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神皇 > 文娱救世主 > 第153章 这个位面还是教父

第153章 这个位面还是教父


让彼得蒂尔入股yy网,显然是顾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而非简单的为了拖扎克伯格的后腿——说实话,刚刚起步的扎克伯格,只有一堆创意和执行力,还不配有这个资格。

        “截止到今年,华夏国内的网民规模大约是5亿人左右,而米国这边却有2亿多,比华夏网民绝对人数还高了50%左右。

        yy网经过20个月的野蛮发展,在米国拥有3000万用户量,已经占了米国网民总人口的七分之一,也已经和myspace等其他最大规模的博客类产品用户量相当,甚至略有超过对方。

        在走到这一步之前,米国政府不太会对我们进行过度监管和找茬,但是一旦我们展现出在sns领域绝对超越myspace的实力,甚至将来在im聊天工具上也逼近msn的话,各种随之而来的敌意肯定会越来越明显。

        尽管我去年已经按你的要求,入了米国国籍,但我的身份毕竟只是新移民、从华夏来的留学研究生出身。加上我毕竟是从大陆来的,不是从湾湾来的,米国人对我的容忍度,说不定还不如youtube的联合创始人陈世骏。这种情况下,加入一个土生土长的、血统纯正的硅谷投资教父,对于公司的公关和应对联邦内容监管压力,会有很大好处。

        另外,yy在国内弄了红包功能,尽管米国人没有发红包的习惯,但既然扎克伯格准备搞黄堵毒社交,他就一定会帮我们一起培养米国人的网络支付习惯。这时候跟彼得蒂尔合作,我们就可以让yy在米国也得到一个‘支付宝零钱包’产品,从技术到拍照一路绿灯。”

        这番话,就是李莹说服顾诚拿出相当一部分股权、接受彼得蒂尔投资时的理由。

        很多吃瓜群众想当然地觉得米国政府对有华夏人搞的带社交和传媒舆论的网络平台,肯定会各种打击监控、吃拿卡要。

        其实这只是以己度人的错觉。米国的舆论监管是比较宽松的,最多有各种行业协会、工会监管。

        youtube的创始人之一陈世骏,不也是一个湾湾的华人、后来去米国念书工作、半路入的米国籍么?也没见平行时空的米国政府过度监管打击youtube啊。

        2006年以前,youtube的社交影响力甚至不比facebook弱多少(vlog产品也是有社交属性的,youtube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跟优酷一样看片的地方。米国版权保护非常严格,盗版资源很难放上去,所以youtube主打的是自拍短视频分享,都是up主们自制的,跟facebook的自拍照片分享其实社交性质差不多。)

        说句题外话,陈世骏和另外两个youtube的联合创始人,在搞youtube之前,就是彼得蒂尔所创的paypal公司的员工。只不过他们在paypal工作的时候,这个公司已经被彼得蒂尔卖给e-bay了,并不是彼得蒂尔亲自掌舵的时期。

        所以,yy网引入彼得蒂尔这个股东之后,哪怕只占一两成股份,将来在米国人的定性中,这也是一个根正苗红的米国社交网络公司,不会对其产品有丝毫抵触——

        公司的ceo是米国人,一个年轻有为的、符合“米国梦”的美女总裁、mit硕士毕业生。公司的首个外部投资人,是根正苗红的硅谷风投教父。要是这样的公司都不算纯血米国公司,那还有啥公司有资格算?

        yy网从3000万用户继续往5000万、8000万,乃至上亿发展,所有政治正确方面的障碍,都随着这一笔投资扫清了。

        剩下的,就是双方就估值和出资形成的分歧弥合过程了。

        yy网的用户成长非常快,生态的盘根错节和用户黏性也非比寻常,所以风投界对其估值的变化也是非常迅速,几乎一天一个价。

        04年寒假的时候,也就是16个月之前,当时yy网才100多万用户,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的估值平均也就两三千万美元。

        但是04年暑假,用户突破500万的时候,资本市场对其估值就至少是一亿多了。后来04年底进一步扩展到米国全学历阶层(允许中学生也加入,不仅限于大学生社交,前文有描述),用户量也轻松突破1000万时,资本市场对其估值也涨到了三四亿。

        而现在,3000万的北美用户量,上千万的海外英语圈用户量,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的估值,至少也是15亿美元,个别激进的迫切求进场的机构甚至开到了20亿。

        问题是,如果顾诚认了公司的成长速度,他为什么要在20亿美元的时候就松口呢?

        顾诚现在不是非常缺现金流,而他的公司已经滚雪球一样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后续推广也烧不了多少钱。既然如此,在手上再捏个一年,等公司涨到或许50亿,再问有没有人想进场,不好么?

        历史上那波跟在彼得蒂尔身后想要入股facebook的风投机构,犯的就是这个错误。

        在另一个时空,扎克伯格每次跟他们谈的时候,开出的价格都至少是眼下风投资本们对facebook估值的两三倍之多。然后风投们每次都觉得不划算,然而因为谈判的冗长、拖沓,仅仅多等半年乃至九个月之后,他们就赫然发现facebook的市值真的涨到了当初扎克伯格开的价位。

        然后扎克伯格就又涨了。觉得被羞辱的风投就继续不想投,最后白白错过。

        彼得蒂尔作为未来的硅谷投资教父,自然也是深谙这个道理的。他的眼光,起码比99%的硅谷风投经理要毒辣。

        所以,他需要出一个比资本市场估计还高得多的价格,一个“预测yy网在一年后甚至两年后可以达到的高度”的价位,并且提前把这部分溢价摊在台面上,塞给顾诚。

        经过李莹和对方进行了多轮谈判,彼得蒂尔最终愿意承认yy网至少值45亿美元的估值。相当于资本市场上其他靠谱机构估值的三倍!哪怕是和硅谷排在彼得蒂尔身后第二激进的风投相比,彼得蒂尔也相当于对方报价3倍左右。

        这个结果最终公布时,其魄力大大震惊了硅谷所有同行。

        双方的具体股权投资交易模式,是彼得蒂尔控制的founders-fund投资基金,注资5亿美元到yy网,占股新公司10%的股权。然后founders-fund基金再出资5亿美元,购买顾诚手上10%的公司股份。

        也就是说,投资完成之后,彼得蒂尔的founders-fund基金累计花了10亿美元,在yy网占股20%。yy网其他创始人团队和管理层,已经认购的原始股加上未来的绩效期权股,大约也是20%左右(本来顾诚设定的上限是不超过30%,但那是在扎克伯格还未离职之前定下的,为了绑定扎克伯格,现在扎克伯格闪了,只剩下李莹等少数几个有资格拿绩效期权的,所以这部分比例降低到了20%),而剩下的60%,依然控制在顾诚本人和他的白手套控股公司手中。

        yy网的新估值也会从45亿美元增加到50亿美元,其中5亿美元就是彼得蒂尔的基金注入进来的,只能用于公司的后续运营,是公司资产,不得挪用。

        而另外5亿美元,因为是“收购”而不是“增资/增发新股”,所以是那家基金支付给大股东顾诚个人的,顾诚拿了这笔钱之后,想干啥就干啥,和公司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个条件,是李莹打听到顾诚在国内跟黄易的丁三石谈合作、谈“未来的内容产业顾诚做平台、黄易做原创”的模式后,缺少现金帮助黄易退市私有化,所以才帮顾诚争取来的。

        黄易公司虽然还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但是因为早年在互联网寒冬期大量低价回购股票(尤其是顾诚当时就吸纳了12%的流通股,后来和丁三石换了黄易邮箱等业务,前文有述)所以实际上黄易公司目前在散户手上的流通股金额并不是很高。

        顾诚有了这5亿美元之后,再找别处凑点儿,就能帮助丁三石完成私有化退市了,然后yy网络科技和黄易公司就能进一步深度整合。

        李莹这一笔交易,一下子就帮顾诚解决了两大难题。米国这边的生意,全权交给李莹打理,顾诚是越来越放心了。

        另外,彼得蒂尔加盟yy网的好处还远远不止带来名分和金钱。作为米国电子支付领域的教父级人物,彼得蒂尔在投资协议中还承诺,立刻帮助yy国际版在米国成立一家关联公司,并且为这家关联公司弄一个在北美地区有网络支付牌照的“支付宝”类钱包插件产品。

        之所以需要单独弄一家关联公司,是因为yy这个聊天软件并不是属于“yy网”这个公司的——yy网只是“yy网络科技”的兄弟公司,都有顾诚的诚品控股作为大股东,所以yy聊天工具所在的公司依然是一家华夏公司,不会被彼得蒂尔入股。

        彼得蒂尔涉及到的,只是顾诚在北美地区乃至未来在欧洲、澳洲的生意,亚洲那边依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这个钱包产品出现之后,顾诚在国内用yy吊打qq的那一幕,多多少少也可以在米国这边重演,对msn进行一波猛烈侵蚀。

        顾诚在米国的社交网络布局,到此就算是彻底完成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biqugecd.cc/0_688/39147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cd.cc。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cd.cc