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章:天怒人怨
九天神皇小说推荐阅读:
遮天
天官赐福
AWM[绝地求生]
万古神帝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道君
雪鹰领主
重生:官运亨通
官神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方雨晴
永乐十九年旧历四月的一天深夜,北京城突然风雨大作,夹杂着阵阵惊雷。新修成的奉天丶华盖丶谨身三大殿因雷击起火,化为灰烬,当时刚刚准备迁都的朱棣,听了这个消息,心中立即升起不祥之感,因为这样的一场史无前例大火,定会引起朝政的动荡,尤其是对自己刚刚动了迁都的意图,这样一个”上天示警”十分严重的问题,只怕要引起不少人恐慌,而那些反对迁都的臣子,少不了要抓住这次天怒人怨的机会。
朱棣猜得没错,对于这样一件“天怒人怨”的大事,朝廷文武百官中,是绝对不会那么平静,最先发难的是礼部主事萧仪,此人永乐十三年乙未登陈循科二甲第六十七名进士。曾任职吏部文选主事,后来朱棣见他能干,提拔为礼部尚书,对其还算恩宠,谁知这一次竟是他率先上了奏折,这位六品官员认为:三大殿遭受雷击是因为迁都的缘故。把国都从南京迁来北京,不但诸事不便,就连大明的皇脉也撂在江南。这是大不敬的事,有了礼部牵头,其他衙门也纷纷效仿,一时朱棣的龙案前都是上疏批评永乐迁都是背弃洪武的祖训,这让一心迁都的朱棣,震怒异常,他认为萧仪把迁都与雷击三大殿联系起来,完全是蓄意诽谤。
因此他几乎在第一时间内就作出了决定:命令锦衣卫将萧仪抓进北镇抚司大牢,不作任何审讯,就以”谤君之罪”处以极刑,按说这样的雷霆手段,应该足以震撼那些官员,但明朝的官员里还真有几个硬骨头,在朱棣如此的雷霆手段,这件事仍是没有被压下来,萧仪的观点在官员中仍有不少人继续上奏折,这些官员多半是科道言官。科指六科,道指十三道。六科是对应吏丶户丶礼丶兵丶刑丶工六部成立的,是稽查六部的监察部门。六科编制是四十人,每科的负责人称为都给事中,正七品。余者都称为给事中,正八品。十三道是对应全国各省,当时全国只有十三个省。十三道御史统归都察院管辖,御史的官阶同给事中差不多。
两个衙门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和审计署,级别却要低得多,但权力极大,加上这些人都是年轻官员中选拔,算得上是初涉仕途,尚不致沾染太多的官场恶习,担任言官敢于弹劾不法权贵,因此被朱棣仰仗,本以为自己这此的迁都是大事,怎么说也是为朝廷做了一件大事,不能因为一场大火,而毁掉了多年的辛苦。
但朱棣实在没想到,那些平日里看似反对的官员在自己杀了礼部主事萧仪后,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反而是这些言官终日认为皇上”轻去金陵,有伤国体”。
初始,朱棣还好生说道说道,那知这些言官油盐不进,说了半天,只认准了“轻去金陵,有伤国体。”
朱棣本就不是一个十分有耐心的人,眼看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好生说了大半天,对方硬是不低头,登时大为恼火,有心想杀几个立立威,可这些是言官,不能像对待萧仪那样,一概杀之。他于是心血来潮想出一个办法,让这些科道言官与部院大臣一起到午门外跪下对辩。迁都究竟好不好,让双方各抒己见。
这样的法子只怕也只有朱棣能想出来,当时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时候,午门外的广场上,言官与大臣分跪两边,个个都淋得落汤鸡似的,但谁也不觉得尴尬,也不觉得侮辱。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一天没有结果。朱棣让他们第二天再来午门下跪辩论。雨还在不紧不慢地下着,朱棣在城楼上不愠不火地看着。官员们冒雨下跪,不依不饶地争论着。这场景看起来有点滑稽,然而却是十分的有效,那些言官争论了一番,却发现皇帝根本不在乎,每天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便是那些部院大臣,如此折腾了一番,所有的部院大臣与科道言官都看清了皇帝迁都的决心,纵然是天怒人怨,皇帝也不会改变主意。
这一次闹腾后,再没人反对,自此大明的金銮殿就在北京坐实了,这一坐差不多十年了,这十年了倒也没再发生什么大事。
对于当年的这段事情,朱高炽记忆犹新,时而想起不免有些害怕,尤其是那一场天降大火,将奉天丶华盖丶谨身三大殿化为灰烬,让他从心底就有几分惧怕,从骨子里也对这三大宫殿十分的不喜欢,除非有不得已的时候,否则绝不会去这三大殿,平日里多半在御书房。
御书房位于紫禁城东北部宁寿宫花园的北端,面南向北靠红墙,东西共九间,是宁寿宫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正中前檐下悬御书房三个正楷大字,房内布置是朱高炽按照自己的喜好让人布置的,室内空间尽陈书格、炕案、炕几、香几、绣墩、方案等平日办公所用的器具,这些器具都不大,那是以为归为皇帝的御书房,室内空间并不大,反而是狭小曲折,所以布置的东西多为精细小巧,墙壁之上,除绢、纸帖落外,还挂有御笔字、山水、花鸟等插、挂屏, 一一点缀,显得十分的典雅。
朱高炽在太监的搀扶下,在书房的龙椅上坐下,太监海涛小心的打开了奏折,今日的奏折上的事情,倒也不多,除了几件小事之外,并没什么太大的大事,唯独有两件大事需要皇帝亲自处理。
第一件事就是新皇帝登基已经第二个年头了,按照规矩,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也就是说,经过改元,新皇帝的年号算是正式可以昭告天下了。
第二件事显得有些麻烦,是大明的老敌人蒙古的问题。
这个问题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蒙古自从退居漠北后,被tai祖皇帝几次北伐,尤其是蓝玉于捕鱼儿海一战,基本上摧毁了北元的实力,此战蓝玉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基本上摧毁了残元的实力,但终究是没能消灭,此后朱元璋驾崩,建文帝登基,开始削藩,燕王朱棣以朝廷有逆臣,奉天靖难,打了四年内战,而这四年的时间里,昔日的蒙古也迅速壮大了起来,原来的黄金家族与建文帝于四年被不属于黄金家族的鬼力赤所篡夺,并该国名为鞑靼,此人倒也是个厉害的角色,废除了元朝国号,并向大明称臣,建立了朝贡关系。从此,北方边境进入了和平时期,只可惜这种关系并不是很长,仅仅六年后,鞑靼太保阿鲁台杀害了鬼力赤,并拥戴元朝宗室本雅失里为可汗。
但此时的蒙古已经分裂为三块,分别是蒙古本部(也就是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卫,三股势力各自牵绊,各有忌惮,所以一直对明朝没够成威胁,明朝也是暗自分化扶持其中一方,算起来蒙古势力虽有所壮大,但不足以威胁到明朝根本。
直到鞑靼的新首领本雅史里与太师阿鲁台对鞑靼进行改建,让这个本在三股势力中,并不是如何强大的黄金家族迅速强大了起来,且连年出战,东边打兀良哈,西面打瓦剌,虽然没有多大效果,一时声势下人。
这等声势立即引起了朱棣的注意,朱棣雄才伟略,自不会让昔日的敌人强大起来,当鞑靼这一番动作后,朱棣迅速作出了回应,他先于永乐七年封瓦剌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并提供粮草,铁器、火药援助,帮助他们作战,瓦剌乘势击败前来进攻的本雅失里和阿鲁台,鞑靼的势力被削弱不少,而后,朱棣命令凡长江以北全部可以调动的士兵,立刻全部向北方集结,一时长江以北无数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始向集结地进发,到永乐八年一月,部队集结大军五十万,在朱棣的亲自率领下,开始亲征蒙古,一举摧毁了鞑靼的所有力量,阿鲁台在四处求援却又无人援助,无奈之下,他于永乐八年冬天正式向明朝朝贡,顺服于明朝,自此明朝边境安静。
但少了一个对手,蒙古实力再一次壮大起来,这一次是瓦剌,在首领马哈木的统治下,瓦剌迅速壮大,瓦剌开始不断蚕食西部蒙古的地盘,几年之间,瓦剌的实力一时变得十分的强大,马哈木也动起了统一蒙古,恢复帝国的念头,他立答里巴(黄金家族阿里布哥系)为汗,还侵占了和林。
^^^^^^^^^^^^^^^^^^^^^^^^^^^^^^^^^最近比较忙,更新显得有些不稳定,还请诸位见谅,但绝对不会断更,这个请放心!
https://www.biqugecd.cc/17_17674/63958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