常住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名叫玄奘的青年僧人不仅精通佛典,且辩才极佳。相处数日,山中诸僧自觉自己无形中于佛法上又精进了许多。

        而玄奘更觉不虚此行——人在山中,才知道,白云也可以抓上一把,苍翠中竟有几分清甜的味道;而那山间古寺清磬萦回,梵呗悠扬,发人深思,启人遐想,远胜过城市中喧天的锣鼓,嘈杂的管弦。

        玄奘渐渐羡慕起这里的同修,他们拥有多好的修行之地啊!

        他一直坚信,修行者是属于森林的。与天然的东西相处,很容易获得生命的能量。若总是被人造物包围着,总有一天,灵魂也会随肉体一样烂掉。

        这天傍晚,他信步走到白云峰下的集云寺,一个十五六岁的小沙弥站在寺门前,一见到他便伏身拜倒,口称:“弟子拜见普贤菩萨!”

        玄奘吓了一跳,赶紧搀起那个小沙弥:“小师兄快快请起。贫僧法号玄奘,不敢冒充普贤菩萨。”

        小沙弥直起身,瞪着两只乌亮的眼睛看着他:“你一定是普贤菩萨!听长老们说,普贤菩萨会随缘应化,很多人都见过他。明海在这里出家三年,今日总算也见着了。”

        说罢又要下拜。

        玄奘有些疑惑,他不明白这个叫明海的小沙弥何以一口咬定自己是普贤应化?

        不过,他对这沙弥口中的普贤应化一事也颇有兴趣,忙拉住明海,叫他不必再拜,又问:“小师兄是说,这峨眉山上,经常会有普贤菩萨应化的事吗?”

        “当然!”小沙弥顿时眉飞色舞,“在咱们峨眉山,关于普贤菩萨应化的事情可多啦!比方说吧,南北朝刘宋年间,路昭太后在中兴寺造了一所普贤菩萨骑白象的塑像。一天早课,寺内众僧刚在大殿上坐好,突然进来一个游方僧,风貌秀美,合掌问讯。与住持来往问答百余言后,忽然就不见了。大家惊讶之余,这才知道是普贤菩萨降临!”

        “难怪你拿我当普贤菩萨了,”玄奘笑道,“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可并不代表所有来这里的游方僧都是普贤菩萨应化啊。”

        “法师也是风貌秀美,跟那个故事很相像。而且,你的白马这么漂亮,明海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马,一定是白象显化的!”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玄奘不禁苦笑——白马是白象显化的,那黄马是不是狮子显化的?如果我是骑黄马来的,你该不会把我当文殊菩萨了吧?

        正思虑间,寺中突然传出一个苍老而又绵长的声音:“明海啊,你在跟谁说话哪?”

        玄奘抬起头,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僧从里面施施然走了出来。

        明海尚未答话,玄奘已走上前去合十行礼:“弟子玄奘,见过大师。”

        老僧合掌还礼:“可是从成都空慧寺来的玄奘法师吗?”

        “正是弟子。”

        “原来真是玄奘法师,老衲失礼了,法师快快请进。”

        玄奘就在这集云寺住了下来,这是一座古寺,寺中常住只有净善长老和沙弥明海师徒二人。同一些香火旺盛的大寺相比,这里明显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些许禅意。又因隐藏于深山之中,越发显得清净脱俗。

        净善长老年高德昭,对少年弟子明海视如亲子,颇为爱惜,甚至有些放纵,是以明海竟比一些大寺里的沙弥开朗活泼得多。

        古寺寂寞,明海又是少年心性,因此见了玄奘便觉得投缘,整日呆在他的身边,给他讲自己知道的故事,大多是关于集云寺的传说——

        “咱们这儿原本是座道观,名叫‘乾明观’,观中的道士可有意思啦,说什么每年三月三去一个地方,就会有一个道人升仙!道士们一年到头辛苦修炼,当然都想升仙了,于是一到那天,就都跑到升仙的地方等着,那地方一到晚上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

        小沙弥讲得绘声绘色,比手划脚,玄奘也听得入了迷。

        “真有升仙的吗?”他问。

        “有啊!”明海越发的眉飞色舞,“每次都是在天最黑的时候,刮来一阵狂风,然后就看到两盏大灯笼呼地一声扑过来!”

        他边说边比划了一个扑的动作。

        “再然后就少了一个人,他们都说,那个人就是被神仙选中升仙了。没被选中的人就又是羡慕又是诅丧,只能期望明年能有好运气了。”

        “听起来挺邪的,”玄奘皱了皱眉头,“只怕是妖物作祟吧?”

        “咦?法师你怎么知道的?”明海惊讶地问,随即又醒悟过来,“对了,我差点忘了,法师是菩萨,自然什么都知道的!”

        玄奘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小沙弥,怎么就一口咬定我是菩萨呢?

        不过也懒得跟他多作分辩了,只说:“升仙若是这般容易,就不用努力修炼了。再说了,听你讲得邪乎其神,口气都不对,谁都听得出来这里面有问题。”

        明海嘿嘿一笑,接着往下讲:“有一年啊,从资州来了位大法师,尊号上明下果。他到了乾明观,听道士们说起这三月三升仙之事,神神秘秘的。大师就知道,这定是妖孽作祟!于是悄悄找来猎人,在升仙之处埋伏下箭弩绳网,看看是什么东西前来。结果……嘿嘿,法师你猜如何?”

        这小沙弥居然卖起了关子。

        玄奘想也不想地说道:“是蟒蛇之类?”

        明海吓了一跳:“法师以前听过这个故事吗?”

        “没有,我瞎猜的,”玄奘知道自己猜对了,不觉叹了口气,“我只是在想,那两盏大灯笼还有那阵狂风实在古怪,很像山中巨蟒出没时的情形。再说,若是别的猛兽,咬了人一定会留下血迹,而蟒蛇之属却喜欢将猎物一口吞吃,不留丝毫痕迹。唉,只是可惜了那些道士,竟然自愿献身,作了大蟒的美餐。”

        “可不是吗?”明海道,“猎人们将那东西捕杀之后,才知是一条白色大蟒。沿着蟒的来处寻找,发现蟒洞内全是白骨和道士们的冠簪衣服等物,那些道士们这才知道上当,痛悔不已,自愿跟随明果大师学佛,从此这里就改观为寺了。”

        “原来如此,”玄奘点头道,“这是个传说吧?”

        “是真的!”明海叫道。

        玄奘微微一笑:“你见过哪条蟒蛇要吃人,还专挑什么三月三这样的吉利日子啊?难不成它在炼什么邪法?”

        “这可说不定哦,”小沙弥一本正经地说,“那么大的蛇,法师你咋知它没成精呢?”

        玄奘淡然一笑,也不分辩。

        他虽是个僧人,却从不装神弄鬼。对于一些神神鬼鬼的传说,也是听过就算,从不当真。这使得他的头脑能够始终保护清醒,懂得从逻辑和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

        相比较而言,小沙弥明海就听什么信什么。

        不过,在净善长老看来,像明海这样的,反而更容易成就,因为他心地质朴,从不怀疑。而玄奘却有些过于聪明,喜欢怀疑,这于修行未必有利。

        在集云寺挂单期间,玄奘每日里除了与净善大和尚谈佛论经,听小沙弥明海讲峨眉山的奇异故事外,便是到各处登山览胜。

        峨眉高拔峻秀,满山云烟缭绕。灵兽珍禽,异景神观,数不胜数。古庙里清净无事,有时净善长老也会陪他一起游览。

        “这里可真是个修行的好地方,”站在洗象池边,玄奘由衷地赞赏道,“清溪飞漱,如曲如烟;洞天福地,比比相衔。直令人轻盈恍惚,不仙而仙,不神而神哪!”

        “这有什么!”明海抢着说,“现在有些冷了,法师要是夏天来还好看呢,连吸进胸中的空气都带着绿色!”

        “明海,四季各有胜景,又有什么好不好的分别?”净善长老和蔼地说道,又转而对玄奘道:“法师说得不错,此山确实灵秀,是以自古以来聚仙聚佛,为道家第七洞天,为佛家四大道场之一。尤其是历代佛子云臻奔凑,修佛造寺,终使峨眉以佛名山,以山名佛,成为专奉普贤菩萨的道场。”

        “善哉!玄奘来此不过数日,已觉古今俱忘,身心洗荡。难怪有人说,峨眉一日,便是世上千年哪。”

        “法师尚未到过金顶吧?”净善长老突然问道,“那里风光又是不同,待明日老衲陪法师上山一观,若是有缘,还可一睹佛光。”

        “当真可以看到佛光吗?”玄奘惊喜地问。

        “有缘便可看到。”净善道。

        清晨的峨眉山清幽雅丽,神秘莫测,雪白的雾气将群山遮住大半,间或有数声清脆鸟鸣在幽谷间回荡,地上苍苔遍布,湿滑难行。

        茫茫雾气中,几个身着粗布灰衣的人影时隐时现,缓缓前行。

        “听师父说,我到峨眉山的那天,他在金顶的云海中看到了佛光,所以就给我取法名明海。可惜我来这里三年多了,也上过几次金顶,一次佛光都没见着。”

        小沙弥明海边走边说,语气中隐隐透出几分失望。

        “你为什么那么想看到佛光呢?”走在他身后的玄奘问。

        “难道法师不想吗?”明海反问道,“看到佛光,就可以成佛了!”

        “你师父便看过佛光,他为何没有成佛?”

        “我师父是大菩萨,他要留在世间普渡众生。”

        “原来如此,”玄奘点头道,“今日我们同尊师一起登顶,说不定你就可以看到佛光了。”

        “太好了!”明海高兴地说,“等我成了佛,就知道你是不是菩萨了,你想赖也赖不掉!”

        净善长老慈祥地笑着,在他看来,明海完全不必妄自菲薄,玄奘只是读的经多些,口才好些罢了。至于修为方面,只怕与明海差不多,各有千秋。

        但是紧接着在金顶上发生的一件事却证明了,表面上差不多,其实差很多。

        雪白的雾气中,三个僧人相互护持,踩着湿滑的小径,朝着山顶上缓缓前行,终于赶在正午之前登上了金顶。

        峨眉的金顶极为开旷,特别是对于刚从山间小径上爬上来的人来说,真个是四大皆空!除了天上的星月,头顶上再没有别的东西。

        回望来时路径,群山诸峰都俯伏在足下,就连原先在空中的白云也在足下了。

        玄奘来到舍身岩边,下望千年幽谷,深不见底,唯见云海汹涌,好似玉龙翻腾一般,远处古寺钟声恰于此时悠悠地传了过来。

        净善长老也立于岩前,玄奘见他衲衣微举,白发飘飘,面上一副无喜无怖的纯净,耳中再听到那声声淡远的钟鸣,一时间只觉得得尘俗尽洗,满身清气充溢,竟有临风飞举之意。

        山谷之中,云海之上,渐渐升起了一个大如车轮的七色光环,群峰在这光环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仔细看,光环的中间还隐隐约约晃动着一个人影。

        看着这不可思议的景色,玄奘竟有些呆了。

        “那便是佛光吗?”他问。

        净善也很惊奇:“阿弥陀佛,法师当真有缘,那便是佛光。”

        他没有想到玄奘第一次登顶就能看到佛光,当真是造化不浅。

        “佛光!我终于看到佛光了!”旁边的明海已经雀跃起来,“我要成佛了!”

        他激动万分,朝着那佛光径直扑去!

        净善长老就在徒弟身边,大吃一惊,六十多岁的人也不知哪来的那种敏捷,一把将其拉住,喝道:“不可,此为魔障!”

        “师父,那佛光中明明就是如来佛祖!”明海一面喊,一面挣扎着,“他在叫我呢,师父,您别拉我,让弟子去吧!”

        “明海!你不听师父的话吗?”净善长老紧紧拉着徒弟的手,厉声喝问。

        “明海当然听师父的话,可明海是佛门弟子,也应听从佛陀召唤啊!”小沙弥明海便如着魔了一般,拼命挣扎。

        净善长老心中大急,虽知自己年迈,未必拉得住弟子,却也只能紧紧抓住不放。明海却一心想要挣脱师父,随那佛光而去,一老一小就在这方寸之间的舍身崖上拉拉扯扯,一时间险象环生。

        就在这时,忽听一个清亮的声音朗朗诵道: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声音清晰洪亮,直入心中。正在崖上拉扯的师徒二人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明海茫然地回过头来,却见玄奘结跏趺坐在一块山石上,双手合什,旁若无人地诵着《金刚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

        这是《金刚经》中的名句,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句式——是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

        这些话很玄妙,很难用语言来解释,大概的意思是说:所有你能够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特别是佛,佛是一种境界,所有人能想象出来的概念都不足以形容佛,更不用说你用肉眼看到的了。

        所谓佛光也仅仅是一种相,而且是虚相。它的存在可以让你对佛陀产生出一种神圣感,但也仅限于此。就如同佛像一样,本身并不真实,只是因为世人执著于虚相,所以才用这种虚相来增加信徒的信心而已。

        依照佛经的说法,佛无处不在,并不仅仅存在于佛像之中,当然也不仅仅存在于佛光之中。

        对于《金刚经》,玄奘并不确实明海究竟能听懂多少。但是,不管他听懂听不懂,《金刚经》他肯定是读诵过的。或许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只要念了,必然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说不定在某个特殊的情境下,就恍然大悟了。

        此时就是一个特殊的情境,明海看看正在诵经的玄奘,又看看远方那梦幻般的佛光,喃喃自语:“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一时间便如醍醐灌顶一般,大梦初醒,深自痛悔!

        “多谢法师开示!”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明海中了魔障,险些像那些道士一般,做出傻事!”

        玄奘停止了诵经,站起身来将他扶了起来,徐徐说道:“你不用谢我,你师父不顾性命地救你,才是应当谢的啊。”

        明海转过身去,向净善长老顶礼,心中悔恨交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净善长老轻轻擦了一把额上的冷汗,长舒一口气道:“明海,你今日能得见佛光,又能在听到奘师开示后及时破除迷障,可见佛缘深厚,福报不浅。你须记住,修佛之人,要精进努力,持之以恒,功夫到了,自然一通百通。最忌的便是急功近利,害人害己。”

        明海小声应道:“是,师父。”

        看看身旁的万丈深渊,他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心中对师父和玄奘法师的感激难以名状。

        晌午过后,金顶的寒气越来越重,三人便又相携下山。

        “那边便是九老洞。”净善长老突然指着一个方向道。

        听到“九老洞”这三个字,玄奘心里一动,想起在成都时就听到过的许多关于这里的传说,据说有人曾在洞前遇到过几百岁的奇僧,传授经文……

        “那里面有修行者吗?”他颇感兴趣地问道。

        长老摇头道:“那洞深不可测,无人在内修行。”

        “玄奘想过去看看,大和上请先回吧。”

        “无妨,”净善长老道,“老衲今日左右无事,便陪同法师前往一观。”

        穿过一片密林,行不多久,果然远远看见一个洞口。

        洞口呈人字形,靠右是三皇台,置身台上,但见山光明媚,秀嶂平畴,树幔如海,时有群猴从树梢间纵腾横跃,连绵而至,叽喳呼啸,直奔三人而来,伸掌索要吃食。

        净善长老和明海从随身布囊中取出些干果分给它们,这些猴子也不客气,你争我抢地从两位僧人手中取食,又围住玄奘索要。玄奘客居在外,身上哪里带这些东西?只能抱歉地冲这些猴居士们摆了摆手。

        哪知猴子们不肯罢休,只管围住索要个没完,更有那胆大妄为的,直接探囊取物,扯衣搜身。

        玄奘被一众猴居士们拉扯得狼狈不堪,一面躲闪,一面惊问道:“这些猴子怎么这般胆大?”

        长老笑道:“这都是我峨眉僧人千百年来善待它们的结果。佛门慈悲,福及蝼蚁,又何况这些灵物?”

        “原来如此。”玄奘不禁点头称叹。

        当他们终于突破猴居士们的包围,来到洞口时,天色已暗了下来。

        净善长老道:“传说古远以前,有九位仙叟住在此洞中,不知他们生于何年,也不知他们终于何日,甚至是否已终都众说纷纭。有一年,轩辕黄帝访道于此,见一老叟,便问:‘有侣乎?’老叟答:‘九人’。这便是九老洞的来历。”

        玄奘闻听此言,赞叹不已。

        正欲进洞,却被长老一把拉住道:“法师不可!此洞深窈无比,神秘难测,游人来此大多只在洞口探望,间或有人壮胆深入,亦因其黝黑无底,不几步便会畏惧缩身。”

        “难道从未有人探到洞底吗?”玄奘好奇地问。

        “过去也曾有人决志立誓要探它个水落石出,”长老道,“他们扎缚停当,高擎火把而入,据说深入洞内三十里之遥,仍不见其底。忽然隐隐听闻鸡犬鼓乐之声,正惊异间,大群蝙蝠汹涌而至,乱袭来者,大如乌鸦,扑熄火炬,致使探洞者狼狈而归。”

        “这还算好的呢,至少他们没有迷路,”明海插话道,“我听说,有人在洞中迷失了一个多月,方才出来,出来后疯疯颠颠、胡言乱语,便似中了魔一般。人们都说,这洞里有些邪气,从此不再有人进去,法师还是不要涉险的好。”

        “多谢提醒。”玄奘合掌道。

        回寺的路上,天已渐黑,暮色苍茫之中,四面八方的云,一道道,一片片,一群群,一堆堆,就像群龙归海,纷纷回到山中。

        不多时,千山万壑都消失了,只剩下几个最高的山峰耸峙在云海之上。

        接着,云海中缓缓升起了一轮明月,玄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月亮,简直如车轮一般,把周遭的一切都照得银光闪闪。足下的一片云海,更像是银河之水,洗净了这皎洁的月,洗净了宇宙万物。

        于是,一切都变得皎洁、灿烂,就连身处其中的玄奘,也觉得自己仿佛变得通体透明起来。

        常年累月生活在这超凡离尘的环境中,怕是尘世间再多的染污也都被洗净了!又怎么可能会有邪气存在呢?

        回到禅房,他结跏趺坐,默诵经典,只觉得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他……

        两天后,玄奘对净善长老和明海说,自己想在这山间走走,可能时间要长一些,请他们帮忙照看一下小白龙。两人提出陪同前往,被他婉言谢绝了。

        出了集云寺山门,他便直奔那个神秘的洞口而去。

        这是一个典型的岩溶洞穴,里面凉风习习,黝黑深邃,颇有几分神秘的感觉。

        转过身,从内向外看,洞口的轮廓居然恰似一尊老道塑像,奇妙无比。

        洞内很静,是那种诡异的静……玄奘取出随身携带的火刀火石,点亮火把,慢慢往里走。

        首先呈现在眼前的便是那绚丽多变的空间美——这里的道路呈网状交叉状,洞中有洞,洞下有洞,上下重叠,纵横交错。

        给人更多美感的,却是洞壁和洞顶天然雕琢的岩溶造型,绚丽多姿,令人产生自由而丰富的愉快联想。或如万剑悬垂,雨后春笋;或如巨型盆景,微型石林;或如琪花蕙草,异兽珍禽;或如仙女下凡,和尚念经……俨然是一座古朴而新奇、典雅而森严的艺术宫殿,令人忽惊忽喜。

        玄奘不敢大意,他在每一个岔路口都小心翼翼地用石子做了标记,以免迷路。

        在一些交错处,时不时地出现几处裂隙型洞穴,一条阴河时而沿裂隙渗出,时而蜿蜒隐入洞底。

        这阴河宽约二三丈,水深尺许,潺潺有声,水珠溅到身上,冰冷刺骨。河滩上布满白沙和五彩石,偶尔可见闪着磷光的野兽枯骨。

        不知从哪里有风吹过,火把的光焰忽忽闪动,仿佛有巨人在鼓腮而吹。

        玄奘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净善长老说得没错,这洞果然深极了!

        他已经在这深不可测的洞穴里走了两个多时辰,既没有看到洞的尽头,也没看到另一个出口,眼前只有无数迷宫般的岔道,难怪无人敢入。

        突然,空中传来“扑拉拉”的声音,在这空洞的地方显得格外响亮,甚至刺耳,接着,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紧贴着他的脸颊飞掠过去!

        玄奘吃了一惊,定睛细看,却原来是一只蝙蝠。

        看来传说是对的,这洞中果然住着许多蝙蝠,火把的亮光惊动了它们,这些黑暗生灵们不安地在他身边飞来飞去,有几只甚至径直朝他的火把飞撞过来。

        玄奘有些狼狈地躲避着这些以身扑火的家伙,他倒不是怕火把被弄熄,而是担心这些生灵们一不小心会被火所伤。

        这时他注意到,洞内还有一种奇怪的声音,沉重又恐怖,尖锐又诡异,却听不出是从哪里发出的。他握紧火把,手心里已浸满了汗水。

        现在,只有佛陀的力量可以帮助他消除恐惧和不安了,于是他开始诵念《金刚经》……

        伴随着殊胜的经文,玄奘一步步向前走着,恐惧的感觉果真慢慢淡了下来。

        蝙蝠们似乎知道了这个闯入者并无恶意,略微安静了些,虽然仍在他身周飞来飞去,倒也没有了其它举动。玄奘松了口气,下意识地按了按怀里的火刀火石,继续朝前走去。

        又行了差不多一个时辰,除了见到更多的蝙蝠、老鼠、金丝燕外,别无他物。

        他突然觉得自己这样探洞有些好笑——我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来这里呢?难道真的以为,可以在这个洞中见到几位活了几百岁的圣贤?

        这么一想,不禁自嘲地一笑,摇了摇头,回转身,准备退出了。

        然而回途并不顺利,有些石子标记已经被这洞中的生灵弄乱,难以辨认。凭记忆勉强行了一段后,他终于在一个拥有五条岔道的路口站住了。

        这地方他从未走过,他迷路了。

        虽然为了这次探洞,他事先做了一定的准备,不仅带了五六支火把和一大把火绒,还备足了三天的干粮与饮水。若是省着点用,这些物质可以支撑七八天时间。但在这么一个岔道横生的山洞里,他实在不确定用七八天时间能否走得出去。

        净善长老和明海不是说过,有人曾在洞中迷失了一个多月吗?

        可是,不走显然也是不行的。

        玄奘四处看了看,便开始重新在一些走过的路口做上标记,同时,努力记住自己走过的岔路,以期能够早些找到归途。

        不知又行了多久,穿过一大片石林,他发现自己进入到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令他感到惊异的是,这地方显示出曾经有人居住过的痕迹——

        一个用苇草编织的已经破烂不堪的蒲团,上面放着一个不大的布包。

        除此之外,洞中别无他物。

        玄奘慢慢走上前去,将火把小心地插入洞壁的石缝里,在火光的映照下,他看出那个布包是由深褐色的粗麻布制成,大约两尺见方,上面积满灰尘,有些地方已经残破。

        他来到蒲团前,双手合什深施一礼,然后便踏上一步,小心翼翼地将布包揭开——

        包布里面竟是一搐摆放整齐的卷轴,共有六卷!

        玄奘重又取了火把,然后很小心地取下最上面的一卷。

        随着卷轴的徐徐展开,映入眼帘的是用毛笔写就的弯弯曲曲的文字。

        梵文!居然是梵文!

        只在卷轴的最后,发现了一列小小的汉文注释: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阿弥陀佛……”玄奘低低地宣了一声佛号,又打开了第二卷。

        同样是梵文抄卷,最后的汉文注释是: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

        后面的四卷都是《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从卷二到卷五。

        在这阴暗潮湿而又深邃无比的九老洞里,居然可以看到梵文佛经,玄奘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

        不过他也知道,真正的梵文经典都是贝叶经,像这种写在卷轴上的,显然是抄本。

        留下这些经文抄本的,或许是来自佛国的罗汉,或许是来自西域的大德,或许是在此地修行的中原高僧,又或许是虔诚正信的居士。

        不管他是谁,玄奘都觉得冥冥之中,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在看着自己,令他在这一瞬间豁然开悟!

        玄奘将这些卷轴重又包好,将包袱小心翼翼地背在背上,又对着那破烂的蒲团顶礼三拜。

        他的心中满是虔诚和恭敬,思绪仿佛已飞过那不可思议的时空……

        许久,他才重新站起身来,举着火把,慢慢地退出洞厅,沿着洞壁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思忖着这些经文的含意。

        他毕竟是学过一点梵文的,有时想起什么,便停下来,将这些经卷小心地拿出来核对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对得上的……

        梵文是古印度的雅语,它的影响力极大,西域和中亚很多国家的文字均起源于梵文。

        在造纸术传到印度之前,古印度人是将经文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因而佛经又被称为“贝叶经”。

        贝叶经非常名贵,一般人得不到也买不起。印度佛教徒传授佛经大多是口口相传,而不是像中国这样,师傅徒弟人手一本经书。

        在印度,通常师傅手里只有一两部佛经,不是用来教学的,而是用来传承的。师傅临终前,会将这些佛经转给衣钵弟子,让他继续传承下去。

        而在这之前,所有的教学都是口授,经书被供奉着,是不能轻易被请出来的。

        所以印度僧人的记忆力大都非常了得,常常一张口就是几十万谒。

        贝叶经既然如此神圣,要将它带出国门当然很不容易。

        首先,携经者必须在佛教界拥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并且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和同意。这又要求你必须是高种性者。

        佛教讲众生平等,并以此为口号向婆罗门祭司发起挑战。但是种姓制度毕竟在印度根深蒂固,单靠佛教根本无力改变。事实上,很多信奉佛教的统治者也是种姓制度的坚决拥护者。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低种性的僧人,那么你很难成为被国家、被统治者乃至被信徒认可的高僧,你绝不可能随身携带一部佛经,至于将佛经带出国门,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在天竺,经书是不可以随便抄写的,虽然释迦牟尼在很多佛经的后面都说了抄写佛经的功德,但是以印度的社会状况,依然不允许私人随便抄写佛经。

        实际上,就算是你想抄也未必能找到原本。有的经书只有一本,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你若没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很可能连看一眼的福份都没有,更不要说抄了。

        所以说,贝叶经是很不容易被带出天竺的。

        在当时,中国、西域、中亚乃至东南亚国家,判断一个到你的国家传播佛法的天竺僧人是不是高僧,有没有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你是否携带佛经,携了多少经。

        那些没有携带经书的游僧,通常都是到了某一个地方之后,才开始凭借记忆把经书默写出来。绝大多数的游僧都是如此。

        最早来到中原的两位天竺僧人,一个叫迦叶摩腾,一个叫竺法兰。他们原本在大月支讲学,被中原使节请到洛阳时,携带了一部分贝叶佛经,用一匹白马驮着,在阳关斜阳无限关山的背景下,伴随着一路银铃声款款东来。

        汉明帝盛情款待了两位天竺游僧,专门为他们修建了一座佛寺,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佛寺“白马寺”。

        两位游僧将带来的梵经翻译成了汉语,按章节的多少,定名为《四十二章经》。

        自此,中华大地始闻西天梵音。

        后来人们才知道,《四十二章经》只是《法句经》的一小部分。早期的佛典翻译就是这样,零零碎碎的很不成体系。

        在玄奘取经前100年的梁武帝时期,达摩祖师从海路来到中国,那时正是中国佛教最鼎盛的时期。

        可惜,由于他来的时候没有携经,以至于当时极度崇佛的梁武帝都不是太信任他。

        很多人以为梁武帝不甩达摩是因为达摩顶撞了他,说他为佛教做了那么多事却无功德可言,以至话不投机。其实那只是禅宗语录。真实的原因是,武帝见这个胡僧没有携经,心中不确定他是不是一个高僧。要知道当时由于武帝崇佛,冒充高僧来武帝这里领赏的异域僧人太多了!

        其实,达摩出身王族,系婆罗门种姓,身份是非常高贵的。但他所修习的性宗在印度的大乘佛教中不属于主流,所以他到中国来的时候没有携经。

        印度的大乘佛教有三宗:空宗、有宗和性宗。其中空宗、有宗是主流,一直在相互辩论争吵,搞得非常热闹。而性宗是非主流,只在极少部分人中传承,没有多少人知道。

        但是有趣的是,在印度非主流的性宗,到了中国之后却一跃而成为主流,这就是禅宗。

        达摩后来所传的《楞伽经》是他背诵下来的。还是那句话,古印度人的记性非常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书不让拿,不让抄,那就只好用背的了。

        后来,西域和中亚等国延袭了印度人对佛经的神圣化处理,也不允许随便抄经,更不允许买卖佛经。很多经书因此被束之高阁,秘不示人,让那些求法者费尽了脑筋。

        《放光般若经》梵本则是由更早的汉地求法者先驱朱士行大师从西域取来的,就因为这个导致了许多波折。

        朱士行是中国汉地第一位出家受戒的比丘,法号八戒,比玄奘早四百多年。同时,他也是中原僧人中第一个前去西域求法的取经者。早在东汉末年,有支谶和竺佛朔二位大师译出《道行般若经》,又名《小品般若》,八戒出家受戒之后,便在洛阳钻研、讲解此经。然而他发现经中文句简略,义理艰涩,原来,当初翻译的人把领会不透的内容删略了许多,以至讲解起来词意不明,无法贯通。他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本《般若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

        其实,《般若经》是一部极大的经,其梵文抄本分散在当时的西域各国,都属于秘不示人的宝贝。

        八戒大师于曹魏甘露五年从雍州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经西域南道,横渡流沙,直抵于阗。于阗是丝绸之路南道的交通要道,天竺佛教经由此地传到中原,因而在当时号称“小西天”。

        大师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找到他想要的经书,即《大品般若经》的梵本,共计九十章,六十万言,他又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将其抄写下来,准备带回中原。

        然而当地的佛教领袖们上奏于阗王,他们说:“汉地沙门惑乱正典,大王如果准其出国,大法势必断灭,这将是大王的罪过。”

        于是国王派人将他拦了下来,坚决不放行。

        或者说,想走也可以,但是经不许带走。

        这件事令八戒愤慨不已,他想出了一个主意,当着于阗王和诸位僧人的面,建议由佛祖来决定佛经的去留。

        具体来说就是,点上一把火,把经书付之一炬——“若火不焚经,则请国王允许送经赴汉土。”

        国王同意了他的请求,下令在殿前空地上积起此薪,当众焚经。

        众目睽睽之下,八戒大师将自己亲手抄录的《大品般若经》投入火中,火焰即刻熄灭,整部经典丝毫未损!

        佛祖显灵了!在四周大众骇服的目光中,八戒大师含泪合掌道:“我佛慈悲!”

        佛经终于可以流传中土了,不过大师自己却没有这个机会了,他已经八十岁高龄,力不从心。于是委托弟子弗如檀等十人将经书带回东土。

        就在弗如檀等人走上东归之路不久,八戒大师圆寂于于阗。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经书烧不掉?是佛祖真的显灵了,还是另有隐情?

        据说,这是八戒大师使了一个小小的计谋,把经书抄写在了石棉纸上,所以才能够过火而不焚。

        元康元年(公元291年),高僧无罗叉、竺叔兰等人开始翻译、校订八戒大师抄写的《大品般若经》梵本,历时十二年,终成汉文《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共二十卷。

        玄奘在九老洞中所发现的梵文抄本,是其中的六卷,而且,显然已经不是原抄本。

        八戒大师朱士行西行求法,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是汉僧西行求法的创始人,虽然止步于于阗,虽然只送回一部经,虽然这部经只是《大般若经》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对当时的佛教义学影响却很大,翻译之后即风行京华,凡有心讲习的都奉为圭臬。据说,中山国的支和上使人到仓垣断绢誊写,取回中山之时,中山王和僧众具备幢幡,出城四十里去迎接,可谓盛况空前。很多著名的义学高僧如帛法祚、支孝龙、竺法汰、竺法蕴、康僧渊、于法开等人,都为之作注或讲解,形成两晋时代研究大乘般若学的高潮。

        另外,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西域各国对经书是多么的看重。

        这其实很不利于佛法的传播,反倒有利于佛法的失传。因为很多经典只有一本,只能有一本,像神像一样供在那里,一旦遇到火灾、兵劫就玩完了。

        更不要说后来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入侵者进入这些地区,对大量佛经的焚烧和破坏了。

        反倒是中国人,将文化当作是很实用的东西,既尊重,又不觉得有多神圣。

        既然佛陀都说了,抄写佛经有功德。于是在中国,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只要是会写字的,人人都可以抄经,都乐于抄经。

        于是佛经在中国就灭不了。三武一宗烧了多少经书,依然灭不了,因为太多了!

        这才是文化传承的正确方式!

        相比之下,佛教在其发祥地印度就非常脆弱——孤版的东西哪里经得起毁灭啊!

        不管是印度僧人还是西域、中亚乃至东南亚过来的僧人,凡是携带经书者,基本上可以断定在本国是有一定地位的,才能允许他把书拿走。

        所以说,当时拿到中国来的这些原版经书都是宝贝,绝对是某个寺院的镇院之宝。

        佛教东传几百年,积累下来的贝叶经书汗牛充栋,据说净土寺里就有很多。

        可惜,魏武和周武法难时,全部烧毁了。

        玄奘只见过景法师的私人收藏,那是两片薄薄的树叶,不过一尺来长,像羽毛一样轻,上面刻着浅浅的褪色的梵文。

        他有限的一点梵文知识就是从那两片树叶上学来的。

        现在,他得到了六个卷轴的梵文经典,这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这些经文上,至于能不能找到出口,已经完全不在乎了,实在找不到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这样走着、看着、想着、忆着……突然间,眼前豁然开朗,明亮的光线刺得他差点睁不开眼睛,令他在一瞬间竟有些恍惚。

        原来,他竟于不知不觉间走出了山洞!


  https://www.biqugecd.cc/19_19646/77255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