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 第58章高考状元的升迁之道(求推荐)

第58章高考状元的升迁之道(求推荐)


此时的翰林学士杨荣,比四年前的那个略有点书生气的从六品官员“翰林侍讲”自然是大相径庭了,早在安葬贤妃后第二年,永乐帝就赐杨荣正二品官服了。

        此次北征,杨荣再次随行,而第一次随行的英国公张辅,这次却被皇帝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遗忘了。

        不仅如此,这第二次北征,杨荣还承担了两项基本任务,其一,向皇太孙朱瞻基讲说经史。其二,掌管皇帝的玉玺,充当朱棣的机要秘书。

        可以说,这杨荣,现在是朱棣最倚重的股肱之臣。平日在朝廷里,朱棣与大臣们议事无法决断时,常常发怒,大臣们战战兢兢,无所适从。但只要杨荣一到,朱棣脸色便转好,而事情也就很快有了决定。

        据说有年夏天,杨荣在武英殿向朱棣汇报民情,朱棣非常高兴,竟然亲自切瓜给他吃,这种殊荣让朝臣们羡慕嫉妒恨。

        其实,这杨荣算是建文帝时期的旧臣。按理说,改朝换代,前朝旧臣大都要遭到新君的清洗,更何况,朱棣和建文帝本就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代君王。

        可是这个建文时期的一介书生,却凭着他骨子里的一股机敏,一路福星高照。

        杨子荣十七岁被选入郡庠(就相当于秀才)。建文元年,为诸生,讲解《孟子》中的养气章,得到了当时视学福建的侍郎夏元吉的赏识。同年,他参与福建乡试,中第一。

        建文二年,杨子荣于礼部会试中第三,殿试中二甲第二,赐进士出身,授翰林编修。

        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考状元。

        眼看前程一片大好。可是突然之间,皇帝没了,燕王来了。

        当年朱棣杀入南京时,多少文臣为了保全读书人气节,成了朱棣的刀下鬼。

        像当时的大儒方孝孺,宁肯含泪让皇帝“诛十族”也绝不臣服。

        可我们的高考状元的杨子荣,却当机立断的迎谒在朱棣马前,并且巧言建议道:“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

        朱棣心里一动,便马上驱驾拜谒太祖陵。

        杨子荣从此受到朱棣重用。

        朱棣一当上皇帝,就把杨子荣选入文渊阁,为他改名为杨荣。一同当值的七人中,杨荣最年轻。

        他虽然只是一介书生,但天生具有政客的慧根。

        作为31岁就经历过改朝换代的杨荣,比谁都更敏感皇帝的命运。

        永乐八年,将权贤妃葬在山东时,那个神秘的阴阳先生向他暗示了永乐皇帝的一种神秘的宿命,当年王半仙没有说透,杨荣也就礼貌的不再追问。

        但是现在,四年过去,身居高位的杨荣,已经容不得一点闪失。

        这几年官场的一路升迁,让他早已经抛却了骨子里最后一点书生气,成为了一个职业的政客了。

        政客当然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前程。而政客的前程,自然是决定在他们整日拜伏的君王的手里。

        在大军向山东进发的路上,杨荣都在思量:此次去乐安,一定要找到那个阴阳先生,哪怕是威逼利诱,也一定要逼迫他说出,皇上到底有什么隐秘命运,我也好早做打算。

        而永乐帝呢,随着部队临近山东,他心里对贤妃的思念更深。

        可以说,杨荣和永乐帝,他们君臣两个看似心意相通,其实是各怀心事。

        近乡情更怯,人到心更伤。

        这几年,随着年纪的增大,对于宫中新人,皇帝皆是一种敷衍和摆设的态度,他心里对于爱情的位置,永远的给了这个异国他乡的年轻女子。

        部队刚一在临城驻扎,朱棣就传令当地官府陪同前去拜谒陵寝。

        杨荣趁机提出,让当年那个王半仙先生主持祭灵仪式。

        临城县令早已经料到似的说,那个王半仙早在安葬完贤妃后就云游四海,再未归来,也许早已客死他乡了。

        这杨荣暗暗叫苦。看来这王半仙留下的谜团世间已经无人再答,只能留给杨荣自己去凭着直觉和天生的机敏去参透了。

        黄昏时分,朱棣来到贤妃墓前。贤妃的墓室看着又整洁又有一种淡淡的奢华。

        坟头旁边铺着鎏金地砖,放着鲜花与花圈。墓碑是大理石的,又高又大,上面刻的字也是金色的。

        墓碑前面树立着一圈汉白玉护栏,把坟墓装饰得像一个文人雅士的私家小庭院,就连地面也是大理石板铺的,一尘不染。那坟头的鲜花还带着露珠,想必是每日由值守官员亲自采摘的时令鲜花,看来这几年这临城县令换了几拨,可是对于贤妃陵寝的守护始终如一的,放在首位。

        这令朱棣稍感宽慰,特别是这个陵寝的设计,非常符合贤妃娘娘那种与世无争的娴静生活态度,赏心悦目。

        因为当时张罗贤妃葬礼的英国公张辅,这次没有伴驾,面前随侍的杨荣自然是少不得,又让朱棣厚赏了一些钱币和衣物。

        朱棣同时赏赐了当地政府和负者守陵的附近居民。

        简单的祭拜仪式结束,朱棣让侍卫退后,他要单独和贤妃说说话。

        “妍儿,我原本想把你带回北京归葬皇陵,没想到,为了我的迁都大业,只好委屈你了。你在这里寂寞么?虽然有这么多人,每年为你拔去坟头的杂草,每天洒扫,让你长眠在一片安宁与鲜花中,可我的心,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么愧疚呢?”

        朱棣坐在贤妃墓前良久,不知不觉,泪已成行。

        上弦月高挂在夜空中,幽幽的银光斜斜地照在冰凉的石碑上。

        凄凉的风伴随着远处传来的玉箫声声寂寞地低语,似乎是贤妃一如当年的在为朱棣吹奏。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家难得几回闻。”

        朱棣凝神听那箫声,突然没有了。

        半晌才意识到,这箫声,竟然是从自己心里发出来的。

        是啊,当日,妍儿杳渺的箫声,为他解除了多少烦恼,陪伴了他多少个日夜,陪他入眠,沉思,欢喜,忧愁。

        如今,这久违的箫声又起,在苍茫的夜空回响。是为沉眠的逝者悲咽,还是为苟活的生者倾诉?

        (亲们,小小剧透一下,这杨荣可重要的很,将来他还要掀起一片风云。感谢书友们每日在书后点评。谢谢各位亲的投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biqugecd.cc/11_11004/33491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