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我不是汉献帝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潼关攻防战(十五)

第一百一十三章 潼关攻防战(十五)


袁绍退兵了,朝廷正在收复失地,但这不表示刘协就会轻饶了上门找事的袁绍。司州四郡的百姓正在朝廷的安排下返回故乡。刘协不会去找那些百姓的麻烦,但那些在袁绍来时主动投靠过去的世家,刘协没打算轻饶了这些人。

        那些墙头草也知道这回自己家族是出血方能平息天子对他们家族的怒火,所以在收到了杜畿、杨阜、张既等郡守的暗示后,纷纷以半价将手中所掌握的一半土地卖给了朝廷,以祈求天子的既往不咎。

        刘协虽然巴不得将这些世家全都抄家,可他同样也清楚这是不可能的。天子又如何?虽然这些世家的确干了通敌的勾当,但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将其铲除,痛快是痛快了,可同样也会导致其余世家人人自危,从而对刘协敬而远之。刘协想要江山稳固,从目前来说就不能过分削弱世家,远没到与世家翻脸的地步。

        自光武帝借世家之力灭王莽夺位以后,世家大族就已经成为了大汉的中流砥柱。其中就是刘姓皇室,其实也是世家的一员。如今的世家掌握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刘协这时候动世家,那无异于是在跟树敌添堵,将那些世家推到对手那一边。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刘协当然知道世家对大汉的危害,可就算是知道,刘协也不能任性妄为,只能徐徐图之,因为此时拥有世家背景的谋臣武将太多,和世家翻脸,那纯粹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世家几乎垄断了大汉的高尖端人才市场,刘协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教育,打破世家对官员的垄断。但凡是能做官的人,那基本上都是读书人,而在此时的大汉,想要读到一本书并不是后世那样去书店就能买到。由于文字载体的局限性,大部分有名的书籍多是各个世家大族所珍藏的孤本,寻常人根本就看不到。也正是借着这个优势,世家拥有数之不清的念书人。

        刘协想要改变目前世家对官员的垄断,那就必须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可直接动刀子是不可取的,唯有一点一点的挖墙脚。世家对知识的垄断,所凭借的就是家族中那些孤本珍藏。刘协想要挖世家的墙角,首先要干的就是加大对知识的传播。

        知识的传播,要么口传心授,要么记载于纸上。刘协手下有马钧这个三国时期的大发明家,改良蔡侯纸降低造纸成本这种事一点都不难。而纸张有了,接着要解决的就是印刷,要是单纯依靠让人抄写,虽说比在竹简上刻字要简单,但一个人一天又能抄写多少。

        刘协知道活字印刷术,可他不知道怎么制作印刷所需的工具。而这个时候,黄承彦来了。原本黄承彦来长安一是为了避开纷争,二是受了长安太学的邀请。可等刘协找到黄承彦将自己的想法一说,黄承彦立马就不走了,整日里就待在屋里研究如何实现刘协口中所说的活字印刷术。

        还别说,就在刘协跟袁绍在潼关死磕的时候,黄承彦在女儿黄月英的协助下,竟然真把活字印刷术给捣鼓出来了。刘协只说了一个概念,而黄承彦却是真的将其实现。所以在亲眼见识了活字印刷术的工作流程以后,刘协当即宣布将这种活字印刷术命名为黄氏活字印刷术。

        但凡是个人,谁不希望青史留名,黄承彦知道后大喜,同时也坚定了留在长安的想法。

        活字印刷术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具体要刊印什么书籍。而这时候,就用上蔡邕了。蔡邕这人爱书如命,家中藏书达到四千卷之多。虽然在董卓迁都时多有遗失,但蔡邕这人没死,而且蔡邕藏书可不是装点门面,而是没事就细心研读,四千卷藏书虽然没了,可蔡邕却还记得七七八八。

        当初时局不稳,蔡邕也无暇去回忆自己那些藏书的内容,但等刘协掌握了大局,荀彧出任司徒以后,蔡邕就急流勇退,将朝堂交给了年轻人,而自己则多半时间待在家中凭借记忆复写那些藏书。尤其是在刘协将改良过的蔡侯纸奉上以后,蔡邕更是扔掉了刻刀,拿起了毛笔。等到刘协登门求书的时候,蔡邕家中的藏书已经有了将近一千卷,并且还在增加当中。

        “圣上今日怎么有闲暇来老臣这里?”蔡邕得知刘协来访,不免有些纳闷,

        刘协也没客套,拿出随身带来的一本论语,递过去对蔡邕说道:“蔡师,你先看看这个。”

        蔡邕不解,伸手接过随意翻了几章,猛然像是发现了什么,抬头看着刘协问道:“圣上,此物从何而来?老臣不记得代人写过?”

        “呵呵……蔡师,这是印刷出来了,蔡师觉得眼熟,那是因为字模所用的字体正是蔡师所创的飞白体。”刘协笑着解释道。

        “……黄老头成功了?”

        “蔡师,黄先生的确成功了。”

        “那圣上来此……”

        “听闻蔡师家中藏书颇多,我想借来一用。”

        “圣上要用,尽管拿去,只是不知圣上打算用这些书做什么?”

        “读书人求学不宜,尤其是想要看那些孤本藏书更是不宜,我想将蔡师的那些书批量刊印,然后发行天下,让所有想要读书的人都可以尽情读书。”

        蔡邕听后大为感动,他本不是那种喜好争权夺利之人,说是书呆子也不为过。听到刘协说想要让天下想读书之人可以尽情看书,自然表示支持。

        “圣上,这书本刊印出来以后,不知圣上打算作价几何?”蔡邕在答应了刘协的要求以后忽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连忙问道。

        “读书人看不到书,要么是那些世家大族敝帚自珍,要么就是囊中羞涩。那些世家大族的做法我们干涉不了,唯有这作价上可以给予方便。蔡师,你觉得两大钱如何?”刘协想了想,问蔡邕道。

        蔡邕听后连连点头,两文钱,大多数读书人都是可以掏得起的,只是这样一来,刘协可就要赔本了,不过刘协的这个决定蔡邕那是绝对的支持。

        等到刘协让人将蔡家的藏书搬走,听到消息的蔡琰急忙赶了过来,原本她还以为是自家父亲得罪了刘协,所以刘协跑来报复,只是看到父亲半点都不恼,蔡琰也不由有些纳闷,出言问道:“父亲,你没事吧?”

        “昭姬,为父能有什么事?”蔡邕笑着反问道。

        看到蔡邕笑眯眯的样子,蔡琰心里不由咯噔一下,暗自嘀咕是不是自家父亲见心爱的藏书被抢,精神失常了?

        “昭姬,为父很正常。你看看这个……”一看女儿那神情,蔡邕就知道自家女儿想歪了,笑着摇了摇头,将刘协留下的论语递给蔡琰道。

        “这是……父亲所写?”

        “字是为父的字,但却非是为父亲手所写。昭姬,你那黄伯父成功了,而这就是成果。”蔡邕笑着将刘协的来意对蔡琰说了一遍。蔡琰听后先是惊喜,随即又点头道:“看来圣上还真是好算计。”

        “唔?昭姬,这是何意?”

        “父亲,只用两大钱便尽收天下士子之心,这难道还不是好算计?”蔡琰微笑着解释道。

        ……

        与蔡琰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随着那些书本被商贩运往各地进行售卖,刘协所说的话也就被众所周知。江东的周瑜,中原的郭嘉,还有河北的田丰,荆州的诸葛亮,等等等等,那些聪明人都看到了这两大钱背后刘协的“险恶”用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协是汉室正统,这本身就自带加成,容易收拢人心。像那些平民百姓,君权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可以说只要朝廷不苛待,百姓就会自然而然的选择刘协。更何况如今生活在刘协治下的百姓可比其他地方的百姓要轻松的多。穿的虽然还有些破烂,但吃饱肚子却是没有多少问题了。随着西北日趋安定,百姓自然也就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虽然清苦,但却有个盼头。

        这回两大钱事件,明显就是刘协在收拢士子之心。像周瑜、诸葛亮这类家境富裕的人对求学之事还没有什么深刻体会,但对郭嘉来说,当初的求学经历可是记忆犹新。那种想要借世家藏书一读所经历的刁难,现在想想还叫人感到无奈心酸。

        世上有穷就有富,而穷人还是占了多数。寒门子弟想要博览群书,只能低声下气的去那些世家大族登门借读,有时候往往还借不到。可现在不用了,两大钱一本书的价格,让那些寒门子弟可以尽情阅读自己想要看的书籍,而对坚持两大钱一本书的刘协,心里自然是感激。

        若是将朝廷与世家摆放在一起让士子选择,就凭这两大钱,大部分士子都会选择为朝廷效力,而不是听从世家的摆布。

        世家之所以被称为世家,其一就是掌握着巨额的财富,其二就是拥有大批可用之才。而这第二点,更是世家能否延续的根本所在。留财失人,人财两失,留人失财,才有可能人财皆得。

        刘协用区区两大钱挖了世家的墙角,但凡有眼光的世家并不是看不出来,可就算看出来了又能如何?强行阻止,那只会死得更快。通过刘协这些年的表现,众世家已经看出当今天子不是善茬,虽不能说睚眦必报,可也不是肯轻易吃亏的主。

        面对这个天子,摆在世家面前的路就剩下两路,要么顽抗到底,要么同流合污。刘协并没有将世家的出路堵死,只是不满世家的势力过大。而这点,刘协早已和荀彧说过。荀彧身为荀家的家主,说白了其实也是世家名流。但荀彧又不是那种食古不化的人,在与刘协开诚布公的深谈了一次过后,荀彧也觉得有时候拥有的太多也并非好事。

        家大业大,难免就会叫人眼红,更容易招致猜忌。荀彧可以保证自己对汉室忠心耿耿,可他也不敢断言自己的后辈儿孙也会如自己一般忠心汉室。袁家前车之鉴,令荀彧不得不考虑这其中的厉害。

        刘协并未隐瞒荀彧自己对世家的看法,世家可以存在,但不能贪得无厌。这就是刘协的基本态度,也正是因为知道刘协的底线,荀彧对荀家的将来也有一定的想法,不过现在天下并未一统,现在就施行为时尚早。

        不管荀彧究竟打算如何安排荀家,此时的刘协正在接见刘循。一个多月过去了,刘循再次出现在刘协的面前。相比起一个多月前的那次见面,这回刘循看上去比上回要胖了一些。

        “小刘啊,看上去气色不错,长安是不是比南中要好讨饭一些?”刘协打趣刘循道。刘循闻言不由脸上一红。这刘洪是真的确实执行了刘协的命令,除了派人暗中保护刘循别有性命之忧外,对于刘循的吃饭问题是真的撒手没管。

        没了刘洪这张饭票,身无分文的刘循差点饿死街头,最后终于忍不住向路人伸了手。这既然伸了手,那伸一回和伸两回也就没区别了。刘循的脸皮也就在一次次向人讨饭的过程中锻炼了出来。

        不过听到刘协打趣,刘循还是涨红了脸辩解道:“圣上,我不是要饭的。”

        “嗯,嗯,吃过了没啊?要不要来点?”刘协一边点头一边问道。

        刘循:“……”

        刘协并不打算将刘璋父子怎么样,对刘协来说,欺负这么两个人不仅不会对自己的大业有什么帮助,反倒容易影响自己的名声。同情弱者是所有善良人的天性,刘璋父子已经惨成这样了,刘协继续不依不饶,反倒容易叫人看轻。要刘循在长安讨饭一个月,那也是为了饶恕刘璋父子先前响应袁绍一事,毕竟身为汉室宗亲,还是朝廷封的蜀王,不站在宗室这边反倒帮着外人,这怎么说也说不过去。

        不过眼下刘循既然已经受了罚,那此事也就可以揭过,反正刘协现在是有钱人,就算养着刘璋父子也没丝毫问题。

        “念在你父子诚心悔过的份上,这次朝廷就饶过你们。不过王位是不用想了,给你们父子一个富足生活还是可以的。你先在驿馆休息几日,然后就回南中带你父亲到长安来,安全不用担心,朕会下旨命黄忠派人沿途护送。”

        总算是听到了刘协既往不咎的话,刘循心里不由暗送口气,不要个人颜面的在长安向人乞讨,总算是有了一点回报。

        “多谢圣上宽恕,只是……”

        “唔?你还想跟朕提条件?”

        一听刘协语气不对,刘循赶忙解释道:“罪臣不敢,罪臣只是想要问问,圣上打算如何处置严颜?”

        “严颜?他还没离开你父子?”

        “是,那些随我父子去了南中的人陆陆续续都离开了,唯独严颜未走,其实若不是严颜坚持不走,我父子未见得能活到现在。圣上,严颜乃是忠义之人,还请圣上善待。”

        “他忠的是你父子,又不是朕。”

        “圣上容禀,严颜并非不能忠于圣上,只要圣上能够赦免严颜,罪臣愿意劝其归降。严颜在益州德高望重,若是圣上能令其归心,对圣上治理益州定有帮助。”

        “……也罢,能让你这个自身难保的人为其说好话,那朕就给那个严颜一个机会,你回去以后,可以带他一同前来长安。不过他若是执迷不悟,那也休怪朕不讲情面。”

        “圣上放心,罪臣一定劝严颜同来。”

        ……

        命人将刘循带去驿馆安置,刘协随即又让人招来李儒。李儒、贾诩,是刘协起初建立天眼的主要负责人。如今巴蜀基本到手,李儒继续留在巴蜀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刘协便将李儒召回了长安。一是长时间不见,刘协想要见见这个助自己取下巴蜀的大功臣,二来也是想要询问李儒的意见,是否有意走到台前。

        “主公,莫要为儒的安排操心,儒自知过去得罪人太多,名声不好,而且也习惯了躲在暗处。”李儒笑着拒绝了刘协的打算。

        刘协见状说道:“也罢,人各有志,你既然不愿抛头露面,那就随你。”

        “多谢主公体谅。”

        “别说什么体谅不体谅,既然你不愿留在长安,那你就替我出趟远门如何?”

        “不知主公要让儒去哪?”

        “西域。”

        “西域?”

        “嗯,上次征西,由于韩遂勾结彻里吉作乱,虽然有些成果,但西域还有不少余孽。最近收到乞活军禀报,说是那些余孽似乎有些不安分了。文优,我有意命吕布为帅,你为军师,替我教训教训那帮西域人。”

        “……主公有意启用吕布?”

        “当然,猛虎岂能困于笼中?”

        “……主公难道就不担心吕布反复?”

        “吕布此人的人品虽不怎么样,可他对自家的家眷极为看重,只要将其家眷留在长安,自然不用担心他会反复。而且让他坐镇西域也就是三年的时间,我不相信他能在三年时间内就拉出一支对他忠心耿耿的队伍。”

        “既如此,儒愿往,还请主公赐儒专断之权。”

        “可以,不过如非必要,文优不可反对吕布的决定。”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biqugecd.cc/10_10951/48905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